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时间:2022-09-30 05:59:18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得施工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本文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促进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ncrease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projects mak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as a larg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level aiming at the current deficiencies.

Keywords: build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工程建设投资和建设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工程建设投资已从单纯由政府投资发展为政府、企业等其他社会投资共同参与建设的新格局; 工程质量管理也由以施工单位自控为主发展为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和企业控制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工程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建筑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综合性工程,而工程的施工管理又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这样,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才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真正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1工程管理的意义

任何一项工程中,施工单位质量自控是基础,监理单位有效监管是关键。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理就要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安全客观实际,采用法律的手段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协调生产过程中各有关单位的关系。基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需要,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以及勘察、设计文件和工程实体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情况记录在案,并提请有关部门将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对于施工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是否按施工图纸施工要求进行审核,二是对施工过程中人员和材料的统计。当前一些建设施工企业,对于施工的管理大多是是传统的粗放式管理,从而导致了施工企业的建设成本不能有效控制。在这粗放式的管理过程当中,施工企业只是指派一些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工序验收等检验管理,加上管理人员的不足,就使得施工管理越发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这就给施工质量埋下了隐患。粗放式的施工管理,造成了企业成本管理很难进行有效实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不到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就很难进行有效保证,这些综合的因素,导致了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较低。怎样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怎样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就成为了建筑施工企业能否稳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3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工程质量意识不强

从承包商来看,普遍存在短期行为突出,质量意识不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很少能做到努力抓好施工质量。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差,分包商就更差。现场项目部往往没有配备基本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民营企业借资质投标的就更为突出,没有真正有效的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有的项目部根本就不是认真按设计和规范来组织施工。工程施工现场障碍多,施工条件差,施工环境复杂,很多施工单位现场技术人员缺乏施工经验,宏观控制和微观把握能力不强,这直接导致施工组织不合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混乱。施工单位违法分包和转包现象普遍,借资质投标情况很多,中标单位对现场实际施工质量管理差,甚至形同虚假。总包对分包,材料商单位的质量管理也不严格。

3.2监理机构不健全,监理效果达不到要求

监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监理人员要具备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品行良好的综合素质。并且还要不怕吃苦,如其中一个方面有欠缺,在实际质量控制中就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目前监理行业的监理单位数量每年都有大幅的增加,监理市场的低水平和低收入层次竞争激烈所以大多数中小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机构内部管理较差,严重欠缺质量控制的正常程序、制度、手段。现场监理机构的权利有限,且责任大,能力不足。监理在工序质量控制方面往往力度不够,手段不多。在实际工作中的现状,常规的工序验收制度是监理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基本条件。另外有的业主对监理的工作干涉较多,使监理很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直接决策,业主把现场质量控制和质量问题的责任全部强压监理承担。

4抓好施工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4.1 做好整体规划

在工程正式开始全面施工之前, 必须要对整个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 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详细的应对和解决办法。同时,要充分协调工程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到人人有准备、人人有预算。

4.1.1 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充分的熟悉和了解,包括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施工小组的成员特点、施工操作流程、所涉及到的技术标准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况,同时,还要对业主的要求和技术资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确保施工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

4.1.2 要充分利用各工作组的特点和优势对施工方法、程序、技术进行整合, 并根据现场控制的整体要求对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进行重点监测。

4.2 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是一个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切实反映,因而必须要依靠严格的岗位责任及完善的规章制度来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制定严明的工作纪律,杜绝管理上的漏洞。

4.3 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建立合理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将工程的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工程施工企业要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系统,树立质量方针,从而让其更加有指令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要将人、材料和机械各个要素有效结合起来。首先,人是质量控制的核心,要把人作为控制的推动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施工材料作为建筑产品的主体,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最后,工程施工的机械是进行施工机械化的主要标志,对现代化项目施工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它直接影响了施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所以,选好用好工程机械设备非常重要。所以,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实施的施工现场控制,为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4.4 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和控制

4.4.1 要对项目工程的各个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使其适量、适时、适地的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围绕着工期、工程质量、成本等目标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组织间的协调平衡, 使工程中的财、人、物都能保持最佳的组合, 确保工程整体的顺利进行。

4.4.2 对工程项目的各个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动态管理, 按照项目的施工规律,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其进行控制和协调,使其保持一个合理流动的状态, 从而达到物尽其用的最佳效果。实现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的最佳效果就是有力的保障工程质量, 而这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起到一个非常好的衍生效果。

4.4.3 要对现有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做到节能减耗, 使企业的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现有物料、设备的合理利用不仅能够大幅降低工程成本,也能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该对工地的物料、设备的实时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并根据各班组的使用情况、工期等因素对其进行合理配置, 制定并执行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保养、维护和管理, 避免无人看管、丢失、损坏等情况的发生。就目前的工程实际来看, 物料管理工作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制度的不完善, 所以应设立高效、以人为本的制度,实行专人领用、班组负责、专人管理的三级管理制度,做到层层监督,环环相扣,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处理,做到奖惩分明。

4.5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还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声誉, 因此, 管理人员要明确安全意识, 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对工程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段进行重点监督, 并悬挂警示标语, 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同时,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在使施工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同时提升他们进行安全生产的水平。另外,有条件的企业还要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工作, 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在发生安全事故时顺利的撤离, 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4.6 讲诚信,守信用,强化合同管理

企业要想更好地面向市场,就必须严格遵守工程承包合同,在工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同时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要提高企业拟制合同的水平,保证合同的完整性与合理性;项目的管理目标,就是要以工程项目合同细则所明确的工期和质量为准,合理有效地组织施工生产;总承包商应和各分包商签订相应的合同,对合同双方进行一定的制约,分包商向总承包商负责,总承包商向总工程负责。

5结束语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对建筑施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的管理,是质量控制体系的根本,是实施保障施工质量的核心,要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就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施工过程管理。同时,有效的工程施工管理,也是一个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所以,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是必须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上一篇: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的技术探讨 下一篇:探讨如何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