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专题讨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写作能力

时间:2022-10-01 04:43:22

利用专题讨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写作能力

摘要: 本文提出在化工原理的教学中利用专题讨论课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创新和写作能力的经验和看法。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确定专题讨论内容,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以小组讨论和辩论式讨论两种形式组织及以撰写小论文的方式总结专题讨论,为改革化工类专业课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专题讨论 创新 写作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工程类技术基础课,兼有化学工程基本原理与工程实际应用两个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化学工业、制药工业、轻工食品工业等有关工程中的基础知识、工程原理以及相关设备的了解,是联系课堂与实际工业生产的一门不可不学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衡量化工类院系教育水准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许多工科院校将其列为化工类及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的主干必修课程,是近年来各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点[1]。

与学生在此之前所接触到的一些专业课程有所不同,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基本理论抽象、枯燥,涉及的内容实践性又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而且要树立学生的工程观点。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根据教师教的来学。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却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这与化工原理的教学目的相差甚远。为此,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做了大量的探索,如灵活采用启发式、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多种实践教学环境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通常采取的教学方法多为满堂灌、填鸭式,学生多半是以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缺乏自学、探究和写作能力。由于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一个消化知识、整理知识、训练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富于进取性的主动学习的过程。我们的大学生不会写论文,或者将写论文视为畏途,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被动性,意味着创造能力还没有被激活,这可能是我们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高,反而动手、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化工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化工技术人员应具备如下能力:创造性地处理复杂与不熟悉的问题;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评判自己的知识,并在整个生涯中学习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3]。

利用专题讨论课并撰写小论文辅助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为以后的工作中撰写各种总结报告或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专题讨论课的教学模式

1.专题讨论内容的确定

近年来专题讨论因其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被众多的学校和教师所采用[4],但却并非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选择适合学生进行讨论并宜于发挥的内容,从而导致了看似热闹,实则空洞的场面。为了避免出现这样虚而不实、流于形式的情况,我们对课堂讨论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挑选,一方面采纳教师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收集学生感兴趣却又并不是很明白的问题,从而进行筛选,挑选出学生有处可查、有话可说的问题来进行课堂讨论。

讨论题最好来自于生产实际或与生产实际有密切的关系。这类题目比较新颖、生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好的讨论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份量轻重和难易程度恰到好处,有启发性、思考性,题目有吸引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类型可以是加深对基本概念理解的题目或利用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实际问题的题目。如在进行《传热》一章的教学中,专题讨论内容为某厂有一台列管式换热器,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糖液,原来可以正常操作,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糖液出口温度降低,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有人认为是糖液结垢的影响,这种看法是否正确?请你对这台换热器进行查定,拟定方案,做出正确分析,并提出恢复换热器正常操作的措施,就目前换热设备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展望新型换热设备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这个讨论题与目前糖厂使用的糖液换热器有密切的关系,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两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讨论,使学生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课前的精心准备

讨论课前的准备包括这几方面:①教师对题目有深入的了解,能够预料到讨论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给学生创造感性认识的机会,有条件的可去工厂参观或在进行了相关实验教学后进行。②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工程应用方面的问题,对查阅这方面的文献还不太熟悉,为了使学生能参考更多的课外资料,讨论题在讨论前一周就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途径,查阅并整理大量的资料,并制作PowerPoint,且规定每人必须写一份准备报告。这个阶段属于个人准备阶段,但它关系到整个讨论的成效。③给予必要的起动力。第一次开展讨论时,即在发给讨论题时稍为提示一下此类讨论题目的准备方法,使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全面性和联系性有较深入的思考。

3.讨论时的组织形式

讨论课是以小班来进行的。讨论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我们主要采用的有小组讨论和辩论式讨论两种形式。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可根据不同的讨论内容确定不同的讨论形式。为了能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又能使讨论形成两次高潮,将小班再分为三、四个小组。各小组自选代表登台发言,借助已制作的PowerPoint,向大家介绍他们的收获,总结本组的讨论结果。同时容许同组学生和其它组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将讨论再次引入高潮。由于整个讨论过程学生都在唱主角,他们对所讨论的问题都有了自己的认识,学生思维活跃,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和不足。这种“唇枪舌剑”,往往需好几个“回合”才能分出“胜负”,从而使讨论气氛热烈。

