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09-30 05:31:44

医院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医院的发展,医院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很多活动都面临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因而增加了医院财务支出的风险,因此了解这些风险形成的原因和相关的防范措施有了比较实际的意义,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指的是公司或者组织的财务结构不合理并且融资不当而造成公司或者组织失去偿还债务的能力,最终导致相关投资者的收益下降。财务风险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财务既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又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它还可能给公司或者投资者造成威胁或者带来机会;狭义的财务风险只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这里要讨论的只是狭义上的财务风险,也就是医院在正常经营时的那些不确定因素而让医院蒙受损失,财务风险破坏了医院的正常运营,严重时可能使医院陷入财务困境最终停止运营,尽管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但从根本来说,财务风险的发生必定会有一些确定性的因素,只要对这些因素加以研究,总结其中的规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可以使财务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本文就是讨论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相关防范措施,从而将医院的财务风险降至最低并且得到有效地控制。

一、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一)医院预算管理不力

从目前来看,很多医院出现财务风险的首要原因是没有或者很少对财务预算进行管理,即使有部分医院也编制财务预算,主要是为应对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没有实际的管理意义。大多医院在编制预算时,都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仅通过收入与支出的百分比进行衡量,这种方法有很大的缺陷,缺乏对医院发展计划所需资金的预算,对医院合理的支出也没有计划在内,因此忽略了预算中很多的其它具体资金的需求,当医院出现财务紧张时就导致需要以贷款的形式维持医院正常的运转,这对医院来说是不利的,如果这种预算方式长期没有改变,还会使医院的财务进入恶性循环的状况,进一步加大医院财政困难的处境。因此,要想改变医院的财务风险,重视财务预算编制,改变财务预算方案是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

(二)医院缺乏必要的资金安全管理机制

增大医院财务风险的第二个原因是医院缺乏必要的资金安全管理机制,医院在购买固定资产时,大都没有对这些资产的效益进行全面地分析,更没有进行科学地论证固定资产购买的必要性,这就造成了医院购买了很多价格昂贵并且没有太多经济效益的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的资金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并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收回资金,因此形成大量资金闲置的状况,从而使阻碍医院资金的运转,这给医院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除此之外,医院在采购药品也有一些问题,为了减少药品的成本,一般的医院所采取的措施是一次性购入较多药品的策略,这样是可以减少单位药品的成本,但药品所占用的资金则大大增加,再加上药品的存放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当然也会耗费一定的资金,而药品的消耗则可能要一定的时间,这样不但使药品的单位成本反而增高,并且给医院的财务带来风险,最终医院还可能出现资不低债的现象,这都是医院没有采取必要的资金管理机制所带来的后果。

(三)医院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不足

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而医院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其中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等,从上面两点可看出,目前来说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因此会有适应外部环境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外部环境对于医院的发展来说也是不可回避的一部分,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收入,还能使患者在看病时对医院有一种信任感。但大多数医院并没有适应好外部环境,这就给医院的发展造成了一些困难,从而使医院的运营有着更多的确定因素,外部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如通货膨胀而引发的物价上涨等,使医院的采购价格增高,但医院在预算时并未考虑到这些因素,最终加大医院财务的风险。因此,加强医院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也可以降低财务风险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

(四)医院财务管理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

大多数医院属于公立医院,一般来说没有太多奖罚机制,因此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医院财务的管理也没有太高的热情,因为亏损也和财务人员没有太大关系,而盈利财务管理人员也不能得到什么好处,这就使得财务人员对于医院财务风险的认识还不够,也没有及时地补充所需的财务知识,学过的知识过时,根本没有或者很少意识医院会发生财务风险,即使发生也和自身没有太多关系。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医院的预算管理

首先要加强医院的预算管理,对于医院的发展要编制一个详细的预算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的内容执行,必要时要对其进行考核,以确保尽可能少地出现预算外的资金损失。在预算方案制定时,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如控制收益较少或者资金回收能力较慢的投资项目,减少固定且效益较少的资产投入,并在资金投入时对其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资金投入的合理性,另外还要结合考虑医院的整体发展和医院资金的承受能力,使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有效地提高,尽快不出现资金亏损的现象。

(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是控制医院的财务不低于某个标准,主要是控制医院的负债规模,方法是通过监控医院日常的财务报表,对其中的一些潜在的风险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控制医院的资产的的流动比率、速冻比率等经济运行指标来对医院的整个负债规模以及偿债能力进行评定,为医院的财务预警设定一个风险值,当财务的某项指标在风险值以上时在投资时就更应谨慎。在贷款管理方面要通过严格论证,并且控制贷款规模,严格制定还款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通过贷款以及自有资金所占的比重来测算医院的综合资本成本,这样在贷款决策时就可以选择一个资本成本最低的贷款方案。

(三)完善医院财务制度

医院财务的很多制度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如固定资产购买的财务流程以及医院具体的财务奖罚制度等,这是财务人员以及其它的相关部门都应遵守的标准,每个医院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制度,按照这些制度严格执行,不做制度以外的财务投资,这也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

(四)加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

面对不断改变的外部环境,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不断地提高,才能使他们对医院财务知识更好地掌握,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他们的业绩与医院的财务状况联系起来,这样就能更好调动他们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在财务决策时也会进行全面地评估,从而保证医院在低财务风险下快速地发展。

随着我国医院的快速发展,造成医院财务风险的原因也将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复杂,在以后医院的发展中,要采对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使医院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从而使医院的发展更加稳定和快速。

参考文献:

[1]余进.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防范医院财务风险[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第5期,23-26

[2]李海兵.新医改形式下医院如何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J]《时代经贸》2010年第20期,22-27

[3]李洁珍.公立医院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的防范[J]《财经界》2010年第21期,29-31

[4]谢明均,谢钢,雷鸣.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现状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医院管理》2010年第5期,39-41

[5]陈亚群.浅谈医院经营中如何防范财务风险[J]《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第13期,19-24

[6]徐玉宁.医院的财务风险控制和内控管理[J]《空运商务》2010年第12期,29-33

上一篇:小议财政投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 下一篇: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