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跨境进口电子商务发展面临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10-01 03:05:45

保税区跨境进口电子商务发展面临问题的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的保税区也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力争通过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相结合,打造“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区域保税新模式,特别是保税区跨境进口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对提振我国进口贸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保税区;跨境进口电子商务

一、我国保税区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一阶段是从1990年4月,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在国务院的批准下成为我国第一个保税区。由于缺少系统理论的支撑和建设经验的制约,此时的保税区实际功能仅仅是国际贸易。1994到1998年间,我国的保税区政策逐步完善,明确定义了我国保税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由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区域,此时的保税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以及保税仓储。

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之后,保税区从出口加工为主逐渐过渡到具备物流、加工、服务、贸易等多元化功能的区域,此时的保税区的一大特点是大量的国际物流企业和跨国企业物流部门进驻,为我国的保税区甚至保税区以外的物流业带来了先进的理念。

近年来,我国保税港区开始探索区港联动的运营模式,上海洋山港成为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同时出现了开放程度最高、各项功能成熟完备的综合保税区。例如,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就得益于由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钦州保税港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等形成的各项功能较为完善的区域性综合保税运营模式。我国保税区发展形式呈现多层次的格局,包括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众多形态。截至到2015年,我国拥有15个保税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较发达的沿海城市,中西部地区仅有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广西钦州保税港区2个保税区,中西部地区的保税区虽然近年来大幅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然而在航线的开辟、吸引跨境电商企业的入驻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保税区跨境进口电子商务的发展

我国保税区跨境进口电商模式主要为保税备货模式,国内大型的电商平台通过跨境预采购的方式由专业采购团队进行热门商品的预先采购,之后运回我国国内的保税仓,在顾客下单以后直接从保税仓内发货。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一系列成本,也使得消费者的购买周期更短。从2014年起,诸如天猫国际、京东、网易考拉等电商平台的保税模式快速发展使得消费者快速认知并接受了通过电商平台进行海外购物这一消费方式,B2C保税模式得到快速发展。

保税备货的物流方式主要是本国的跨境电商平台先在保税区内建立保税仓,通过电商自身平台的大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喜好的热门商品,将热门商品先发送至国内保税仓内,在接到客户订单以后,直接由国内物流公司将保税仓内的货物配送至消费者手中。

跨境进口电商近几年来蓬勃的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的消费者对国外物廉价美的商品有了更加广泛的认知,大量的外国商品通过跨境进口电商平台进入我国,通过“保税”方式进入到我国保税区、自贸区,这对我国平衡国际贸易,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更加长远的发展、缓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意义重大。

三、保税区跨境进口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一)保税区跨境B2C模式的困局

目前保税区B2C模式的跨境电商受到清关能力上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关税控制和通关时效上。B2C模式进入跨境领域后,在全球海关、质检、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的监管方面存在盲区,这一模式下使得保税区出现了大量的碎片化物品,清单繁多,如何解决大量的以小包裹行邮的方式进入保税区带来的假冒伪劣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和价格监管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而根据报关单进行退税和外贸结汇的制度,与跨境B2C电商的运作也难以兼容。此外,和一般贸易相比,跨境电商享有不公平政策优惠,这将导致冲击原有的贸易结构,有损国家的进口税收。

(二)保税区跨境进口电商物流仓储问题

与国内物流相比,电商跨境物流还存在跨境运输、跨境仓储、关税等问题,保税区内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信息化程度低将直接延长了跨境物流的运作周期,降低了物流运作效率,跨境物流成本高、速度不快成为了保税区不能适应跨境进口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另外,跨境电商的物流安全问题应当引起关注。包括对货物的品质保证以及在跨境物流过程中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

海外仓物流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控制也是目前跨境电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海外仓模式下,容易产生供不应求的缺货或者供大于求的货品积压等带来的风险,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优势对每个时期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进行预测、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运输路径选择、降低仓储配送等环节不稳定因素带来的成本波动、构建完善的海上航运以及空运物流配送联动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给保税区跨境电商服务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保税区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之间信息数据联通问题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通常拥有良好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对未来的商务热点通常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如阿里巴巴拥有超过130PB已经处理过的海量的消费者交易数据、信用数据和支付数据等底层分析数据。然而当下的保税区对这些信息的把握却不是很及时,存在着行动滞后,体制僵化的问题。保税区如果能够做到与电子商务企业之间实现高效的数据共享与对接,可以立竿见影地解决许多看得见的突出问题。例如保税园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保税区供不应求,一遇到网购高峰期存在着“爆仓”风险,大量订单导致物流压力过大,大批货物都无法正常出仓,新到的货物也无法入库,保税区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预先做好热门货物的配送调运安排,缓解网购高峰压力。保税区等方面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保税区跨境物流、跨境货物仓储等运营环节的提质提速,使其产生一定的外部效应当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是保税区目前面临的一个关键课题。

(四)东西部保税区跨境电商发展区位不平衡

中国当前的保税区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与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东西区间的保税区缺乏一个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各地区保税区之间处于一种闭环模式中,东部沿海地区保税区成功的经验很难流动到西部。西部地区在人才,信息等资源获取上都远远落后东部。这往往造成东南沿海地区货物吞吐量过载,供不应求,西部地区则供大于求。以凭祥综合保税区为例,即使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但利用互联网整合海陆物流运输体系的能力较低,一些陆运和海运的往返载货率较低以及信息化水平的不足使得物流环节上的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保税区跨境电商的发展,使得保税区很难吸引更多的航运公司开辟班轮航线以及跨境进口企业设仓。

