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污染背后

时间:2022-09-26 02:10:26

光污染背后

你是否感觉自己晚上睡不着觉,早上又醒不过来?正常的生物钟被打乱?你以为这是生活压力所为,殊不知,一个隐形的杀手――光,正悄悄潜入。

准确而言,是光污染。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从此,便开始了星光与灯光的博弈,人类的整个居住地光辉四溢,电灯让地球迎来了电光时代,却也因此带来了新的环境灾难。

光之殇,几时休?

“许多人已经失去了夜空,而正是我们的灯火使夜空失色。”澳大利亚《宇宙》杂志主编埃尔维奇说道。

这并非危言耸听,最近他组织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全球70%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中,夜晚的华灯造成的光污染已使世界上20%的人无法用肉眼看到银河系美景。你或许并不知道,我们所处的星系是如此明亮,在真正没有光污染的地方,银河最明亮的部分甚至能让地面的物体投下淡淡的影子。然而现状却是:身处大城市的人们只能看到几十颗甚至几颗星星。

然而,光污染并不仅仅是暗夜和星光的杀手。

2001年的一天,大西洋沿岸沙滩,大量刚出生的小海龟尸体横陈。经过调查,人们发现,光污染正是罪魁祸首。新出生的海龟通过感知海面的月光和星光,从而爬行至海洋,投入它们的生命乐园。如今的情形却是,灯光令星空黯然失色,小海龟南辕北辙,趋光而行,误将陆地当作海洋。由于长时间缺水,许多小海龟不幸夭折。

光污染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物钟,也使得一众生物昼夜不分,其觅食能力、辨别方向能力、物竞天择的能力均受影响。更甚者,猎食者与猎物的位置都发生了转变,如水藻,因为光害会帮助藻类繁殖,制造赤潮,结果杀死了湖里的浮游生物及污染水质。原本喜欢黑暗环境的猫头鹰、蝙蝠、獾等夜行性动物在光环境下数量锐减,数以百万计迁徙的鸟因高楼灯光干扰而撞楼身亡,连过去夏秋季常见的萤火虫也难觅踪迹……植物也不能幸免,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光合作用能力迅速弱化,氧气释放量会急剧降低,存活时间也随之大大缩短。

彻夜的光扮靓了城市各个角落,却让无数生物毫无遁形之处,一场巨大的生态灾难正呈压境之势袭来。光污染肆虐之处,人类也难以幸免。高密度的热性光束通过眼睛晶状体集中于视网膜,其聚光点的温度可达70℃,对眼睛和脑神经的危害可想而知,荧光灯的频繁闪烁,会迫使瞳孔频繁缩放,造成眼部疲劳。灯光的不合理使用已被证明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

“不夜城”思维猛于虎

光污染让我们失去什么?恐怕并无多少人去思考。

流光溢彩的夜晚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却很好罗列:难以言喻的兴奋、黑暗中的奔放以及灯光下奇谲的诗意……

所以在国内,更多政府管理者热衷的是目前颇为时髦的“不夜城”,在他们眼中,流光溢彩的夜都市是繁华富足的象征,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红灯绿影令他们兴奋不已,殊不知,“高卧不夜城”的思维相比光污染本身,危害更甚。

2010年,为迎亚运会,广州启动了一项重要工程――亮化珠江两岸。广州双塔、小蛮腰、人民桥纷纷被灯光包裹。然而,完工不久,就遭到了广泛的质疑:创意平庸、色彩堆砌、耗资巨大。

如广州这般大兴土木者比比皆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逢盛会必亮化,灯光的使用混乱而无效率。就连一些中小城市也在纷纷追逐白亮工程。譬如苏北灌云县,这个经济贫困县,耗资上千万对全县200多个政府部门、单位,300余幢楼体进行整体亮化。这项花费,相当于全县城市低保对象12年的低保费用,相当于全县农村低保对象一年零七个月的低保费用。

从卫星图上观测中国之夜晚,整个东部地区一片灯火辉煌,无数商圈、巨幕、广告灯、霓虹灯争相登场,闪烁夺目。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的“人工白昼”。

城市亮化的初衷固然是好,但老百姓真的需要彻夜通明,亮如白昼的“不夜城”么?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照明措施无序、照明光线混乱、照明效率低下的状态随处可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际上许多大都市都开始放弃不夜城思维。譬如纽约,其对夜间照明的面积和亮度有着严格的规定。霓虹灯闪烁的商业区多集中于某一区域,而且凌晨两点后必须关灯。若是选一制高点俯瞰整座都市,只可见中心区一片光亮。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圣经・旧约》开篇,诗意而深情地赞美了光,视其为无所不能的造物主。自古以来,人们歌颂光明,鄙弃黑暗。光是吉祥之物,为人行方便之事,但我国在光污染领域却是空白一片,虽然目前我国有综合性的环保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也有专门环境立法,如《水法》《森林法》等,但都没有涉及光污染的规定。没有研究成果,没有法律法规,没有检测手段,没有有效监管……光污染的问题不容小觑,须框定于一定范围之内,相关法规的出现变得势在必行。

上一篇:不冷洋节 12期 下一篇:向港铁学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