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上的变式练习

时间:2022-09-30 07:18:55

小学数学课上的变式练习

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对知识似乎掌握得不错,一些当堂课的巩固练习完成的也不错,但是这小检测的时候,反馈不太理想。题目一旦稍作改变,与老师的例题有点不一样,很多学生就不会做或者根本就无从下手,不能活学活用。

我仔细的分析了原因:第一,部分学生学习留于表面,只仅仅对老师的例题依葫芦画瓢,纯模仿;第二,“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思考难题。当习惯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路径不一致时,思维被定在某个框架里无法解脱,对于解决问题就困难了。于是我试着尝试设计一些变式练习题。

“变式练习,丰富练习的形式内容。”课改这些年,一直在强调这一点,但是纵观现今很多课堂的练习,不难发现,一些练习流于形式,丢失了练习实效 。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能只停留在领会的水平,必须使它转化为相应的技能,并能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而技能的形成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新课程实施以来,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课堂变得热闹了,学生变得活泼了。但在片面追求形式新颖的学习活动中,练习却丢失了实效。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时,教完例题后随即进入练习巩固阶段,完成了以下三道练习题:①开启智慧屋:6座智慧屋上各有几道算式,每4人小组发一些智慧屋钥匙,钥匙上写有得数,小组合作算出哪座智慧屋上算式的得数与钥匙上得数一样,这一组就打开了智慧屋,奖一颗智慧星。②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口头列式算得数400×5=2000。③游戏:摘苹果。教师在一张纸上画有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有一些苹果,每个苹果上写着一道题,哪个同学能算对苹果上算式的得数,苹果就被摘下来送给他,练习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争着摘取苹果。

[反思]在计算教学课上,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双基地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练习积极性,创设一些喜闻乐见的练习活动是必需的。但数学课的基本特征不能丢,那就是课堂上学生的思考与练习。上面的教学,口算采用4人小组合作完成有必要吗?摘苹果游戏活动,题量不多,是带有速度要求和竞争性质的练习,常常是优等生在参与竞争,学困生在一旁观望,这种练习又能有多少效果呢?

计算只有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模仿和针对性训练,才能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教师应重视安排数学练习。一方面要科学设计练习,可以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和对比练习,再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归类和变式练习,最后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进行挑战性练习。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练习,为提高练习积极性,要变换练习方式,增强练习趣味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力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有机结合,既要让学生熟练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要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对有效变式练习的体会。

一、利用变式教学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横向众向的对比、消化,促使学生对相通的知识归纳成体系,形成知识网络,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例如,交换或部分交换条件,就给学生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有利的前提,促进知识的内化。如:“冬冬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2页,第二天看了40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与“冬冬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40页,第二天看的和第一天同样多,还剩多少页没有看?”让学生比较练习找出相同的结构。这样设计,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数量关系及结构,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内化,促使知识网络的形成。

二、利用变式教学,揭示概念的本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中最枯燥的可能就是概念教学了,而在作业中又是最容易让孩子混淆而失分的。对于如此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变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后,通过变式教学,对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让学生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句话表达正确与否,充分展开讨论,各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如果缺少必要的变式,学生会被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所困惑,从而难以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数学概念。

三、利用变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习主动性

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有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才能积极参与学习。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在变式教学中,教师不能总是自己变题,要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运用变式教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深刻性,通过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变换问题的形式,但不改变问题的本质,使本质的东西更全面,使学生不只停留于事物的表象,而能自觉从本质看问题,克服思维的僵化及惰性,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袁庄小学)

上一篇:让学生尽快走出“描红”误区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