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内耳性眩晕有感

时间:2022-10-01 03:26:54

【摘要】内耳性眩晕在现代医学常见于梅尼埃氏病。笔者认为内耳性眩晕病机多系“痰”字作怪,遂尝试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明病因识病机定治法行方药,临床上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合并针刺丰隆穴治疗内耳性眩晕。通过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联合,运用传统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药理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取得良好疗效,就这一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治;内耳性眩晕;痰;针药并用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涉及内、外、五官等多个科室,其对人体危害极大,是各种重大疾病的先兆。据国家相关统计表明:目前我们每年大概有3000万左右的眩晕患者突发偏瘫,500多万人因眩晕症导致脑出血甚至猝死!还有大约近700万人因长期眩晕症状无法得到及时治疗,最终出现脑萎缩和不可逆性的耳鸣耳聋,临床上又有将近一半的眩晕症患者都属于内耳性眩晕,即通俗所称的梅尼埃氏病,其除了发作期头晕目眩,天旋地转,恶心呕吐,患者极其难忍之痛苦,还可以使内耳迷路,前庭,耳蜗器官损害,造成耳蜗毛细胞破裂死亡和前庭功能丧失,引起耳鸣耳聋,共济失调等危害。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思维下降﹑头疼痴呆﹑脑血栓﹑脑溢血﹑半身不遂﹑中风偏瘫或猝死”。中老年患者多次反复发作还可影响脑血管调节功能及大脑微循环,从而加重脑供血不足,诱发脑梗死等症状。现代医学对于内耳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常见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①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感或者摇摆感等,常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3星期,但可复发。②多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③前庭性眼震(有快相和慢相),多为水平性。眩晕与眼震程度相称。④多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以及高调性耳鸣,前庭功能检查示前庭功能减退,前庭反应协调。

而目前现代西医医学对于内耳性眩晕的治疗多选用扩张血管药(血塞通针剂,银杏针剂等),营养神经药(弥可保,腺苷钴胺等),改善微循环(山莨菪碱等)再配以相应的镇静止呕(B族维生素,胃复安等)的对症处理,但一般来说疗效不佳。笔者临床上通过运用中药汤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合并针灸治疗的方法来治疗内耳性眩晕多例,效果良好,现选几例。

1典型病案

病案1:患者,女28岁,发病前刚从国外度蜜月而归,症见:头晕,视物天旋地转,双眼难睁,四肢困重,昏昏欲睡,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清水痰涎,自己诉说既往有类似症状发作,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但此次发病症状较前几次都为严重,休息后仍无法缓解,遂就医治疗。诊见:体型偏胖,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滑,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血压110/70mmHg,经期刚过一周,眼球略有水平震颤,中医诊断为眩晕,西医诊断为内耳性眩晕(梅尼埃氏病)。遂拟方:半夏10g白术10g天麻15g陈皮9g茯苓10g石菖蒲12g泽泻12g车前子15g甘草6g生姜2片大枣3枚葱白3段水剂煎服,一日2服,合并针刺丰隆,行泻法,隔天一次,一周后复诊,自诉症状基本消失,但仍有些许头晕,然原方去泽泻大枣加丹参6g,续服一周,随访年余无复发。

病案2:患者男,45岁,自诉数次发病,病程逾10余年,曾于各大医院就诊,均诊断梅尼埃氏病,发病时头晕目眩只能平躺在床上,不能有丝毫改变,否则就会导致呕吐不止,但只是吐出粘滞痰涎,同时伴有严重耳鸣耳聋,左耳听力已经基本丧失,诸次发病各大医院均以补液对症处理,效果不佳,因10数年间频繁发病,患者十分痛苦,精神压力巨大,情绪异常低落,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诊见:舌质黯红,苔厚腻,脉滑。查体时可见眼球水平震颤,血压120/80mmHg。拟方:半夏10g白术10g天麻15g陈皮9g茯苓10g,石菖蒲12g,仙灵脾15g杜仲12g丹参9g菟丝子9g生姜2片葱白3段水煎日服2次,合并针刺丰隆穴,行泻法,隔天一次,2周后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症状缓解,复诊原方加灵磁石30g山茱萸9g熟地黄9g续服一月,然终因发病日久,无法逆转耳聋之大局,只是略微改善耳鸣症状,可惜可叹可恼。

2讨论

眩晕病症,古代中医经典医籍记录颇多,《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即属于肝”,元代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头眩》辨证则偏于痰,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到了明代张景岳又提出了“无虚不作眩”的主张,诸子纷争,争论不休。然笔者认为内耳性眩晕的发病原因,一般都是因变态反应﹑水盐代谢紊乱或内耳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内耳迷路积水,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眩晕同时多伴有耳鸣耳聋症状,可由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过度疲劳诱发,检查时多有眼球水平震颤,其发病原因多为痰湿阻滞,蒙蔽清窍,治宜燥湿化痰,温阳通窍。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加减,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为君;白术运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臣;陈皮理气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为佐;甘草协合诸药为使。诸药相伍,共奏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之功。病案1组方加用石菖蒲﹑葱白﹑泽泻﹑车前子。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开心窍﹑祛湿浊﹑醒神志,为其所长。《本经》载“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葱白,辛温,归肺胃,散寒通阳。《本草从新》载“通上下阳气”。石菖蒲和葱白合用,起到通窍通阳作用,加强化痰之功效。而泽泻,车前子则一利湿一利尿,使痰湿出有去处,与西医的脱水剂和利尿剂取异曲同工之效。病案2中因久病及耳聋症状明显伴有肾虚现象,故在组方中加入仙灵脾﹑杜仲﹑菟丝子及灵磁石等药补肾益精,加用丹参活血通络,但还是因病程过久,导致沉疴难愈。而治疗中合并运用的丰隆穴,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尤为古今医学家所公认为治痰之要穴。元.王国瑞《玉龙歌》云:痰多宜向丰隆寻。明·楼英《医学纲目》指出:风痰头痛,丰隆五分,灸亦得。诸痰为病,头风喘咳,一切痰饮,取丰隆。痰是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的因素之一。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首先责之于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故可治脾胃二经疾患。针刺丰隆穴可通调脾胃气机,使气行津布,中土得运,湿痰自化。所以凡与痰有关的病症都可取丰隆穴治疗。然而,虽然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运用针药并用的方法治疗内耳性眩晕疗效尚可,但也多碰到诸多患者因未及早就医导致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进而出现致残性的耳聋以及相应的心脑血管疾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的大大下降,作为医者,痛心疾首。

上一篇:静脉注射皮肤消毒效果研究 下一篇:超量服用洋地黄致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