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对就业增长产生影响

时间:2022-09-30 07:33:12

多重因素对就业增长产生影响

国内经济的低速增长对就业的增长产生结构性影响;

国际就业危机的延长对我国外向型就业产生长期影响;

产业升级换代对就业增长和稳定产生多重影响。

从国际环境、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微观运作方面关注三个问题。

关注经济低速增长就业协调增加的问题

投资是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首,2012年基本上是保持20%左右的增幅,比2011年的25%增幅下降了5个百分点。但最令人担心的是民间投资下降速度更快,增幅由2011年的35%下降到2012年的25%。政府投资如果不能够拉动民间投资跟进的话,就不能够产生大量就业岗位。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已经开始减弱,如果投资增幅逐步下降到13%的话,将对未来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60%以上是由投资带来的。

影响比较大的是进出口,到2012年11月份,进出口同比增加5.6%,环比超过6%。出口占GDP的1/3左右,出口下降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有比较大的挑战。

消费今年比较得力,基本上保持在14%左右的增幅,而且处在逐步回升中。现在我们特别强调通过提高消费、提高就业和工资来刺激经济增长,这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工业增速今年基本上是10%的增幅,如果工业增速到不了15%,按照历史经验,GDP基本上达不到10%。

发电量的变化也是比较稳定的,都是一百二三十多亿千瓦小时。制造业PMI虽然稍有下滑,但是现在已经开始好转,超过50的分界线。非制造业发展稍微好一点。

从上述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从2013年开始,今后我国将可能长期面临一位数的经济增长局面,这样的增长对经济结构就产生了重大影响。最近我去成都调研发现,在经济两位数增长时,企业盈利不是来源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来源于外延性的扩张,即通过新建一个工厂或者扩大生产规模来完成,即所有的盈利都是来自于两个字――扩张。我调查了一家为大众汽车生产配套产品的企业,按照与大众签约规定,它必须每年降价,因为汽车是每年降价的。所以,对这家企业来说,就必须不断地提升其产量才可以增加盈利。它现在遇到两个问题,一是上游企业要降价,二是下游劳动者要求提工资,所以盈利空间非常小,已经影响到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一个重要的判断是,过去低收益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未来结构调整的需要,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重新洗牌。

关注国际就业市场对我国就业的长期影响

国际就业市场上,希腊、西班牙的失业率数据仍然不断提高,欧盟的失业率也增加了,由2011年10%多一点到现在的11%,就业局势在逐步恶化,它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非常大。美国现在失业率为7.7%,比10%的高峰已经有所下降。但美国的失业率下降不是因为经济复苏,而是劳动者由于找不到工作而退出劳动力市场。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大约损失了400万就业机会,到目前仍然没有弥补。日本的情况比较好一点,失业率现在保持在5%左右,但其经济状况非常不好。2012年经合组织(OECD)对全球的就业做了展望,2014年各国的失业率分别是:法国不到10%,日本5%以下,英国基本持平,美国下降到7.5%,欧元区上升到12%,OECD基本上是7.7%~7.8%的水平。从全球看,大部分的国家失业率还在上升。

国际劳工组织最近预测,全世界的失业率明年还会增加到6.1%,之后仍然保持在6%。而且有一个更为悲观的判断,原来国际劳工组织认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6年就能过去,也就是说2014年全球就业就会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是现在该组织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会延续10年以上,到2017年都不能够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这意味着国际市场需求会长期疲软,对我国外贸出口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世界经济的展望,今年是3.3%的增幅,明年是3.6%的增幅。美国是今年2.2%、明年2.75%的增幅,单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增长是下降的。全球的经济和就业状况对我们最大的影响是减少对出口的需求,所以,我们可能不得不长期保持外贸出口低速增长的状态。

产业升级转移对就业的影响

产业升级转移对就业的影响非常大。全球产业已经有四轮转移,第一轮是欧美向日本转移,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第二轮是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移,发生在七十年代;第三轮是亚洲四小龙向我国沿海转移,发生在八十年代;最近一轮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发生在21世纪初。这符合“雁阵模型”的理论,中国国土面积很大,可以往中西部转移。我们特地考察了一下富士康的转移,发现这是富士康必走之路,因为沿海没有土地了,必须到中西部才能获得土地和劳动力。与此同时,产业链带动就业存在很大的挑战,下游企业生存状况堪忧。大企业发展带动小企业发展的模式是我们长期以来处理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协调增长的好模式,因为小企业能吸纳大量的就业。但是在企业竞争加剧后,产品的价格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的。大企业因为还有利润空间,问题不大;而配套的小企业就做不到了,它们是不赚钱的。我们在成都调查发现一家为海尔生产配件的工厂,不赚钱,但又不能退出。现在采取的办法是劳动局发岗位补贴,勉强维持生产,同时开发新的产品。我们一直在讨论劳动力价格能不能上升的问题。劳动力价格上升对小企业的挤压很大,因为它的利润是固定的,如果利润丧失了,企业就没有动力了。

小企业的资金压力非常大。我们在调研中充分体会到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太大。一家非常有名的搞配件柜的企业,2011年销售额是4000万,2012年是6000万,但问题是如果200万的投标,企业首先要拿出20万来做抵押金,中标以后先得到10%,交了货再得到80%,最后还有10%被留下。因此,所有的产品必须企业自己垫资做,今年的6000万的产值必须垫资做,如果得到银行贷款的话,年利息是7%左右;如果到市场上借贷,一个月10%的利息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如果没有自有资金,企业是根本生存不下去的。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我们调研中发现,企业招聘的时候对员工缺乏精准的把握,如企业各地工资没有竞争力。大学生群体的求职者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机关、事业单位求职,许多基层单位和企业对大学生是有需求的,但又招不到他们。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

工资收入与退休金的倒挂。这是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重大挑战。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上班拿2000块钱,退休后拿3000块钱,退休以后的收入远远高于在岗的收入,所以他肯定想退休。这对在岗收入的提高又提出一个新的挑战。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我们访问了企业发现,苹果对供货商的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很严格,每周不超过55个工作小时,这就要求企业招更多的员工。与此同时,90后工人遵守劳动纪律的观念没有上一代强,一到周五一些企业员工的空岗率就提高。所以,企业对提高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动化也是一件好事,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

综合以上来分析,从国际、宏观和微观上各层面来看我国的就业,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在国际经济和就业形势不好的背景下,国内经济保持在7%~8%一位数增长,实际上就使众多企业失去了过去扩张性增长的基础,这在微观层面上带来很多的问题,如企业资金短缺、招工困难、利润下降等。当前,如何在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提高就业质量,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

上一篇:美国高中生的学业评价简介与启示 下一篇:巴斯托斯,二次创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