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后七氟醚预处理麻醉对肝门阻断术中患者的肠保护作用

时间:2022-09-30 07:01:07

气管插管后七氟醚预处理麻醉对肝门阻断术中患者的肠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后七氟醚预处理麻醉对肝门阻断术中患者的肠保护作用。方法:笔者选取自己所在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确诊为右肝癌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肝功能分级A级,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七氟醚组,每组26例,2组患者在术中均行肝门阻断术,其中七氟醚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患者未采取吸入麻醉措施。对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麻醉诱导前(T1)、肝门阻断时(T2)、肝门开放后1h(T3)、3h(T4)、6h(T5)和术后24h(T6)时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D乳酸盐、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除直径、肝门阻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TNF-α、D乳酸盐水平均从T3时开始上升,T5时达到最高水平。而血清I-FABP水平从T3时开始上升,T4时达到最高水平。七氟醚组患者T3~T6时血清TNF-α、D乳酸盐及I-FA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气管插管;七氟醚;麻醉;肝门阻断术;肠保护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自己所在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确诊为右肝癌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标准:(1)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2)肝功能分级A级;(3)年龄18~70周岁。排除标准:(1)存在高血压、高血糖、贫血症状;(2)既往有胃肠道手术史;(3)存在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52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七氟醚组,每组26例。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29~63岁,平均(48.7±6.2)岁,体质量52~72kg,平均(57.3±9.1)kg。七氟醚组:男17例,女9例,年龄31~62岁,平均(49.2±7.5)岁,体质量55~70kg,平均(58.4±8.7)kg。2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体质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由本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知情同意书。

2、方法

患者术前均常规禁食、禁饮8h,在麻醉前0.5h给予0.5mg阿托品和0.1g苯妥英钠肌肉注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开放静脉通路,予以左桡动脉和右颈动脉穿刺,并对全部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及脑电双频指数等指标进行连续监测。麻醉诱导:丙泊酚1.0~1.5mg・kg-1(英国阿斯利康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646)、芬太尼2~4μg・kg-1(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03688)、罗库溴铵0.6~1.2mg・kg-1(欧加农公司,荷兰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506)、咪达唑仑0.03~0.05mg・kg-1(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37)进行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将呼吸参数调整至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4.65~5.99kPa。七氟醚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给予七氟醚(日本丸石制药株式会社生产,批号:9414)吸入麻醉,并对七氟醚和氧流量的吸入浓度进行调节,使七氟醚浓度维持在体积分数2.0%,在持续吸入0.5h后洗出。对照组患者未采取吸入麻醉措施。2组患者均给予靶控输注3.5~5.5μg・L-1芬太尼和2.5~3.5mg・L-1丙泊酚对麻醉进行维持,将靶浓度调整至能够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中维持期患者BIS为40~50,术中需采取肝门阻断术,阻断时间为25~50min,根据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水平来进行输血和输液,并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0.49~0.98kPa。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除直径、肝门阻断时间进行观察,并在麻醉诱导前(T1)、肝门阻断时(T2)、肝门开放后1h(T3)、3h(T4)、6h(T5)和术后24h(T6)抽取5mL动脉血,送入实验室进行离心操作后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D乳酸盐、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进行检测[1]。

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除直径、肝门阻断时间及各个时间点的TNF-α、D乳酸盐、I-FABP水平比较采用组间分析t检验,P

二、结果

1、2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除直径、肝门阻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TNF-α、D乳酸盐、I-FABP水平比较

2组患者血清TNF-α、D乳酸盐水平T3时显著高于T2时(P

三、讨论

肠道在发生缺血或淤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能够大量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并造成机体的炎性反应。而TNF-α作为肠道再灌注损伤的主要介质,能够较早出现在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能够对急性期蛋白分泌产生刺激作用,对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过程进行介导,并加速释放其他细胞因子,从而加速各种炎性反应而导致肠道损伤[2]。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七氟醚预先吸入麻醉可显著改善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后的肺损伤。且一些研究认为,七氟醚能够有效地抑制TNF-α等细胞因子。本研究中,全部患者T3~T6过程中,血清TNF-α、D乳酸盐、I-FABP水平明显上升,从而说明肝门阻断开放后因出现肠道缺血或淤血再灌注损伤引起患者机体发生炎性反应,并导致肠损伤。而七氟醚组在气管插管后采取七氟醚预先吸入麻醉后,患者的血清TNF-α、D乳酸盐、I-FA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七氟醚预先吸入麻醉能够有效减轻肠道因缺血或淤血再灌注发生炎性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肠道黏膜屏障产生保护作用[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七氟醚预先吸入麻醉能够显著抑制患者机体的炎性反应,从而在肝门阻断术中对肠道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洋,潘甜,余亮,汪卫星.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23):3737-3739.

[2]贾源,张囡伟.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肝硬化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1):24+26.

[3]胡媛媛,吕洁萍,田首元,高素琴,李婧.七氟醚维持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I、IL-6和TNF-α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04):325-328.

上一篇:电梯维护保养及安全运行方法探讨 下一篇:金匮肾气丸治疗咳喘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