4.讨论课后小论文的撰写

为了巩固讨论课的成果,加深认识,要求学生再完成一份综述性小论文。撰写小论文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对该专题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和提高的一次总测试。写好一篇小论文,既要具备系统的掌握、运用、消化和整理专业知识的能力,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而且要有逻辑思维、自学、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因此,撰写论文是结合专题讨论的内容,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二、专题讨论教学模式的效果

1.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21世纪的大学生参与意识较强,讨论课可为他们提供各自显示才能的机会。这种积极的讨论,不仅帮助学生学会根据学科的内容去思考,开阔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他们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见解的证据和逻辑。在讨论中,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在阅读时所获得的知识,还有助于思想和感情方面的交流,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它能使学生互相得到启发,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辩论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参与民主协商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如耐心地听取他人意见、理智地坚持己见与尊重事实,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意识。

2.提高自学和写作能力

讨论课由三个过程组成,从准备到发言,最后写小论文。每一个过程都使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准备阶段重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发言阶段重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撰写小论文那则是强化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从思维到口语表达,直到写出文字,一环扣一环,使学生不仅对这类问题的认识很清楚,而且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有的学生反映:讨论课的形式非常好,它不仅使我们对理论和概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使我们知道如何应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撰写小论文这种形式能够表达学生自己的观点,这与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学的枯燥方式相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撰写小论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然得到提高。此外,在撰写小论文过程中,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加强。提出己见必然是在对知识理论做到全面熟练掌握的基础之上的;而通过思考,学生又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样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好处,学生以后还要写各种论文,包括毕业

论文。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来完成一篇小论文,可以为以后撰写科研论文打好基础。

三、专题讨论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专题讨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实践是正确思想产生的源泉,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即使是出一道讨论题,没有参加生产和科研实践也是搞不好的。现代教育日益与科研相结合,要求教师应经常参加科研实践,才能迅速了解掌握最新进展,从而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教学来开展内容新颖的专题讨论课。

2.讨论课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教师的职责是维持讨论纪律,对学生在讨论期间的提问应该只给出引导式的回答,总结时才去澄清不同意见。如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参与过多,提出自己的看法过多,会导致学生意见过于集中,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讨论就不成为讨论了。讨论过程中,教师参与得少,少说自己的看法,并不是教师不负责任,而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和比较,有更多的机会使学生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间题,以提高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教师应事先了解情况,在发言阶段,教师可主动征求他们的看法,使他们能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作总结时,首先,要指出学生在讨论中所存在的错误,并加以分析;其次,对各组的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得出的讨论结果的优缺点进行剖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最后教师就学生在讨论中未涉及的工程问题,应给予讲解和说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工程问题的认识。

3.解决好专题讨论式教学与常规教学的矛盾。

由于专题讨论式教学所需时间较多,安排的讨论课过多就会影响教学的进度,限于课时,不可能增加讨论课的次数,可尝试出一些课外讨论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讨论,写出简短的小论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小结。这样能使学生接触的内容更多、更广,同样可以达到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同时,讨论式教学模式需要以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前提条件,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化工原理课程初学者,一般在讲授该课程一半以上内容后再运用效果比较好。

总之,专题讨论教学模式既要有具有启发性和吸引力的题目,也需要教师认真和充分的准备,掌握学生的心理,从内外两个方面,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和写作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邱运仁.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4).

[2]程达芳,杨东杰,彭建荣.多媒体CAI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6,24(11):121-122.

[3]钱永,胡延平.《化工原理》的讨论课教学探讨,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2001,(4):90-93.

[4]何海兰.《精细化工工艺学》试行讨论课教学的体会.化工高等教育,1994,(2):68-70.

上一篇:初中政治课教材教法改革探讨 下一篇:认知策略在物理规律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