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路软土路基处治技术应用

时间:2022-10-01 03:09:54

论公路软土路基处治技术应用

摘要:对软土的特点、成因、特征、类型进行分析,同时对软土物理特征不同的呈现于不同地区也进行分析,对成因不同的软土地基处治技术进行介绍。结合工程实际,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治技术—水泥深层搅拌桩(粉喷桩)的工艺原理、施工特点和检测方法进行介绍,以便在公路软土路基进行处治时做一个参考。

关键词:软土路基;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174-02

0引言

指在静态或缓慢流动的水环境中的一些沉积物就形成了软土,它主要是细颗粒,其直径小于0.1mm。土壤样本中有超过50%以上的重量是颗粒。此类土壤物理性质一般都含有有机物质,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具饱和,孔隙比大于1。我们把天然孔隙比大于1.5的土壤就称为泥浆。而淤泥质土壤则是天然孔隙比小于1.5大于1。在工程中,软土则是淤泥土、淤泥、填土、饱和粘性土、杂填土、泥炭和泥炭土壤的统称。软土地层还包括砂土、软土、碎石土、角砾状土壤和土壤互层等。所以除了岩石以外的所有软土地的地层我们都称为软土底层。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软土路基是施工经常遇到的现象,但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高速铁路公路也在飞快发展,因此就会更加高标准的要求地基的承

载力,而天然软土若想满足这些优质结构地基土的承载力,基本无法不能实现。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随着人的口膨胀,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与此同时,软土路基加固技术得到很大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各种软土加固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验证,软地基加固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涉足不同的领域的软基处理技术自90年代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公路工程。

1公路软土处理工艺控制原则

1.1道路性质及地基状况

平整度是相对于对道路等级而言,等级愈高,平整度要求就越高,这就务必采取有效的沉降处理措施。如果等级不高,则可为节约资金,把简易路面先铺好,等沉降完毕之后,正式路面再进行铺设。

在选择处理方法时候,需要考虑的一些重要的因素有设计的路堤高度和宽度以及道路形状。如使用土置换法、宽、低路堤容易破坏的是局部发生,而狭窄的和高路堤,下面容易被换填。这样就加大了设计的难度,危险情况的发生几率也比较大,压重法也会受到限制。深处粘土层沉降就会因为地基产生压力球的根部很深而发生。

道路的地理位置。一般地段上,只要不均匀沉降很小,即使剩余沉降足够大,路面基本上会很平整。但是连接构造物的地段,就会出现比较危险的情况,如因剩余沉降导致的错台、对行形成于公路之上。并且如果没有足够稳定的路基,当土压力非常大的时候,就会使桥台因压力的作用而引起的侧向位移的事故,这在施工事故发生中并不少见。所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对构造物邻接地段的处理是非常重要。

可以改善那些容易发生液化的砂性土壤,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挤实砂桩法,也可以采用振动压实法。针对粘性土,压实法不能使用,其他方法均可。但要注意的是,由于粘土一旦被搅动,就会大大降低强度,所以在处理过程中,要尽量限度的扰动土基。对于浅而薄的软土层,只要进行简单的表层处理法即可。采用开挖换填法来处理重要的构造物地基。如果遇到软土层是比较厚地情况,处理的时候要和其他方法相互配合处理。

1.2施工条件

处理方法的选用因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异,其经济性也不同。因素主要有机械的作业条件、材料、工期等。此外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的噪音、振动地基的震动感、泥水的排出及地下水发生变化等,这些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选择施工方法时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要引起注意的是地基经常发生大的隆起或沉降是那些路堤高度较高,而地基却又特别软的情况。所以,如果有民房和重要构造物在路堤坡脚附近时,所要应该考虑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控制剪切变形,减小总沉降量。这类方法如受限不能采用,那就对可能受影响的构造物进行保护,这是施工前必须事先考虑的因素,如果不能实行,路堤可以用高架构造物代替。

2目前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2.1软土路基处理原则

一般来说,选择地基处理方案必须有基本的信息,如地质报告,必须了解环境,了解地基处理施工要求。对类似的地基处理工程经验要有足够的掌握,提供具体要求在地基处理设计中的内容。软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1)最佳方案原则:几个初步选择方案根据技术的可靠性、可行性、施工周期和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当地经验,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2)注意联合使用软地基处理方法。特殊情况下,只通过一种处理方法无法满足工程需求,所以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联合使用一两种或几种处理方法。(3)根据工程现场地质条件、使用要求和现场环境特点、建筑材料、结构类型、还有建筑设备、设计要求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及材料来源和单价,将比较可行的处理方案进行初步考虑和选定。

2.2换土垫层法

目前十分广泛的应用工程领域的一种方法叫做换填法。该方法是一种地基浅层处理方法的一种。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挖去部分或全部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弱土层,然后填入性能稳定、强度较大且无侵蚀性的材料,例如素土、砂、干渣、灰土、粉煤灰、碎石等,填入后进行密实度夯压工作,为确保质量可分层进行,所以我们又把这种方法叫换土垫层法。处理软基工程采用这种浅层的换填法,是因为换入的材料能将地基的承载力大幅度的进行提高,随之沉降量也一并有显著减小。地基的剪切破坏的随着进一步发展的基底压力逐渐增加,如果使用强度大的路堤沙子或其他材料来取代软土层,可以将地基承载力显著提高,并避免损害地基。此外,浅的部分软土地基应力较大,如果替代浅软土的是密实的土层,可以基础沉降的大部分大大减少。由于垫层地应力的影响扩散的,下卧土层水平土压力会更小,也减少相应土壤沉降。在软土地基上冲刷比较小的地段,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基本的设计要求,当软土层太厚(如不超过3米),更经济,简单的浅层处理方法就是换土土垫层。也就是上述所说的挖除软土部分,置换好的材料,加大其强度大和稳定性,分层压实,这种填垫层法地基处理方法具有以下功能:(1)提高承载力。持力层的承载力在扩散作用下,缓冲了软弱层的应力。(2)加快软土层的排水固结。(3)沉降量减少。

2.3挤密法

松散土地基(松散细粒炉渣、粉土,松散中、细、粉砂土、含砂量较多的松软粘性土,杂填土以及IL

2.4反压护道法

在路堤两侧填筑一定宽度的护道,该方法称为反压护道法。此方法的能平衡路堤下淤泥或泥炭向两侧隆起的趋势,以便提高路堤在施工中的滑动破坏安全系数,让路堤更加稳定。加固路基采用反压护道法特点如下:优点是对机具设备和材料要求比较低,不需特殊设备,施工简单。但缺点是占地面积广、用土量大,大量沉降出现在后期,就造成养护工作量非常大。

3结束语

公路软基处理是一个复杂、综合、系统的研究课题,它涉及了诸多方面,如公路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等多们学科。目前有很多措施老处理软体路基,在分析了从施工水平、低公路设计受到经济条件限制诸多因素后,从各种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实际看,换填法和加筋法结合处理是最适合低等级公路的软基处置方法。软土作为一种地基基础不好,且透性差而压缩性强。如果施工的天然地基基础较差,就要进行人工加固处理这些软地基后,方可再修建路基。地基处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将地基条件进行有效改善,从而使地基的强度加大压缩性减小,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汪涛,李清泉.浅谈软土路基处置方法[J].中国科技博览,2012,32(1):201-201.

上一篇:企业财务报表思考 下一篇:产业集聚理论应用于我国高新区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