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现状与未来

时间:2022-09-30 11:09:02

会计信息化现状与未来

摘 要:当前,信息化财务管理已经受到普遍重视,成为企业现代化标志之一,使企业资金管理更加高效化。然而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距离成熟依然有很多路要走,整体效率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基于此,本文分析会计信息化当前状态,并放眼未来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现状 未来

一、会计信息化现状

(一)政策及社会环境

国家鼓励企业信息化建设,加之计算机等网络技术发展势头迅猛,新科技层出不穷,为会计信息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才有机会脱颖而出,改革、创新管理模式,走信息化发展之路已经成为管理者共识。

(二)会计软件

会计信息化离不开软件技术支撑。从最初的独立部门,模块化会计软件,到现在专业的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时间见证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软件已经可以有效管理资金和财务,并脱离信息孤岛,从部门上升到企业级别,各模块相互联系,形成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广泛应用到各行业中。以常用的ERP软件为例,会计信息系统就是财务管理子系统,各模块信息共享,高效协作,实现企业的全面管理。

(三)人才建设

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各高校广泛开设,人满为患,成为一个热门专业,培养了大量适应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操作的人才,为企业会计信息化未来奠定了良好用人基础。从社会层面上看,一方面,传统会计人员仍然占据很大比例,而会计是一个要求时间沉淀的行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与工作习惯,推行改用会计软件,重新学习计算机技术,很难,不切实际。另一方面,社会上学会计考证已到盲目的地步,遍地是拿证的会计初学者,市场难以吸收,一岗难求,实际应用能力堪忧。综上,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储备充足,但缺乏中高级人才。

(四)信息化质量与信息安全

会计软件使操作规范化,简单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会计信息化,脱离信息孤岛,财会人员也更容易了解到企业整体运营状况,而无痕更改基础数据也给信息化质量带来隐患。网络环境方便了信息传递、交互,但外部数据恶意接入盗取、破坏数据也变得迅速、防不胜防,所以,提高网络安全性,做到信息保密、完善监督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会计信息化目标

(一)信息化预算管理

信息化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要想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最大化收益,就需要优质的预算管理,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准确把握市场形势,预测市场需求,并据此对产品研发、资金投入方向等做合理调整,规划未来经营活动,变事后核算为预算监控。

(二)信息化成本管理

会计信息化可以集成化管理各类成本产生,实现对生产各环节的最优化成本控制。以原料为例,可以通过标识、记录原料,实现从原料供应商到生产、下游销售的全程监控,通过数据监控,使管理者更直观的了解成本的产生,便于分析,并就此加强对各环节管理,优化运营方式,达到精益化生产,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信息化资源交互

信息化网络突破了地域与时间的限制,使信息交互及时、高效化。通过信息化系统,集团公司可以实现对各地分公司财务状况的及时收集、汇总、分析,也可以时刻关注市场变化情况,方便进行方针指导、战略调整、分公司市场行为监督管理等,材料传递也变得方便、快捷。

(四)信息化业绩评价

由于一般的业绩评价手工操作就可完成,所以单独的初级的评价系统如EVA、平衡记分卡都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业绩评价信息化水平是一个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是否全面成熟的重要标志,是集团化企业必然趋向。对于会计信息化项目来说,引入业绩评价,将业绩评价与财务管理,客户、学习情况等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可以认知企业财务状态与经营成果,根据结果分析,从而制定积极或者稳健的发展战略。

三、未来发展

(一)软件集成化、网络化发展

未来软件向集成化、网络化发展,会计软件会作为企业管理软件的一个子系统,处理预算、财务、票据、核算等工作,接受信息分担系统工作,做出处理后将自身信息传递。通过各个功能模块相互支持,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高效管理,方便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软件将沟通上下级部门甚至各地子公司,形成互联网络,并做系统权限分级,方便参与者沟通、信息交互;将连通外网,实现外部市场等相关信息自动收集分析,为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提供数据支持。

(二)较长时间内手工与电算化会计并存

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方差异巨大,会计信息化需要当地的经济与科技基础,盲目施行只会增加成本,且华而不实,难以实现网络信息共享与企业整体管理目标。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适用于各个行业,但各行业发展程度不同,全面普及仍然遥远。电算化,网络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审计模式重构

未来传统的审计模式会越来越难以应对会计信息化形势,而审计是必要的监管手段。随着信息传递实时化,网络化,纸质票据、报表等审计线索大量消失,审计难度直线上升,计算机成为审计必备的辅助设备,审计向实时鉴证发展。新的审计模式以会计系统安全性、有效性为目标,审计数据准确性,内部控制与系统处理能力。未来,审计人员需要熟悉信息化操作,并有望得到审计软件的支持,建立数据模型或抽样辅助审计。

四、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取代手工会计是必然趋势。在当前形势下,作为会计从业者应紧跟时代,提高自身会计信息化能力,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从容应对发展形势。

参考文献:

[1]刘楠.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研究[J].新丝路旬刊, 2016(8):43-43

[2]邓小翠, 刘桂青.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题及措施建议[J].商场现代化, 2016(28):184-184

上一篇: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融资约束 下一篇: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营销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