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名品花神杯等

时间:2022-09-30 05:16:37

康熙朝名品花神杯

在我国古代的物质文化遗存中,瓷器作为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日常用具,无论在宫廷贵族中,还是在民间都大量使用,而且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酒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与之相关的器具也同样是极具文化内涵,清代康熙时期的十二月花神杯就是这种集实用与欣赏于一体的一代名品。

清康熙时期政权逐步稳定,景德镇御窑厂也逐渐恢复了其往日的辉煌,创烧了具有本朝风格的重要产品――五彩瓷器,它从明代万历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较明代有了更大的发展。色彩更加丰富,有红、黄、绿、蓝、黑、紫、金等,一改传统以青花相配色的青花五彩,发明了釉上蓝彩,代替了明代嘉靖、万历五彩中的青花。康熙五彩在官窑、民窑都有生产,由于多仿古之作,所以又称为古彩。品种又有白地五彩、青花五彩、豆青地五彩、米地五彩、红地五彩、蓝地五彩等,十分丰富。无论在造型还是色彩上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色调风格。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正是代表康熙五彩最高水平的创新之作。

十二月花神杯,顾名思义,即十二个杯子为一套,每一个杯子上绘象征十二个月中某一月的应时花卉。其实溯其源流,瓷器中的套具大约在东晋时已经流行,当时按生活习惯和不同的需要,将日用瓷器中的不同品种配套组合,如把杯、壶、盏托等作为一组茶具,但当时组合的品种还比较少。套具日益丰富的时期要数明、清两代,其中最多的可达二百件一套。将十二月的应时花卉用于成套的瓷杯之上,在康熙年间开始流行,是宫廷重要宴饮活动中为皇帝本人专门准备的酒杯,十二月花神杯除了有五彩,还有青花和珐琅彩等品种。

十二月花神杯即分别以水仙、玉兰、桃花、牡丹、石榴、荷莲、兰草、桂花、、芙蓉、月季和梅花为十二个月主题,一花一月,并配以相应诗文,每杯一花一诗,并落“赏”字于诗尾,是集制瓷工艺、书画、诗、印于一体的一代官窑名品。人们之所以称为“花神杯”,是因每只杯上的花卉按一年十二个月中的每月各指代一个花神,并与历史上的十二个著名的贤淑女性相对应,具体应为:正月梅花神寿公主,二月杏花神杨玉环,三月桃花神息夫人,四月牡丹花神丽娟,五月石榴花神卫氏,六月荷花神西施,七月葵花(兰草花)神李夫人,八月桂花神徐贤妃,九月神左贵嫔,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茶花(月季花)神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神洛神。将古代的贤女比作花神也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气息。

其实在我国民间也流传有每年阴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的生日,自古就有“花朝节”,又称“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该节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据说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流行最盛。由于武则天嗜花成癖,从官府到民间都极力仿效、流行花朝节活动。因此,当时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十五花朝节与八月十五中秋节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并将后两者连称为“花朝月夕”。清朝康雍乾年间,“花朝节”也十分流行,每逢二月十五日宫廷依然保留祭花神和剪彩赏红等传统习俗,并在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等处都建有花神庙。花神杯也是根据传统花朝节的传说,选取百花中代表农历十二月份的月令花卉绘制而成。但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南北气候、温暖湿润程度差异很大,许多花卉不为南北共有,因此流传的十二月令花也因地而异。江南等地流传的十二花神为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蜀葵、八月桂花、九月、十月木芙蓉、十一月山茶、腊月水仙。而康熙朝十二花神杯所用花卉与后来乾隆时期承德所建花神庙(即“汇万总春之庙”)中供奉的十二花神种类、顺序一致,皆为北方所熟悉喜爱的花卉,分别为: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莲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十月月季、十一月梅花、十二月水仙。从现有传世品看,无论是绘画还是制胎,花神杯都是康熙官窑的工艺高峰,由于全套件数较多,所以至今能完整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在近年来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这种康熙时期的花神杯,不管是五彩的,还是青花的品种,尤其是成套的,是很难见到的,尽显珍贵。一般在香港和内地的拍卖会上,偶尔会有失群的单只康熙花神杯出现,在今年5月,北京保利公司的一只康熙五彩花神杯以40.32万元人民币成交。还有一只康熙青花花神杯在去年的嘉德四季的一场拍卖会上更是以44.8万的高价成交。回首10年前,1998年8月中国嘉德公司以26.95万人民币成交一只康熙五彩花神杯;2004年11月又上拍六只康熙青花花神杯,最终以165万元人民币成交。由此不难看出,10年间,康熙花神杯的价格走势强劲,从均价20至30万上涨到40万以上,同时也证明了投资三代官窑瓷器的价值所在,更重要的是投资收藏一代官窑名品才真正具有收藏、保值和增值的可能。遍查康熙花神杯拍卖历史,天津文物公司曾在1996年春的拍卖会上拍卖过整套12只的五彩花神杯,当时以底价3万元起拍,经过50多回合的竞价,最终以当时的天价189万元人民币成交,现在看来可能觉得并不昂贵,但在当时却也成为当年全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天价之一,当时买走这套花神杯的是浙江的一位收藏家,后来辗转几人之手,目前被一位美籍华人所收藏,时至今日,物以稀为贵,整套康熙花神杯的价值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目前全国现存整套的这种十二月花神杯,大都收藏在国有博物馆中,除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数套外,河南省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开封博物馆等都有成套的五彩十二花神杯,南京博物院有一套青花十二花卉杯。由于它的名贵,后世仿品也很多,清雍正朝时就已有同类仿品出现,但器形较之更加俊俏。不同品种,所绘花卉,纹饰倍加清晰,色彩浓淡有致、精细程度与康熙时相比实有过之而无不及,雍正时的十二月花卉杯现存成组数量很少。乾隆时期仅有梅花或兰花的月令花杯,做为单一的存在,很少成套存在。嘉庆、道光时虽有粉彩十二花神杯,但器形较大、粗糙不堪,实难与之相比拟。

