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装备课程中的实用性

时间:2022-10-01 02:03:08

项目教学法在装备课程中的实用性

在课程中采用项目研究式教学法就是按照“在教员的指导下,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其核心是整门课程的授课过程就是一个研究项目(以下称为:大项目)的完成过程,课程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都体现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研究项目再细分成多个模块(以下称为:子项目),大项目的各个阶段性任务和子项目的完成过程则是每节课的具体内容。通过授课,使学生在项目研发流程中、在团队合作中感知、体验和领悟相关知识,充分享受逐步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以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实施的关键是要基于课程基本情况、紧抓学生特点,以取得最好的授课效果。

一、项目研究式教学法实施的主要步骤

项目研究式教学法实施的主要步骤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部分。

1.课前准备

(1)调研学生基本情况。项目研究式教学法能否成功实施与学生的基本情况密不可分,因此,需要在开课前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已具备的技能和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精心设计项目。项目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主要包括大项目各个阶段性任务的设计和子项目的划分。项目设计要遵循“跳一跳够得着”原则,规模和难易度要适中。项目设计过难,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过多,学生因无法自主完成项目而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项目设计过易,则涉及的知识点少,学生因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无法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而失去学习兴趣。[6,7](3)充分考虑课堂讨论的各个环节。项目研究式教学法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能否在课堂中展开真正的讨论。因此,需要教员设计好讨论的“剧本”或纲要,并有必要的应急预案,若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不能引发讨论,则需要设计如何从项目相关的某些材料出发激发学生的思维。(4)撰写教学设计。以上述准备为基础,撰写教学设计,内容重点反映教员如何组织教学、应设计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等。(5)发放资料。将项目的阶段性任务或子项目的要求、必要的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确定需要重点讨论的内容和拟达到的学习目标要求。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员只是组织者、引导者。(1)划分小组。将学生分组,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对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质疑和论辩。分组讨论人数以3~5人为宜,也可以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所需要的人力来确定小组的人数多少。每组设立组长一名,选择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学生担任,负责小组人员的任务分配、项目进展情况检查和人员协调工作。分组由教员组织实施,教员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分组,以保证学生兴趣一致,并兼顾优、差学生互补。分组也可在教员指定小组组长后,由组长挑选本组成员。(2)积极引导。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划分好的子项目提出任务,以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任务。对任务中涉及的相关知识要进行分析引入,使学生能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任务。对于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要让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分析和比较,选择较好的模式独立完成,同时,要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创新。教员在讨论过程中要耳听八方、眼观六路,时刻关注各组的讨论进展。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个性问题,教员要单独辅导,对于影响进度的共性问题,教员要随时中断讨论,进行集中讲解。(3)总结评析。各个小组在完成相应任务后都应进行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员组织学生对各组的成果进行讨论,肯定成绩,找出不足,使学生能够在积极融洽的环境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于创意新颖、主体突出、有独创性的成果,教员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能长期保持饱满的热情。教员最后要进行总结评析,评析应揭示项目中隐含着的普遍规律,指点项目的得失和启示,引导学生学会谋划全局和思考未来。

3.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生根据课堂讨论情况,课后独立撰写项目实施方案;在已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功能,促使学生去查找资料,完成设计;针对下次课程的项目任务做好预习等准备工作。

二、设计示例

笔者在雷达工程(信息方向)本科专业的“气象电子装备”课程中采用项目研究式教学法授课。课前通过座谈方式调研了学生的基本特点,针对学生硬件基础薄弱、软件水平较好的特点,重新整合了授课内容,具体实施时将课程内容整合到完成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系统设计项目中,并将项目划分成多个研究阶段和多个子项目,如图1、图2所示。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紧抓两个部分、落实三个阶段”,即以装备信号处理流程为主线,紧抓硬件接收系统和软件处理系统两个部分,落实任务布置、项目研究、总结汇报三个阶段。本次课内容处于整个项目的方案研讨阶段,教学实施过程由三部分组成。

1.任务布置

通过上次课的参观,学生已对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有了直观的了解,本次课在复习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的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布置所要研究的项目:设计FY2D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系统。

2.项目研究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装备类课程,需要根据具体的接收设备,提炼归纳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功能。具体实施时由学生根据上次课参观情况讨论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的系统框图组成,教员最后进行总结,并帮学生理清各个模块的作用,为后期实现该系统打下基础。在学生理解系统框图的基础上,提出本次课的设计任务,并由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需要提示系统设计一般先进行需求分析,再将设计分成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块,着重讲解硬件设计的方法。在授课时提醒学生参照先前参观的接收系统,依据信号流程进行设计,讲课时采用提问、讨论、总结讲评的方式进行,按信号流程,逐模块展开。

3.总结汇报

最后,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教员点评本节课的授课效果,指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三、实际效果与应用说明

通过在装备课程中应用项目研究式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讲演能力和资料查询、阅读等自主学习能力。该方法可在工科专业类课程中推广使用,推广时要注意:课程应该有一定的实践学时,以检验教学效果;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并有充足的自主时间,宜在大四学生中开设,以小班教学为主;课程安排每周不得多于2次;教员应熟练掌握课程内容,并能按项目实施需要整合课程内容。

作者:梁妙元 印敏 刘凯

上一篇:项目教学汽车检测课中的实践 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