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得到的享受就是我的享受

时间:2022-09-30 07:22:55

2000年,我进入村两委班子,经历过多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现任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田洋村村委主任。在村里工作的这些年,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两个字:享受。但这并不是指村干部个人享受,而是指村干部要为村民谋福利,改善村民生活,让村民得到各方面满足。

村民要富。民生当先

村民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要当先。进入村两委后,我做的第—件事就是走村串户,毕竟知民情,才能解民忧。

多次走访,让我这个本村人更了解了村情。我注意到:村里多年前的房屋建设规划不到位,村民建房比较随意,宅基地引发的各种矛盾比比皆是。

有一户村民因为家庭遗留问题无法翻建房屋,房屋年久失修,即使一场中雨,房屋积水也能达30厘米。为了解决这个家庭的难题,我们村干部白天忙工作,晚上召集他们谈心。最终,我们利用6个月时间解决了15年积累下来的纠纷。

2012年,我们村申请旧村改造,上级审批后,我和其他村干部马不停蹄地到村民家里宣传动员,拿着移动画板不厌其烦地解说。记得那段时间,喉咙都喊破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很值。

在民生工程上,我们做的最多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前村里没有路灯,我们树干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为村里架起150盏路灯。虽然路灯只是简易的LED照明灯,却改善了村民夜间出行条件。

村民和谐,文明铺路

在村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开始思考怎样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村庄软实力,让村民乐在其中。

我首先想到的是改变村庄落后的旧观念、旧风俗。2012年以前,村民家遇红白喜事,都会大规模宴请,攀比之风盛行,不少村民心生反感却无奈。曾有位贫困户家里生了男孩,为了不失礼,竟然挨家挨户给村民送鸡蛋。村里农户有200多家,先别说蒸煮鸡蛋耗工耗时,单是成本就够呛。

自2012年起,我们村干部跟老人协会配合,在全村开展了移风易俗改革,从村委主任到村民小组长,都严格执行制度。2012年底,某小组长父亲过世,他主动简办丧事,老人出殡那天都是粗饭粗菜招待,以宾客吃饱为标准。

如今,田洋村已形成废除陈规陋习的“田洋模式”:小组长带头、老人协会劝导、村干部制止,攀比浪费之风较以前有很大改善。

村民幸福,文化着陆

在改变陋习的同时,我们也传承着优良的传统和文化。

2003年9月,经我们村干部多方沟通,与日洋村有着深厚联系的金门庵前村陈氏宗亲联谊会和我们共同编纂的《浯阳陈氏家谱》问世。这一族谱是两岸同根同源的见证,也是全国第一部两岸共编的族谱。

近几年,村里的文体队伍不断壮大,腰鼓、广场舞盛行。我们村干部顺应潮流,组织村民举办了多次乒乓球赛、拔河比赛……

2011年,全村普及了光纤。2012年,村里开通了“乡村频道”,村民在家就能看到自家新闻。2012年,田洋村建起新办公楼,安装了无线网络,让前来办事的村民等待之余不再无聊。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田洋村连续两年被评为同安区的“文明村”。

村庄发展,管理创新

在当村干部之前,我曾在企业工作过,接触过一些管理理念。当上村干部后,我注意到传统的村务管理模式有很大改进空间,于是萌发了借鉴企业管理经验优化村务管理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找到了“PDCA”管理模式:P是指计划,D是执行,C是核查,A是总结、循环、提交。

最近,我将这—模式用到村里计生工作中,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计生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接下来,我打算将这种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广到整体的村务管理中。

熟练操作电脑,应用办公软件也帮我解决了不少村务难题。运用CAD设计软件,帮村民设计简单图纸、规划宅基地建设,让村民少走了不少弯路。现在,PPT、Photoshop、Corddraw等办公设计软件,在我日常工作中已不可或缺。

总结自己迄今为止担任村干部的感悟,可以浓缩为—句话:沿着“群众路线”走在村里,看着脚下的路,望着路上的灯,接过村民递来的茶,心里甜滋滋的,踏实!村民得到享受,就是我的享受。

上一篇:“小”村官的“小”事 下一篇:为何我家夏粮没“十连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