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时间:2022-04-15 06:24:36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摘 要:要做一个有“魅力”的音乐教师,让学生爱上你的课,教师就要在教学活动中吸引学生,这是让学生注意力集中,爱上音乐课的基本前提,那么具体怎么做呢?巧妙设计导入,紧紧抓住教学的节奏;发挥资源优势,升华课堂情感。声情并茂地范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小老师”的奖励机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果音乐教师都能这样做,又何愁学生不爱上音乐课呢?

关键词:音乐鉴赏;歌唱;多样性;兴趣

每次新学期开学第一节课,我总要对高一学生作一次问卷调查:你喜欢音乐吗?对音乐课有何意见或建议?学生回答得很直率。大部分学生表示很喜欢音乐课,不用考试还能放松心情。有的则认为音乐书本上的内容与他们的喜好相距太远,喜欢的流行音乐课堂上不讲,每节课都要听一些难以理解的曲目;喜欢的流行歌曲课上不教唱,相反要做抽象还难以领悟的发声练习等等。这些记载着学生真实意见的调查结果让我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让音乐课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如何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

我在上课时通常在一节课的最后会留出3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这节课的内容和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比如,这节课上哪个环节比较吸引人,哪个部分生涩难懂。在市级的教研活动上也向同学科的老师进行请教,如何有效地分配上课时间,从而上好一节音乐课。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研究摸索后,就我掌握比较好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做一个有“魅力”的音乐教师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如果喜欢一个老

师,就会喜欢上这位老师任教的学科,因此,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也是自我整体素质的提高。音乐课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虽然我国高师对中小学音乐师资力量培养的总体方向是“通才”式,吹拉弹唱样样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很难做到样样熟练应用。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因此,要做一个有教学能力的音乐教师,教师就要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扬长避短,恰到好处地展示自己的才艺,吸引学生,这是让学生注意力集中,爱上音乐课的基本前提,因此,我在《多彩的民歌》《拉丁美洲音乐》等单元中加入我所擅长的舞蹈元素,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整节课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二、巧妙设计导入,紧紧抓住教学的节奏

一个好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它可能只是一个小故事、一段朗诵、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等等。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其共同宗旨都是要从音乐出发,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掌握好上课的节奏。例如,在高一音乐鉴赏课“音乐与人生”教学过程中,我以游戏设计导入:首先给出几个小节节奏,“X|X・X|X・

XXXX|XX||”要求学生在每个X下面填上一个音符。老师进入学生中间,挑选一些较好的答案试唱,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热情。最后公布答案是《国歌》,然后进入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音色、速度等。

三、发挥资源优势,升华课堂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我在《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中看到一段话,很有感触,它说道:“对于音乐课程的教育效应不应局限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让学生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获得提高。音乐教学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趣。”在人教版的《音乐鉴赏》书本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的教学中,我感到学生对我们中国的戏曲了解最为薄弱,因此我又自编教材关于我们这边学生相对熟悉的黄梅戏、越剧等大的剧种,又多加了一节课。在课前备课过程中,翻阅了许多关于戏曲的书籍并通过网络搜索了很多视频资料。课上学生观看了《天仙配》《女驸马》《红楼梦》等熟悉的曲目,并配上多媒体课件,在对这些剧种、曲目进行了详细讲解分析后,大部分学生开始对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产生了兴趣,觉得这些与现在同学们都喜爱的流行歌曲比较后内容更加丰富,耐人寻味,都表示以后会对传统的戏曲更加留意,也自愿为保护这份遗产贡献力量。

四、声情并茂地范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在高中生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唱歌就成为他们每日的“娱乐消遣”方式,他们之中不乏一些好的唱手,但大多数学生唱歌时出现“高音高不上去,低音低不下来”,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唱得没有感情。“音乐教育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这就要求在上歌唱模块时除了教授学生唱歌的方法外,更要让学生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首先教师在歌唱教学时要把握好歌曲所表现的感情,范唱时深情并茂。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学生。现在,教学手段先进,大多数的教材歌曲都可以从网上下载范唱、伴奏,教师就从边弹边唱的旧套路中解放出来。有助于教师在范唱时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感情。例如,在今年我校高一举行喜迎建党90周年唱红歌比赛,在教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这首歌时,我先对整首歌曲进行曲式分析和歌曲情感的处理。接着采用无伴奏的方式动情地范唱,并在演唱过程中随机加入简单的手势,很好地诠释了歌曲要表达的感情,学生一起拍手为我伴奏,范唱的效果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有了保证。必须补充的是:教师一定要把每一次范唱当成一次演出来对待,如果敷衍了事,可能会起到物极必反的效果。

五、充分发挥“小老师”机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发挥特长生“小老师”的作用

一个教学班里,总有一些特长生,有的从小练习器乐,有的参加过合唱团,有的学过一些种类的舞蹈,同样也有艺术表现力特别不好的,而大多数则居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发挥这些学生的特长并运用其影响到每个学生。例如,在教唱《同一首歌》时,学生对主旋律太熟悉导致二声部的音不稳定,虽然二声部的地方不多,但集体唱的效果明显有些乱,这时在学生中选出几位音准的小老师请他们为大家表演合唱,同学们终于能够听到纯净的和声,接下来大家就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分成两个声部认真练唱。

虽然最后的效果并不是很满意,但学生们也通过这样的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适当地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挥

学生通过高一一学年的学习以及各种课外活动的锻炼,艺术修养也有所提高。因此,在高二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在一单元学习结束后会用半节课的时间请一些学生表演节目,或单独表演或以团体为单位,有唱歌的,有表演情景剧的,形式多样。看到学生一张张兴奋又紧张的脸,让我感动。

要让每个学生爱上音乐课,教师就先要爱上音乐课。倾听学生意见,遵循教学规律。在课堂中要善于观察学生,能够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扎实的专业基础,优美的肢体语言等方式使学生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后,教师要认真反思,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自由和空间,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使音乐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果每节课都能这样做,我想又何愁学生不爱上音乐课呢?

(作者单位 吴江高级中学)

上一篇:微笑,全世界你最美 下一篇:浅谈数学新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