四、保税区跨境进口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互联网+保税区”模式

保税区的转型应该更好的适应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实现保税区之间的同步协调发展具有现实必要性,可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促进共同发展;可以更高效的配置资源,更合理的规划企业仓储布局。“互联网+保税区”不仅可以实现各个保税区之间的数据对接与整合,也可以让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平台互联互通,大大加强了政企合作。利用“互联网+”,可以在线完成许多之前在线下需要进行的工作,例如保税区内仓储物流的实时监控和调配,可以通过中控台进行统一操作,而不必再像以前一样通过大量的线下安排来进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各大电商试点城市保税区正是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纷纷建立起了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平台。为出货频率快、订单碎片化、个性化要求提高的跨境电商在通关问题、交易信息不对称、物流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以及支付安全问题上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例如上海“跨境通”平台,利用便捷的信息通道,在保税模式下将客户跨境支付信息、跨境物流信息、订单信息等与企业申报的信息自动进行比对,大大提高了征税、放行的效率。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为跨境进口货物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通过成本,对解决退税难和结算难提供了有益探索,很大程度上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并且使得跨境售后服务更加便捷,为物流业和跨境进口电商的联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引导东部资源向西部流动,带动西部地区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我国东部地区的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在物流,仓储,信息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经验优势,根据美国学者赫尔施曼(HirschmanA.O.) 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增长)原则,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东部地区先进的经验技术去带动和辐射西部地区,促进东西部保税区协调发展,数据之间的对接有利于保税区之间知识经济的流动,令保税区不再各自为政,灵活程度与柔性大大增强,实现保税区间的一体化。

在经济新常态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跨境电商可以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进行联系的有效载体,保税区内资源由东向西的流动,区外资源向区内的流动都可以通过跨境电商进行联系。培育西部地区跨境电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和物流配套体系成为未来趋势之一。目前一些大型电商平台正在利用其海量的资源优势和信息技术优势,打破原有的内陆与沿海电商发展只能梯度推进的格局,努力使西部跨境电商在报关退税、跨境投资、跨境融资、跨境结算、减少系统对接次数方面达到东部保税区的发展水平。

目前广西已经建立了多个沟通东盟各国的跨境电商渠道,为西部地区发展跨境电商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类似的保税区跨境合作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企业将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保税区尤其是西部保税区的品牌优势,利用网络推广宣传自身的区位、政策优势,吸引更多的航运公司开辟航线以及跨境电商设仓,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释放改革的红利。

(三)在大数据环境下解决保税区跨境电商资源配置与物流问题

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延伸,跨境电商同样具有大数据化的特征。利用大数据优化保税区线下运营以及平台客户体验成为大势所趋,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基于跨境电商企业的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的细分市场,合理布局仓储,配置货物等资源,便于企业在不同的区域制定差异化仓储战略。更有利于跨境进口电商企业在西部保税区设仓,保税区充分利用好企业的大数据平台,根据数据分析预测的结果采取灵活的弹性的措施,同时积极与其它地区的保税区合作,为跨境进口电商企业布局全国的战略创造便利的环境。同时,利用好大数据也能降低企业的仓储和物流的流通成本。

在大数据环境下,保税区内外物流体系与跨境电商协同发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保税区正在努力运用基于掌握大量物流数据的信息平台,进行全球跨境物流服务链的构建,延长物流价值链,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智慧物流”与“快捷物流”体系,使物流服务链上的各类资源、有效信息整合在一起。大数据产生的保税区运作规模化还能产生良好的外部效应,带来一系列使物流价值链增值的效果。大数据使物流业进入了“大物流时代”,尤其在跨境电商领域,跨境电商依托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由于跨境物流的复杂性,整合了仓储服务、通关、质检、退税以及物流金融服务的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必然会与跨境电商平台产生深度融合,其提供的整合了各项资源的物流全面解决方案也免去了跨境电商企业物流规划、物流咨询以及物流信息收集上的不便。

五、结论

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保税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跨境电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保税区发展的着力点,是在保税区内释放改革红利的关键;随后文章对保税区内跨境电商所面临的区位发展不平衡、跨境电商企业与保税区之间信息不对称与数据不对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文章最后分析了我国保税区跨境电商尤其是跨境进口电商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互联网+”模式和大数据环境将会使保税区与跨境电商之间产生动态促进效应,西部地区跨境电商迎来发展窗口期,将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新的红利,移动跨境电商平台成为各大电商竞相争夺的高地。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丽娜.我国综合保税区布局规划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

[2] 樊凡.广西北部湾港口物联网商业模式研究[J].汽车科技,2012,7(432):125-129.

[3] 毕博.新时期我国保税区和自贸区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5.

[4] 刘岚.跨境电商环境下保税区存在问题分析[J].财税金融,2015(20):36-37.

[5] 李耀华.新型跨境进口电商模式及其物流运作方式分析[J].科技论坛,2016(01):161-162.

[6] 李哲平.“新常态”下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与体制保障[D].天津师范大学,2015.

上一篇: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建议 下一篇:纳税义务成立之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