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冷洋节 12期

时间:2022-10-01 01:00:22

12月还未到时,一座出现在西安某酒店内的微缩景观已经在传递“圣诞节就要来了”的讯息。

那是由巧克力制成的缩小版兵马俑一号坑,却并非简单地“复制”,吸引人们目光的除了壮观,还在于每一个秦俑都戴着一顶圣诞帽。在一些相关的新闻报道中,“巧克力圣诞秦俑军团呼唤人们勿忘关注传统节日”成为了主题。

据说,酒店的饼房师傅们觉得“很多市民现在盲目地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却丢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这让人很痛心和遗憾,”因此他们才发愿打造出这样一份作品,希望提醒人们“应该将我国几千年厚重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传承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如何会被置于取舍、争位的关系中?

过别人的节,娱自己的乐

有关应不应该过洋节日的争论,几乎每年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前后都会出现。

在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看来,“一到中国人蜂拥过圣诞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一些忧虑。引发忧虑的根源在于中国人怕年轻一代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丧失热情,忘记了自己文化的根基”。面对洋节日引发的越来越热闹的狂欢景象以及越来越多“冲上前”的年轻人,不支持者往往正是带着这样的忧虑。

但有趣的是,同样身为舶来洋节日,母亲节、父亲节却从未遭遇质疑,原因恐怕并不难猜:这样的节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文化”是有所契合的。而对时下许多年轻人来说,在母亲节、父亲节那一天给父母打个电话、送一份礼物也不是稀奇的事,不过是因为少了外在的狂欢包装,看起来似乎不如圣诞节之类的受宠。

实际上,就算没有特定的节日,孩子们也会给父母送礼物、常常打电话,只不过节日的存在为做这些事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理由。就像小时候未曾流行母亲节时,三八节就是给妈妈买一枝康乃馨的理由所在。

从这个角度理解,那些带来狂欢景象的洋节便不再有“威胁”之错了,因为它们不过都是一个“理由”,何况人们也没有因为它们的存在就忘记了中秋团圆、清明祭祖等等。

倒不如将中国的传统节日与狂欢的洋节做个对比。

比如七夕与情人节。提起七夕,大家都知道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传说中的鹊桥相会也只能在传说中待着,然后便没了然后,地上的人们始终只能做无趣的“围观者”。而情人节从一开始,便是实实在在用花、巧克力以及各种礼物“堆砌”爱意的存在,是每一个有爱的人都得以参与的存在。

一静一动,一个围观一个参与便是它们最大的区别。有人这样总结道:“中国传统节日是个名词,通常严肃、庄重;洋节日则是个动词,代表互动、好玩儿。”因此,哪个更能吸引人们尤其是为年轻人所向,不言自明。

至于文化“入侵”,在万圣节扮鬼脸要糖果、圣诞节大呼“Merry Christmas”的年轻人,恐怕并没有多少真的了解为什么要要糖、圣诞是为谁而过,倒是出现在圣诞前夜――平安夜里的那个取义“平平安安”的大红苹果,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圣诞礼物。

人们并不在乎那是谁的节日,人们只需要一个轻松玩耍的理由。对更小的孩子来说,唯一的担心恐怕只是家里没有烟囱,圣诞老爷爷该怎么进来送礼物。

商业的盛宴

与狂欢热度互推互助的,是越来越成熟的节日商业运作。因有万圣节游行而涨价的乐园门票,价高却仍被预约、排队的圣诞大餐,情人节奔走在送花途中的店小二们,都是洋节升温的见证者与推动者。

需要礼物、需要玩乐、需要聚餐,洋节的外向性、分享性注定它们更容易进行商业化运作,何况还有许多西方的成熟模式可以借鉴。而对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来说,比如春节,尽管同样有聚餐的需求,选择在外聚餐的人们也逐渐多了起来,但却常是排除外人打扰的内向式的: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吃饭边看春晚足矣。

细细数来,如此“饮食化”的传统节日并不少,对年轻人来说,总是多了些无趣。何况在物质生活丰足的当下,吃一顿好的早已不是值得人翘首以盼的大事。那个节会不会放假反倒才是关注点所在。

所谓中国传统节日的冷局面,其实是被诸多因素影响的,而并非因为有了洋节才如此。

比起一味地担忧,倒不如看看近些年越来越火的七夕节。当被商家寻觅到“中国情人节”的爆点后,七夕的热度便直线上升了。由此带来的自然是更多的关注,七夕“乞巧”的风俗便也“重现江湖”为人所知了。

如此看来,与其愁苦或抵制洋节的兴盛,不如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从老书本上“扯”下来,找寻到更有参与度、更符合现代人所好的“营销”方式恐怕才是真正应该面对的议题。

一个恰当的噱头往往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要知道,给巧克力秦俑戴圣诞帽未必就不是酒店的圣诞营销预热大法。

上一篇:“伊斯兰国”与“基地”:恐怖双煞的竞争 下一篇:光污染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