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拓宽山西农民增收渠道的若干建议

时间:2022-10-01 04:07:02

进一步拓宽山西农民增收渠道的若干建议

摘要: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山西省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拓宽山西省农民增收的建议,即积极主动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品牌兴农战略建设,培育和打造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名牌;积极引导和扶持山西省农民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尽快推广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产品,有效提升其附加值等途径;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山西省农业发展,促进山西省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关键词:山西 农民增收 挑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08-02

当前,受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外部市场需求急剧下降,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问题迅速凸显,国内供需失衡矛盾骤然激化,这给我国经济社会运行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山西作为内陆欠发达省份也不能置身事外,经济发展面临很大压力,尤其是我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弱势产业,更是遇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于此密切相关的我省农民收入增长也出现难度加大的趋势。如何有效应对上述内外不利因素的严峻挑战,迎难而上,化“危”为机,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民收入稳步较快增长,为实现“十二五”期间我省农民收入翻番的核心目标任务创造条件,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山西省农民增收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和我们山西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我省农业持续稳步增长,我省农民克服种种困难,虽有起伏,但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调查年报资料显示,去年(2011年)我省粮棉油获得大丰收,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等稳步增长,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再创新高,达到5601.40元,比上年增加865.15元,较上年增长18.27%,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迈出了“十二五”开局之年坚实的一步。但如将我省与同属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省相比较,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额仍居六省之末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民纯收入排序中,我省排在第22位,位居全国之后列。可谓娘子关内增速尚可喜,与娘子关外一比却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我省农民增收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面对我省农民收入“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差距,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认识当前国际经济仍处于衰退低迷、国内经济运行周期波动、自然气候变化等复杂多变因素的深刻影响,我省农民收入要在去年这样较高起点、高基数上持续较快稳定增长,难度确有加大的趋势。

首先,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省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农产品的价格开始出现下跌或波动,由此必然会影响到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如我省以阳曲县红枣为产业基地的“汉波食品”出口订单减少,直接影响到一大批枣农和枣加工企业农民工的收入。我省一些农副产品运往南方的出口企业,也由于出口订单大幅锐减,直接导致我省农副产品销路受阻,价格下跌,农民就业和收入面临双重困难。

其次,自然气候条件的多变性、复杂性、不可控性,会影响到我省的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刚性制约。我省一向十年九旱,山区丘陵坡地占到可耕地的一大半;再加上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加剧,高温、少雨、风沙、干旱自然灾害频发,病虫害不可预测。加之,这些年来我省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大多陈旧残破,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严重滞后,抵御突发性自然风险的能力有限,这些不利因素势必会影响到我省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

再次,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农业经济市场化的深入,农产品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越来越起伏不定,市场风险难以驾驭。如前些年我省晋城地区山楂大丰收,价格反而掉;山楂欠收,价格却上涨,山楂果农种多了赔钱,种少了又赚不到大钱,叫苦不迭!随着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生物能源的发展,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更加复杂。还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愈加关注。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可是,生产有机食品就要投巨额资金,改良被化肥农药污染的土壤和水源,投资、技术、转型生产风险也难以预测。还有,随着农产品价格周期缩短,波动频繁,市场调控难度加大。需求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变动越来越难以把握,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对农民增收构成了新的挑战。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国民经济运行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在日益加深。从目前来看,通胀预期依然强烈,通缩风险同时存在,对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难以预料,也为我省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增加了变数。

二、促进山西省农民增收的建议

当前,鉴于上述我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从我省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积极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经济发展周期等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积极主动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此乃促进我省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步增收的治本之策。据有关部门统计,我省务农农民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其中有37%的文化程度只有小学;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农业劳动生产技能低下,还没有很好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务农农民成了国民素质的“低洼地带”,素质堪忧!这种状况,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相距甚远。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业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离不开较高素质的职业农民。舒尔茨指出,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劳动者的收入首先取决于个人的以教育为主的人力资本投资,一般而言个人的收入水平与所受教育的年限正相关。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与劳动生产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73.。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在相同时间内劳动生产率高,其收入自然也就高。务农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有很大关系。

上一篇:张掖市绿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我国的教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