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机械管理的相关问题分析

时间:2022-09-30 07:01:02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机械管理的相关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市政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政施工机械数量的增多,对施工机械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工程施工中机械管理使用方面仍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市政工程设备管理的分析,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机械设备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在市政建设项目中,通过利用性能优良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

是创造优质工程的前提与保障。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化施工使参与施工的工人数量减少,操作程序简化,降低了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机械设备是工程企业的主要资产,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经济实体。因此,提高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是当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主要任务所在。

一、我国市政工程施工中机械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市政企业一般采用项目部承包制。因此,在机械设

备的采购、使用和管理上存在较多的短期行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设备采购过程中的短期行为

由于工程项目部是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组建的,项目结束后

项目部将被解散。因此,项目部在经营过程中更多的倾向于租赁机械设备,购买设备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是购买机械设备,也因为工程项目部属于阶段性实体,所以在采购设备时注重短期内的经济效益,不能从机械设备的全寿命周期角度考虑。

(二)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粗放管理

工程项目部追求的是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因此,在设

备的使用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维修保养等需要,更多地服从于工程施工的需要。这就导致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维修和保养工作也不能及时地进行。另外,机械设备全寿命周期内不仅仅参与一个项目的施工。导致很多机械设备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影响到工程的施工,也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三)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的矛盾

工程项目部主要由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构成。决策过程中,

生产和技术的管理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机械的管理要服务和服从于生产的管理,而生产和技术的管理人员对机械管理并不精通,导致管理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机械管理的一些需要,使机械管理无法正常开展。

(四)装备系统技术状况

大多数设备使用时间较长,由于市政建设行业的施工特点和

资金因素,装备系统技术状况尤其是大型土方机械的技术状况较

差,导致年维修成本较高,故障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二、市政工程机械管理中应注意的要素

(一)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方面

目前的施工企业施工机械老化,工艺技术陈旧的现象还比较

普遍,在提倡科技创新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被认同。虽然购置先进的机械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将其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以长远的目光来看更有利于施工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二)提高专业人员培训水平方面

让专业人员利用工程淡季的时间,通过学习、考察、交流等

各种途径进行各种职工技术培训,以便更好地掌握先进机械的操作技术和机械性能。在工作中,更应做到眼勤、手勤、嘴勤,对每道工序和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严格对机械进场施工操作等进行把关,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敢于提出合理化建议,多查、看、测、问,进一步提高操作水平。通过积极掌握第一手资料,正确使用工程机械,避免差错的产生。

(三)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方面

目前的施工企业施工机械老化,工艺技术陈旧的现象还比较

普遍,在提倡科技创新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被认同。虽然购置先进的机械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将其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以长远的目光来看更有利于施工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三、加强市政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细化机械设备采购的管理

在机械设备的采购过程中,施工企业往往仅考虑机械设备的

生产能力和价格,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以及全寿命周期内的

工作能力考虑的较少。从而导致机械设备的采购价格虽然较低,

但使用和维护费用较高,不利于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这就

需要在采购机械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降低全寿命周期的使

用成本,增大全寿命周期内的工作能力,从而降低机械设备的使

用成本。

由于项目部是一个阶段性机构,如果由项目部采购机械设

备,那么就无法对机械设备的全寿命周期进行全面管理,也就无

法在采购过程中进行全面衡量。所以,采购由企业执行,有利于

对机械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内的工作能力和使用成本进行全面衡

量,有利于选择性能较好,成本较低的设备,降低机械设备的使

用成本。

(二)强化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机械设备由项目部进行管理,往往导致机械设备长时间超负

荷工作,维修和保养也不及时。因此,机械设备的管理应由企业内专门机构统一进行管理,并针对机械设备的工作、维修和保养情况、运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制订具体的考核目标。机械设备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机械设备的使用符合管理规定,有利于机械设备的及时维修和保养,有利于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操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需要。

(三)完善机械设备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要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首先应建立健全的机械管理体制,成立具体部门负责对施工过程机械设备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保证日常的机械管理及保养工作;同时制定相关的机械设备管理条例,实行企业内统一规划,确定机械的专管及群管技术人员,明确各技术人员的权限及责任;最后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严格执行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规章,促使相关工程人员遵循规章制度办事,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成效。

(四)创新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当前,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潮流。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可

以减少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因此,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是改善机械设备管理现状的重要途径。

机械设备的使用台账、维修和保养计划、维修和保养记录的

电子化,不仅可以降低管理的费用,而且还有利于将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化,使计划和记录更直观,方便计划的执行,也方便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的时候调阅该设备以前的维修和保养情况。电子台账的建立,大大方便了机械使用成本的计算,简化了工作,提高了效率。

(五)强化设备的维护、保养与改造管理,进一步提高设备

的可靠性

1.在设备的维护保养过程中,树立“细节决定成功”的工作理念因为现代工程机械是集机、电、液于一体,故障的诊断及维修过程客观上要求注重每一个细节。同时在设备管理要素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主动性与工作积极性。动员全体员工追求无工作缺陷目标,自觉避免工作失误,每个检修环节必须规范和精细,达到以人的行为“零缺陷”来保证维护保养、检修全过程的零缺陷。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与保障能力的目的。

2.注重设备改造工作

设备改造投资少,见效快。根据施工中工艺改进对设备提出

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改造,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的工作能力。

四、结语:

在市政工程中,实行科学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机械设备与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效益的共同提高。要实现这个目标任务,只有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为主要任务,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的紧密结合,实现机械设备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涛.机械化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

[2]陈利昌.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J].跨世纪.2007.

[3]单忠鑫、于东卫.论市政工程施工机械的科学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

上一篇:试议民航机场建设中工程质量控制 下一篇:试论如何做好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