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迷信有机蔬菜

时间:2022-09-30 07:41:50

为什么不能迷信有机蔬菜

有机蔬菜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经权威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蔬菜。有机蔬菜在栽培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

由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有机蔬菜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追捧,各大商超也纷纷开设有机蔬菜专柜,很多市民在选购蔬菜时都把有机蔬菜放在首位。

近日,全国土壤专家、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在谈到目前流行的有机蔬菜时,表示有话要说,因为公众在这方面存在着不少误区,而有机蔬菜的发展当前也面临不小的问题。

安全隐患多

周健民说:“在食品安全的概念上,有一个错误的概念,好像用化肥就是不安全的,用有机肥是安全的。然而,以我们的土地资源,不用化肥的话可能饭都没的吃,没有化肥,我们粮食一半就没有。”周健民指出,用化肥和过量使用这是两个不同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他以专业角度为化肥证明,化肥里面就是养分,本身没有直接有害作用。而一系列研究表明,有机肥安全隐患非常大,特别是牲畜粪便中除了病原菌,还有重金属、激素及其他有机污染物。

在他看来,如今的有机肥里的污染物比化肥多得多。“使用化肥的时候我们能注意不过量,但在有机肥的使用中,没有更好注重它的安全性。特别是蔬菜。”

另一个让周健民委员忧虑的问题是,长江黄金水道正面临化工厂的危险。“现在存在问题严重,最主要是沿江有很多化工区。这是最大隐患。一旦这些化工厂排放不安全、储藏出问题,都会对长江这条生命线带来巨大隐患。”他说,出于大量取水和运输方便,大批化工企业选址在沿江,这给长江生态保护和环境安全带来巨大负担。根据一项调查,目前长江沿线有40多万家化工厂,有多个化工基地。他建议,要一下子清理掉这些化工厂很难,但一定要逐步清理,一时不能迁走的企业必须确保安全,政府主管部门要做好应急预案。“因为很多城市的水源都是在长江。”

价格高,难亲民

谈到有机蔬菜,很多市民的第一感觉就是太贵了,普通的蔬菜加上“有机”二字就能身价倍增,让人承受不起。在一些大型超市的有机蔬菜专柜,虽然很多顾客对有机蔬菜感兴趣,但在看到蔬菜的标价后,还是望而却步。原来,这些有机蔬菜除了包装精美,与普通蔬菜在外观上并没有多大区别,有的蔬菜在外观上还没有普通蔬菜色泽新鲜,而它的价格却比普通蔬菜贵了许多。例如,普通的黄瓜只要4.5元/公斤,而有机黄瓜就卖到18元/公斤;普通的西兰花只要10元/公斤,有机西兰花的价格则高达20元/公斤。

为什么蔬菜加上了“有机”二字,就贵出这么多?对此,生态农场相关人士解释说,高价源于高成本,以培育1亩小青菜为例,与种植一般的小青菜相比,种有机青菜要多出约1000元的人工费、1200元左右的防虫网、500~600元的遮阳网,再加上定点采购比普通肥料价格高出三四倍的有机肥料,仅种植成本每公斤就高达5元以上。

真伪难辨,以次充好

除了价格之外,很多市民对有机蔬菜敬而远之的原因就是搞不清楚真伪。笔者了解到,有机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使得有机食品市场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由于收益高,很多不法商贩涌入市场,有机食品变成了“有机可乘”的“商机”。难辨真伪、以次充好成为消费者在选择有机蔬菜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有机蔬菜根本无法通过肉眼识别,很多消费者即使花了高价钱,也未必能买到真正的有机食品。

据调查,市面上销售的“有机蔬菜”其实大多数是“绿色”或者“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少之又少(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食品安全从低到高共有三个阶段: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究其原因,是有机蔬菜种植的要求很高,种植有机蔬菜,农药、化肥绝对不能用,对空气水土也有严格的要求,大城市因为工业发达,基本不可能满足有机蔬菜的种植要求。有机蔬菜虽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现在市面上有机蔬菜的产量很少,大概只占了蔬菜产量的10%,若要普及到市民家庭,还需要一个发展周期。

总的来说,鉴于市场上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以及有机蔬菜所用有机肥安全隐患的问题,目前对有机蔬菜不必盲目迷信,买回家之后也要与其他蔬菜一样进行完全细致的清洗。

上一篇:酥脆香甜的琉璃肉 下一篇:心情差 胃酸反流(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