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圈可点的中瑞CSR培训项目

时间:2022-10-01 12:51:30

可圈可点的中瑞CSR培训项目

日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和瑞典驻华使馆CSR中心联合举办的企业社会责任培训项目圆满结束。此次培训,从内容来说,议题全面实用;从形式来说,培训方法新型活泼;从效果来说,培训注重实战,参训学员所获甚多。总体上看,这次培训对学员的启发不仅在于社会责任理念的认知,更正在于对社会责任实践方式的探索,相信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深入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培训内容全面

此次培训为期半个月,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共3天,在北京进行培训;第二个模块9天,学员在瑞典受训;第三个模块3天,学员返回北京培训。

这次培训的内容比较,涵盖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多个议题。第一模块的内容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理解认知,以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在这个模块的培训中,由瑞典的Enact机构来为学员讲解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观点。该机构是瑞典著名的社会责任培训机构,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训工作,在业内享有盛誉。除了瑞典专家外,还有国内专家和CSR从业者的讲解。其中,来自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副所长张峻峰给学员们讲解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ISO 26000的观点、国内标准的对接等议题。此外,还有利益相关方等内容的介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良好实践案例也是此模块的重要内容。来自国家电网社会责任处处长的李伟阳向学员介绍了国家电网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情况。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办主任马欣迎结合中远案例讲述了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历程。

而在瑞典举行的第二模块的课程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契合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各个议题,尤其囊括了比较核心的几个议题。课程设计涵盖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内容,比较全面。瑞典的第一堂课依然由Enact机构讲解,内容主要是欧洲的商业和企业管理,这一问题的涵盖面比较广,全面讲述了欧洲企业的发展情况,并不仅仅是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随后的议题是瑞典企业社会责任的当前情况和所面临的问题。接下来的内容重点则是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议题。比如气候变化议题,是由来自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戴维・布瑞格森博士讲解的,具体包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和企业的关系等内容。核心议题还包括全球道德及合规课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从工会和企业的角度看企业员工关系、反腐实践、多样性及非歧视等问题。上述议题均由来自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讲解,课程内容更注重实际,从实践层面剖析企业社会责任具体议题在企业的应用。其中,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议题由瑞典著名电力企业Vattenfall根据自身管理情况讲解;而非歧视问题则由来自瑞典本土有名的汉堡公司麦斯汉堡公司讲述如何为东欧移民提供工作等问题。此外,儿童权利保护问题、与瑞典财政部部长会谈、企业责任管理及供应链管理、有责任感的可持续投资等议题也都是课程内容。

总体来说,第二模块涉及到非常多的议题,整个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演讲人的背景也呈多样化,有来自企业、也有来自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给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角。可以看出,瑞典方面对此次培训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第三模块中学员返回北京。在这个模块的培训中,既有跨国公司在中国社会责任实践,也有社会责任沟通等内容。爱立信中国介绍了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实践,主要围绕如何成为负责任的雇主这一议题。相关机构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央企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情况、供应链社会责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纺织业范例)等内容。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培训中,期终案例练习和演示要求每个学员都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完成一份项目作业规划,并进行情景式演练。这一议题的设置确保学员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这比单纯的培训更深入一步,培训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培训形式新颖

此次培训不仅“慧中”,而且“秀外”,即除了内容全面外,培训形式很新颖活泼,对培训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注重参与。每个参训人员都要参与交流及分享的培训方式。通过分组讨论提升学员的参与性、主动性,通过方案对抗形成竞争压力来提高质量,每个培训对象都要积极主动参与培训活动,从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行为方式。培训要求每个人都要提交作业。这样的话,每个学员都要讲,提高了学员的整体参与程度。

注重实战。多数时候国内的培训注重理论,离实践较远。而此次培训特别注重实战性。学员的作业立足于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立足于自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与知识类培训方法相比,这种实战型培训任务具体明确,特别是从自身工作的实践出发,学员能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从学完再用转变为学用合一,对解决学而不用、学用脱节的问题比较有成效,提升了培训的实效。

注重方法。培训整个过程穿插了多次讨论、点评和经验分享的环节,增加了学员和讲师以及学员之间的互动性,将培训的价值从这种多维度、多层次的交流中充分体现出来。每个参训人员都要参与交流及分享,回答各类问题,发表观点。培训中,学员们对相关议题热烈讨论甚至争论的场景频频展现。每个培训对象都积极主动参与培训活动,从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注重中外结合。此次培训邀请的讲师覆盖了中外各类机构,包括国内外院校、政府组织、跨国公司、中资企业、NGO等各类机构。这些机构从不同视角对学员就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进行讲解,有利于学员开拓视野,丰富知识。

注重培训全生命周期管理。此次培训,在前期引入了学员需求调查,详细了解学员们的需求和工作中面临的问题等内容。而在培训中期引入了培训评估制度,在后期引入培训沟通等措施。培训始终坚持评估反馈、资料共享和持续沟通。这确保了培训有的放矢,并及时获取培训效果的反馈。

培训方法经典

除了培训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外,此次培训还有一些典型的培训方法值得借鉴,这些方法有些印象深刻,令人回味。

挑战MS机遇。这个方法是做一个游戏,借此让学员分别从企业和国家的角度来看待CSR的意义。

案例角色扮演。通过这一方法让学员认识到CSR是牵涉到各个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在设计战略方案和日常管理运营中,应该考虑到各个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出发点。比如培训中还会让学员探讨一个企业如何对其供应链的CSR工作负责。

象限定位选择。让学员认识到自己在做CSR和宣传CSR所处的阶段,并且了解不同的阶段意味着不同的定位,每个企业/单位都可以按照自身定位选择。

小型CSR展会。借此让学员彼此展示自己在CSR方面开展的工作,分享经验,互相探讨学习,让大家对其他学员在CSR方面的工作有深层次的认识。

项目成果角色汇报。让学员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解决现实中遇到的挑战,同时能更好的从利益相关方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出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此外,培训结束时,全体学员在瑞典驻华使馆举办了隆重的毕业仪式,瑞典驻华大使向每一位学员发放结业证书。这一仪式使学员有助于增加荣誉感和对社会责任工作的自豪感。总的来说,此次培训有诸多亮点,值得我们加以吸收借鉴。(作者为国资委研究局研究一处副处长)

上一篇:腰椎管狭窄症可以保守治疗吗?等 下一篇:修德养生 良知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