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建筑语言迈进

时间:2022-10-01 03:43:22

向新建筑语言迈进

形的建构:三种造型上的创意

百年城38m高的大堂有如一所用钢铁建造的大教堂。顺着120m长的公共购物空间,连接到夹层上方的平台,形成了公共环廊或者可称为“CIVILVERANDA”。百年城在创作手法上有三个主要概念:“弯弧”、“立杆”和“连接”。所谓“弯弧”是用于显示建筑体在城市空间里的存在;“立杆”是重复性的建筑构件并以此作为比例识别;至于系列的扶梯,称为“连接”的重要主题,目的是突出人流动态化。在我们这个日益流动化的社会,人流规划比室内造型更加重要。建筑历来都蕴含着对权势产生依附的意味,但百年城有意打破建筑设计对形体上的注意力,更希望在空间分割上保留最大限度的灵活性,来解决商业布局上对业主定位和招商策划的压力。在这个商业建筑“临时化”的现实和“多变性”的本质引导下,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也需具有“可扩充”的可能。至于日后的“再生”或“加建”也成为百年城创作的信念。

外立面创作:信息时代的表现手法

到今天为止,建筑创作的可行性很大限度受房地产开发的控制。因此商业广告,无论体现在的广告牌上,或者从建筑外立面做吸引宣传的方式,在大都会建筑形态上的表现也是司空见惯。所以建筑创作要设计出具有商业价值,并有深度的建筑,在这张垂直的城市画布上填上有意境的外立面设计。在百年城的创意中很明显的手法有表现“速度”的带形窗;有“扣接”功能的挑檐和具“生活”气息的渐变彩带。点式幕墙在建筑体的两个角落夺目而出,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动感。其中面向青泥街的大玻璃幕墙是介乎于虚实之间的一个主体,是最大限度以空间为设计手段的外立面处理方法,目的是摆脱商场透明度低或者有“盒子大迷宫”的恶名。最终广告牌的位置依据城市规划而定,而其比例更是服从于整体造型的最终结果。

人流取向:流动和力量的显示

在面对邻近建筑物的磅礴气势和劳动公园宏大的景观,加上青泥街成为步行街的冲击下,百年城的中心主题和经历呈现在城市的尺度中。消费者不经意地就进入预先设计好的人流取向,进而产生对空间的探索和对结构的注意。对新的购物旅程做出新的建筑创意,对新的休闲购物中心的建筑概念、语言做出定位和最终通过结构和空间的手段去表现这种连贯性,这种以购物消费者经历为本质的开发模式是百年城创作的基础。

结语

在百年城的建筑创意中,其中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是要人们对现实的商业背景认真感悟和对待。在这种大前提下,建筑语言应在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电脑模型创作、社区政府引导、VI设计手段上,借助于大型结构工程设计,利用创新的建筑材料发挥作用。当建筑物在适应现实环境和开发压力的前提下,建筑体不再是孤立的,而在造型上的分化和变异更使我们体会到:我们生存社会的市场化以及在本质上发生的变化。

作者单位:美国易高国际建筑事务所

收稿日期:2001年11月

百年城外景

大堂

百年城首层平面

西立面分格图

雨篷

上一篇:公园化、人性化、弹性化 下一篇:现代体育培训基地环境与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