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时间:2022-09-30 05:19:28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摘要: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是建筑市场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在明确建筑工程招投标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存在问题,并给出了完善招投标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现状;完善对策

1引言

建筑工程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的建设、发展和扩大都离不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而建筑工程招投标这项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流程环节直接关乎建筑工程的公平公开,并与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当前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已严重影响到部分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的正常开展,致使工程竞争的招标投标制失去了原有的实际意义,成了一纸空文,给国家和企业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社会对于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呼声愈加高涨。可见,对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管理方面进行研究,进而规范其活动、程序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基本概念界定

(1)招标。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1]。邀请招标是指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2)工程项目建设招标投标。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是国际上通用的、比较成熟的并且科学合理的工程承发包方式。

(3)投标人。投标人是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评标。经初步评审合格的投标文件,评标委员会应该根据招标文件确定评标标准和方法,对其技术部分和商务部分作进一步评审比较。评标方法包括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2]。

3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现状剖析

《招标投标法》颁发以来,建设工程逐步依据法规进行招标方式进行发包,招标投标市场日趋完善和正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国招标投标市场仍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笔者发现我国目前招投标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建筑工程招投标资格预审存在的问题

(1)资格预审文件编制不规范。通常是未按法规要求,在资格预审文件中明确资格预审的标准和条件,或者是对申请人实行歧视待遇,以达到招标人在资格预审评审过程中暗箱操作、实现“先定后招”和限制投标人数量的目的。

(2)对合格条件标准的设置不合理。目前,很多招标人仍对资格预审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选择入围队伍是招标人的权利,同时在项目进入招标阶段的前期,招标人与施工单位或个人可能已发生设租和寻租的行为,因此在确定合格条件标准时就常出现“对号入座”,设置与项目实际情况不符的过高门槛等现象。

(3)资格预审评审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导致针对资格预审申请书的评审流于形式。

(4)有的投标报名单位为了能够通过资格审查,但实际企业本身不能满足资格审查要求,这就使某些人铤而走险,不惜牺牲企业的信誉弄虚作假,伪造假证明、假证书等,想蒙混过关,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再发展下去招标单位势必对交易中心、乃至公开招标失去信心。

3.2招投标中的主体不规范行为等问题

(1)招标人行为不规范

首先制定不平等合同。盲目压价是目前招标中最严重的一种违背市场公平交易原则的行为。另有的业主资金不足,强压建筑企业垫资。有的拒不执行建设主管部门的价格调差系数,不给建筑企业合理补偿。

其次,泄漏标底、串标。招标投标泄漏标底、弄虚作假,主要是业主与投标人或招标机构泄漏标底、串标,甚至存在由投标人将一份工程报价调成一份标底和若干投标书的现象,搞“明招暗定”。另外还存在很多投标人相互串通,一家投标、几家陪标的现象,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

(2)投标方的不规范行为

首先,不能履约。有的承包商拖延工期;有的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不合格;还有的则偷工减料。更有甚者,有些投标方由于在投标前过分压低价格,最终结果导致中标人无法实现必要的利润,分期收到的工程款远远不能抵消建设项目时所花费的成本。其次,为提高工程造价,在结算中伪造证据或与招标方有关人员互相串通。

4完善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对策

4.1规范完善对专家的管理,避免减少出现假招标问题

对专家实行动态管理,每次招标结束后,由交易中心组织招标人或招标机构、监督部门对专家的评标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公正性给予综合评议打分,并将评议情况记入本人业绩,作为考核的依据,每年考核一次。评标专家一年内无故缺席或无理由拒不参加评标工作的,评标期间有明显倾向或发表诱导性意见的,收回聘书,取消担任评标专家的资格。

4.2完善招投标法,规范建筑市场的运行

建设部明确要求在健全功能、完善设施和提高有形建筑市场服务水平的同时,要严格规范有形建筑市场的运行,重点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有形建筑市场必须与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脱钩,不能与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搞“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有形建筑市场不得与任何招标机构有隶属关系或者经济利益关系,不得从事工程项目招标活动;有形建筑市场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规范有形建筑市场的收费行为。

4.3明确避免盲目报价的指导策略

投标策略是投标人经营决策的组成部分,指导投标全过程。影响投标策略的因素十分复杂,加之投标策略与投标人的经济效益紧密相关,所以必须做到及时、迅速、果断。投标时,根据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既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考虑竞争的激烈程度,还要分析投标项目的整体特点,按照工程的类别、施工条件等确定投标策略。

对于业主,首先要确定评标办法、定标原则及标价下浮率。对于施工单位,一定要对自己的报价保密,不能向别的施工单位透露,以免他人通过计算得知自己的硬分比不过别人,就千方百计找关系拉软分。此外,送交标书的时间要恰到好处,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最好是在评标、定标、标价下浮率、技术标打分及商务标报价依次完成后送交最好。

参考文献

[1]何静澜.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探析[J]. 山西建筑, 2010,(27) .

[2]张伟永. 如何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工作[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11,(03).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下一篇:关于土建工程造价审计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