一种新型C语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10-01 05:23:32

一种新型C语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 本文针对高校C语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构建一种符合高校学生认知规律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C语言课程加以整合的新型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同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bstract: Aiming at the shortage in C languag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lores a new-type teaching method which integrates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 language courses by constructing a new-type teaching mode suitable for college students' congnitive process in order to foster students'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关键词: C语言;新型教学;模式

Key words: C language;new-type teaching;mod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259-02

0 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提高计算机知识水平的重要步骤。在高校中,C课不但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现在也成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做好该门课程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社会意义。近年来。由于C语言的数据类型较多、语法较复杂、应用灵活,因而逐渐成为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修的课程。所以要多通过实验与学生互动起来,让学生对C语言的学习感兴趣,主动参与C语言程序的编写。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逐步提高阅读程序和编写程序的能力,掌握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将来自学其他计算机语言及编制大型程序打下良好基础。该门课程的机房教学现在也已全面展开。机房教学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它有别于在机房的实验课。由于学生自身基础的薄弱及课程本身的特点,C语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要想让C语言教学成功地立于高校中,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探索信息技术与高校C语言教学的整合,将对我国高校C语言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模式[1]。如果能将信息技术和C语言课程整合,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和网络化等特点,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和不足,不仅能解决本门课程的教学“瓶颈”问题,还能为计算机学科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所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高校C语言课程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信息技术与高校C语言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C语言是近年来各个高等院校开课率很高的一门课程,就其课程地位而言,它既是计算机类、电子类、通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是数据结构、软件工程以及其他编程语言的先导课程,因此,学习C语言是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一块敲门砖。而在高校开设C语言课程,由于面对的都是学生,所以在教学中要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要力争突破过去那种教学项目内容枯燥的模式。可以将实用化和趣味化的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将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具有实际意义的设计模块,每个设计模块的实现必须解决多个疑点,将C语言教学的内容结合到每个疑点中,每次课内容就是由1至3个疑难点引出的C语言知识,当一个模块中所有的疑难点都解决了,相应设计模块也就实现了。在设计实现的同时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拓展和优化模块设计的训练,这样能让他们更多的掌握C语言编程的技能、技巧以及经验知识,如程序编写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拓展性以及工作人员的分工协作等,这些问题在设计实现企业产品的项目中都会遇到,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亲历性强调科学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要求关注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要求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对于C语言课程的教学亦是如此。在开始课程的讲授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程序设计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未学之前,已经对课程趋之若鹜,向往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编程高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运用“故事导入提出问题探究实践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知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因此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者。①提出问题:教师先讲解C语言中库函数、主函数以及用户自定义函数的调用关系、出现的顺序关系以及执行过程,让学生明白C语言源程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理解一句话:“C语言是函数语言”函数是实现底层任务的功能模块。从而自然引出:对于较复杂问题,首先要对其进行模块分解;②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究。教师可以先讲解模块分解原则,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对实例进行模块分解。课堂小结:教师适时地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表扬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对知识有系统性的理解和把握;③评价反馈:利用“反馈部分”提供的求阶乘之和,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在学生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地加以纠正,强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并通过及时反馈,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知识引导,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结果是衡量一门课教学情况与学生学习的好坏的标准,不是看学生“知不知道”,而是“会不会干”。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是一门考察学生的逻辑能力、C语言语法掌握能力、编程能力的综合考核。不能只用主观题和客观题来评价,而应当把重点放在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上。所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采用综合考核法,将平时的实践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进行综合,得出本课程综合考评分。这种教学法,不但能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学习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单一的考核方法并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需要用多种方式来评价。在采用上述方法后,还可以试行反复考试法。反复考试法就是当学生对自己成绩不满意,认为没有考出自己实际水平时,可以给学生一次或多次重新考试的机会。高校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考试,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这样多方式考核的办法可以充分评价出学习的学习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4 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与以单向灌输、被动接受为特征的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这种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和评价观上都体现了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具有新颖而丰富的内涵,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2]。尽管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但要把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引入高等院校的C语言教学还仅仅只是一种尝试,是需要花时间来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的一项复杂工作。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和原则,是准确运用该方法的前提,而积极实践并及时调整整合步骤和解决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将方法成功运用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势必会成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器。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迟成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李明等.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6-32.

[4]常振云,赵玉玲,吴学会.信息技术与C语言课程整合研究 [J].职业教育研究,2012(5):172-173.

上一篇:《国际商法》双语教学模式探析 下一篇:师范生教师礼仪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