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炮”也脉脉温情

时间:2022-10-01 04:05:28

傅斯年有个众所周知的绰号――“傅大炮”,可见他为人耿直、坦率,是个敢作敢当的男子汉。但其实貌似粗枝大叶的傅斯年也有很细心、很周全、很体贴的时候。

抗战时期的昆明,跑警报如家常便饭。陈寅恪身体虚弱,患有眼疾,傅斯年怕陈寅恪遭遇危险,所以每次警报一响,众人争先恐后往防空洞跑,傅斯年却摇晃着肥胖的身躯,不顾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往陈寅恪住的三楼奔去。1941年12月初,战火已在太平洋燃起,傅斯年为被困于香港的陈寅恪忧心忡忡。他强撑病体,接连拍发了三封加急电报,委托友人帮助陈离港,还多方筹资为陈解决路费。后来,陈寅恪几经辗转抵达桂林,傅斯年才算了却这桩心事。

梁思永是梁思成的弟弟,也是中研院史语所的支柱之一,由于常年劳累,到1941年10月时,已是性命堪忧了。傅斯年特意从重庆赶往李庄,他决定在板栗坳山上史语所租住的一个院内,专门腾出三间上好的房子给梁思永。由于上山需跨越五百多级台阶,傅斯年亲自组织担架队伍,先由梁思成躺在担架上反复试验,感到切实可行后,方请人把病中的梁思永抬到“新房子”安顿下来。

对于学生,傅斯年更是关怀备至。1948年夏,李亦园考入台湾大学历史系,唯一的生活来源是奖学金。可他在历史系上二年级时,申请转入考古人类学系。当时,学校规定不能再拿奖学金。正在为难之时,李亦园去见校长傅斯年。傅斯年批准保留李亦园的奖学金:“我给你奖学金,但是你要记得这是特例,你要规规矩矩,要有恒心地学习。”这句话影响了李亦园一生。经过多年努力,他成为著名的人类学家。

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辞世。没过多久,“卫生署”一人来到傅家,送来一副眼镜,说是傅先生托他在香港为一位学生配的。原来,傅斯年为发掘高才生,在台湾大学举行作文比赛,并亲自出题阅卷。他看到了一篇好文章,与作者面谈之后,发现其果然文才非凡,但这学生家境贫寒,患深度近视而不戴眼镜。

可惜,当这名学生拿到眼镜时,傅斯年已不在人世,学生只能含泪长跪在傅斯年墓前。傅斯年曾经说过:“爱人是步步着实,天天可行的。”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上一篇:简单直率,职场无敌 下一篇:李逵也曾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