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尔”是轻率急忙的样子吗?

时间:2022-09-30 10:25:5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在启发学生谈话时,有“子路率尔对曰”一句。对这一句中的率尔一词,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所给的注释是“轻率急忙的样子”。对此,我以为不然。

1.“言志”的典型环境是“侍坐”。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孔子为了使学生毫无顾忌,畅所欲言,采用了循循善诱、启发引导的方式,由于师生关系融洽,气氛活跃,因而,当孔子开场白刚结束,子路便“率尔对曰”。这个“率尔”是孔子启发、引导的结果,并不是草率从事。可见,课本的这一注释背离了一定的语言环境。

2.如果解释为“轻率急忙的样子”,就说明子路在回答孔子的问题前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而实际上孔子启发谈话刚结束,子路就站起来回答,这说明他的志向是早在胸中酝酿成熟的,所以才有当孔子要他们各言其志时不假思索的回答。这反映了他坦诚、直率的性格特点以及想早点让老师了解他志向的迫切心情。

3.孔子在启发学生谈话时,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以吾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言其志。从孔子启发学生谈话的句子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子路的志向是早已形成的,而不是匆忙间完成的。“居则曰:‘不吾知也。’”这句话是说,平时,你们常说,不了解我啊!可见,子路等人的志向是很早以前就有的,由于没有机会,只能隐埋在心中,现在,老师给了这么一个机会,子路便显得有些急不可耐了。但由于他的志向早已成竹在胸,因而在回答时,行为不慌不忙,言志有条有理。

4.在个人言志之后,孔子对每一个学生的志向进行了评价。当曾皙问及孔子哂子路的原因时,孔子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可见,孔子讥笑子路的只是其不谦让的做法,而不是讥笑其轻率。

据此,我认为,这里的“率尔”应解释为“率直的样子”或“坦率的样子”,这样,不仅符合子路的性格特点,而且也体现了当时师生谈话气氛的活跃,更有助于突出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中学)

上一篇:浅谈数学新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下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