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错误,让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迸发光芒

时间:2022-09-30 06:15:43

巧用错误,让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迸发光芒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作为教师,绝不能简单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浮华、一帆风顺,学生出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其实学生的每一个错误都有其思维的源头,都是孩子们最朴实的想法,是经验最真实的暴露。其中往往蕴含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迸发,需要教师在学生平时的“错误”中捕捉、挖掘和积累,并能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谈谈对利用好“错误”这一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认识和做法。

一、巧用错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美国科学教育家兰本达说过:“学习是在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由此看来,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就必须有一种动力。而学习中的错误资源来自于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学习活动中,如对这些错误巧妙加以利用,因势利导,多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教师先让学生计算12÷4=3,接着又出示120÷40,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商是30。教师说:“请你们算一算再回答可以吗?”很快答案就出来了。教师紧接着出示1200÷400、12000÷4000……这时,学生们议论开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100倍……商不变。”教师接着问:“那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呢?”……一个小小的“错误”引发了学生对问题的主动、积极地探索,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探究兴趣。

二、巧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要把握数学教学的特征,抓住契机, 注重学生“发现”意识的培养。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问题情景,诱发学生质疑、生疑,再引导他们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发现意识。

在教学《商的近似值》一课后,在随课练习中,有一道选择题错误率较高:0.93÷0.13=7……( ) A.2;B.0.2;C.0.02。大部分学生选择了 “A”,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我把此题改编为判断题:0.93÷0.13=7……2,让学生自主探究,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有几个学生判断答案是错误的,我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发现计算结果是错误的?”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诱导下,学生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

(1)验算:7×0.13+2=2.91,结果与被除数不相等,说明填“2”是错误的。

(2)余数2与除数0.13比,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填“2”是错误的。

(3)余数2与被除数0.93比,余数比被除数大,说明填“2”是错误的。

接着我引领学生找出正确的商和余数。通过分析,学生终于弄明白了:在计算时,由于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0倍,虽然商不变,但余数是被除数扩大100倍后计算余下的,所以余数也被扩大了100倍,正确的余数应把2缩小100倍,得0.02。随后,我又出了类似的几道题目,出错的学生就很少了。

三、巧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让学生在思维的空间创造性地思考问题,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的一些错误的回答,往往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答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适时对学生在探索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

记得教学数列的认识的一堂公开课上,在巩固练习时,我出了这样一题:( )( )9( )( ),请四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练习,大部分学生都是7、8、9、10、11。一名上台板演的学生却填了5、7、9、10、11。在评析这个学生做的题目时,同学们都笑了。可是有人在听课,没办法,我只好微笑着问:“你是怎么想的呢?”这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想7比5大2,9比7大2……”片刻沉默后,这个学生兴奋地说:“老师,我知道错在哪里了,9的后面应该是11,11后面是13。所以正确答案是5、7、9、11、13,我是两个两个数的。”我不禁激动地带头为他鼓起掌来。当时,这位同学非常高兴,在掌声中,他找到了自信,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一石击起千层浪,在他创新思维的启迪下,同学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3个3个数,4个4个数,还有跳着数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一个小小的“错误”,“无奈”下的一次“宽容”,成就了一次思维的激荡。这使我深刻感受到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 也可以“变废为宝”。

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我们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作为新世纪的新型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换位思考,不仅要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而且要合理利用“错误”这一教育资源,充分挖掘“错误”中蕴含的智力因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进步和发展。?

上一篇:简析中国古代玉璧的发展与演变 下一篇:“诗”与“情”的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