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设问,培养学生思维

时间:2022-10-01 01:54:16

优化课堂设问,培养学生思维

【摘 要】课堂设问是培养学生深刻性思维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课堂设问开展环境、问题设置的目的性、开放性、梯度性,问题的引导和总结,分析设问教学在思维的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深刻性思维 课堂文化 课堂设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113-01

思维的深刻性也称思维的抽象逻辑性。思维的深刻性集中地表现在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深刻性思维包括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通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课堂设问的优化设计和使用,在思维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

课堂设问是深刻性思维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长久以来,我们或忽略课堂设问,或滥用、误用课堂设问。教师把学生的回答用于判断学生在课堂中有无认真听课;学生把回答问题作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支持。设问似乎与深入性的思考无关,课堂提问沦为一种形式,课堂中的一种习惯,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脱节。而思维深刻性的培养,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设问。

一 课堂设问开展,需要良好的课堂文化

良好的课堂文化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禁锢的囚笼,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地理知识和原理,是深刻性思维培育的土壤。课堂文化建设应以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积极思考为目标,建立宽松和谐、开放质疑、平等互动、存异求同、有异又敢批判的课堂文化。课堂中采用对话、互动、生成型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课堂中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见解。课堂外建立学生兴趣资料库,收录地理经典谜题等,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二 课堂设问的目的性

问题设置前,教师应在备透学生、备透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明确课堂设问的目的性。要达成怎样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更应该明确思维目标。以田纳西河综合治理为例,课堂的设问应该达成:掌握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能够为区域综合发展和治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模型。

三 课堂设问的开放性

简单的“是”或“否”、“对”或“错”,或直接引自教材作为答案的设疑,容易使学生猜测答案,或只会使用现成的答案,课堂气氛看似热闹,但实质上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不到培养,抹杀了学生天赋的创造潜能。因此,课堂的设问要有开放性,设疑的角度可以大些,不要担心学生答不出来或者答错,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得,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和批判中获得的。有一定深度的、开放性的问题反而能引起学生对材料、案例、辅助媒体等情景的阅读、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思维过程,从而获取有效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以田纳西河综合治理为例,可以设计:(1)根据提供的气候资料和等高线图,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2)你认为怎样才能扬长避短地进行田纳西河区域可持续发展;(3)评价教材中田纳西河综合治理的措施。这样的问题设疑,学生成为田纳西河流域的主人和决策者,把学生放在了区域发展设计师的职位,一方面学生更有兴趣探索,另一方面学生的思考也会更加充分,通过质疑,在求同存异中获取地理知识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四 课堂设问的梯度性

问题设计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促中间,即问题要有梯度。既要有一定数量的比较浅易的问题,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参与意识;又要有一定数量和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习优秀的学生有施展才能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发挥其潜能,推进中间学生的发展。这样,可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满足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发展。

五 回答问题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而非主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看待问题;引导学生将复杂问题逐步细分、简化;引导学生将新问题,转化成原来已经熟悉的知识和原理;引导学生如何从概念出发,把握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不要惧怕错误的回答和学生思维的开放。如咸潮产生的原因,学生转换成了两个问题,第一海水水位上升的原因,第二河水水位下降的原因;又如赤潮多发的原因,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了可以用渔场中浮游生物的理由来解释,再结合NP污染的原因。

六 问题的总结

总之,教师应通过逐步的深入,帮助学生揭示问题的核心。如光照图的判读,不同的光照图,是由于直射点位置和观察点位置的不同而产生的。因此,所有光照图都可以转换到三种透视图(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上)。三种透视图的不同在于晨昏线的形态,晨昏线的控制者为直射点、两交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两切点。因此,把握了直射点和两交点、两切点之间的关系,是光照图认知的核心。

总之,课堂教学以运用问题的探索为核心,开展知识和能力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参考文献

[1]段玉山.地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下一篇:幼儿教育需要提高理论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