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交通规划探究

时间:2022-10-27 08:45:5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交通规划探究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现场交通规划一直参照交通部颁布的有关规程规范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交通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有其自身需要严格遵守的技术指标。只有做好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交通规划,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功泽后代,造福子孙。良好的水利水电工程现场的交通规划,对现实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必须重视和全力做好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遵循原则技术标准交通网络实际案例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水利水电工程现场交通规划的任务是正确选择现场主要运输和辅助运输方式的线路,合理规划和组织现场运输,使形成的交通网络能适应整个工程施工进度和工艺流程的要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交通规划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科技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保障工程顺利按时完工的重要部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交通规划遵循的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中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因此其施工现场

应遵循的原则也与其他工程的实施不同:

(一)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与现有的水利工程的衔接

与交流。

(二)根据施工任务的计划进行施工,按照施工实际控制运输量和运输强度等各项技术指标,并在施工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交通临时线路在满足工程施工

和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标准。

(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交通道路的防洪标准应与施

工总布置一致。

(五)施工和用料应遵循就近原则,方便运输和管理。

二、 水利水电工程现场交通规划应该遵循的技术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现场交通规划具有其自身的特殊特点,所以必

要就具有其特有的特殊要求。水利水电工程现场交通规划的技术标准的存在,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对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完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要注意形成速度,结合水利

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应在原有行车速度的基础上减慢,保证工程的施工不受影响。具体的实施标准为一级公路为30千米/小时,二级公路为25千米/小时,三级公路为20千米/小时。

(二)水利水电的施工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交通状况,汽车

自身的特性以及道路的等级条件等因素综合决定了一段公路的最大纵坡,轻巧的小客车的行车速度受纵坡的影响较小,而载重汽车受纵坡的影响较大,施工中纵坡角度越大将影响到载重车辆的行车速度,造成交通的阻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交通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各种车辆的爬坡性能,确保车辆可以顺利安全行驶,这样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原料供应和交通顺畅,最终进行更合理的规划,保障工程按时完工,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三)在平曲线半径的选择上也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交通

情况,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应尽可能选择较大的平曲线半径,只在施工现场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才用较小的曲线半径。水电工程施工的交通路段位于深山峡谷地区,交通状况以载重车辆为主,载人车辆较少。因此选择较大的平曲线半径也能减小施工的难度,同时对当地的交通状况的影响较小。

(四)平曲线半径的高度设置方面也应注意,不设超高的平

曲线最小半径,有利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对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按期安全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严格做到每一点,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五)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也应注意交通的安全距离,确定

好相应的停车视距和会车视距,一般来说,水电工程的施工场所路面的等级较低,采用过渡式及低级路面状况的附着系数为0.3。

(六)施工中注意竖曲线的设计,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

长度由三个要素决定:缓和冲击;时间形成要足够;满足安全视距的要求。做到这些基本要求,才会更好地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交通规划。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交通网络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要注重现场交通网络的设计,规划合理

的用料运输路线,形成科学合理的场内交通网络:

(一)注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交通衔接,保持施工现场与

交通干线的通畅。保证施工用料能顺畅地运输到施工地点或仓库。

(二)施工现场内部的交通干线应尽量直接便捷,提高运输

的效率和施工的效率。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内部交通网络应相互连接,

形成网状交通系统。

(四)施工现场应避开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区域,并且应距离

居民生活、工作区及潜在威胁区域一定的距离,同时施工的交通干线之间应避免交叉,以免干扰施工作业。

(五)选择合理的两岸之间的联系点,尽量利用当地的地形

进行施工布局,最大程度较小工程量和投资量。

(六)在生产施工时应注意交通规则,对施工现场的交通进

行合理的规划。

(七)施工现场内的公路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应区分出绿化

带、堤坝等满足防火防洪的需要。

(八)、合理利用当地地形较少工程量,利用两岸坝坡修建上坝公路。

四、三峡工程实际案例

三峡工程的顺利开工和成功修建,直至顺利竣工。这其中,合理的交通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简要分析一下三峡工程施工过程中成功的交通规划。

(一)水运为主公路为辅运输方案。改方案施工用料以水路运输为主,生活物资等采取就近原则由当地供应并采用公路运输。当地不便取得的其他物质采用水路运输。

(二)铁路为主公路水运为辅运输方案。而施工中所用的物资则大部分由铁路运输,经过一个中转站直接运输到工地。能就近取材的物资采用公路运输。三者结合满足水利水电施工现场的需要。

通过三峡工程的实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一项水利水电工程能否顺利开工,能否顺利竣工,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而施工现场合理的交通规划也显得较为重要。只有对施工现场所有的交通线路进行了合理有效的规划,才能保障一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和建设。合理而有效的交通线路规划,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建筑效率,节省工期,节约建筑成本,提高工程效益。为当地创造更多的财富,最终达到建设这项水利工程的最终目的。造福于群众,是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卫军肖邦里丁晓文.水利水电工程场内交通规划研究.人民长江.2001(32).

[2]杨五喜肖康朱跃华.水电站施工的交通分析.西北水电.2008(3).

[3]杜三林.层次分析法在对外交通运输方案选择中的应用.人民长江.2000(12).

[4]周威罗忠兵.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场内外公路主要技术指标的探讨.水利水电技术.2005(9).

[5]牛连华.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山东水利.2002(2).

上一篇:水泥企业的绿色节能减排浅析 下一篇:试议民航机场建设中工程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