名家精品画作因“纸”而贵

提起书画投资,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名头”,也有一些人讲究源流,还有人讲究著录,但是在不久前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有几幅受到市场追捧的作品,却提示投资者应该关注画作所采用的材质。

张大千在1979年创作的《晓寒冷翠图》横幅,估价22万至32万元(人民币,下同),成交价则达到了53.76万元。画作上,张大干采用了其擅长的泼墨技术,但并非是青山绿水精品,之所以能受到市场追捧,很重要的 个原因就是上面题识有:……年秋日得乾隆内库纸……八十叟爰。这说明张大干这幅画采用的是乾隆内库纸。从张大干的绘画作品来看,采用乾隆内库纸的作品往往都会有比较不错的成绩,像朵云轩拍卖行在1998年秋拍中推出的《松林高士》,成交价 为19.8万元,采用的也是乾隆内库纸。

好纸固然可以使得画作身价倍增,但劣纸亦能使其生辉。像徐悲鸿在1938年创作的《八步晨光》立轴,估价15万至18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35.84万元。上面的题识为:晨光含雾颇不易写,往往变为雨景,便失其趣。此八步市上购得之劣纸毫不受墨。1938年,徐悲鸿因为家庭纷争,隐居至广西北部山区河池县所属的八步镇,并创作了大量作品,这件作品就是其“八步时期”的写景之作,因为纸质不受墨,使黑白反差偏大,造成了画面如版画般的对比效果,在他的山水画作品中,独具特色。

除了纸张之外,名家们还常常在特殊的材质上创作绘画。在今年北京诚轩的春拍中,齐白石在1928年创作的《铁拐李》,成交价达到了134.4万元。《铁拐李》是齐白石最喜爱的人物题材之一。他依照民间传说塑造铁拐李形象:垢面蓬头、手执铁拐,肩串葫芦,亦丐亦仙。但不同姿神配上不同题跋的铁拐李,总能表达不尽相同的寓意。这幅作品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绘制在绫绢上,是当时用来送给湘绣名家高希舜作为绣稿用的,所以有“齐璜画笔高希舜绣工”的款识,因故未绣,原样保存至今。

在众多因“纸”而贵的名家画作中,不能不介绍的就是张大千在1975年创作的《泼彩朱荷》屏风,其选用的泥金绢六折屏风乃20世纪60年代末期委托日本“喜屋”特别订造。“喜屋”经常为大干在东瀛采购文房用品,本幅屏风并非一般点以金箔,而是铺足金泥绘于绢上,故色泽绚丽夺目,气派富丽堂皇,其亮丽远胜于普通金笺。据说,仅此屏风已价值两万美元,可谓用料考究,非同凡响。金绢汲彩留墨效果的控制较纸张又难上百倍,这就需要画家具有极高艺术功力,这也是这幅作品拍出2022万港元,成为张大千作品最高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源《欧洲时报》

“白玉”依然是只优质股

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乾隆帝御宝交龙钮《乾隆御笔》白玉玺以6338万港元成交,刷新白玉世界拍卖纪录,无疑成了最近拍卖市场上最热的新闻。而在内地即将举行的2008年秋季拍卖会上,“乾隆玉”也现身中国嘉德等众多拍卖行的拍品之列。在全球性金融风暴的阴影下,白玉却和股市上的众多垃圾股相反,用众多好作品和傲人的成交价证明着自己依然是只优质股。

翻看近几年国内外的玉器成交记录,创出高价的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乾隆玉”,目前玉器拍卖排在前十位的大部分都是乾隆玉器。因为乾隆年间制作的玉器以玉质之佳、琢工之精、器形之美、产量之高、用途之广和品种之多而著称,这 时期也是紫禁城宫廷玉器繁荣昌盛的顶点。这一时期的玉雕大多体大厚重,造型整齐对称,创造了独有的皇家气派,造就了中国玉器工艺上的巅峰。所以西方在18到19世纪习惯直接称清代玉器为“乾隆玉”。

“乾隆玉”借鉴绘画、雕刻等工艺的成就,吸收了传统的阴线、阳线、平凹、起凸、镂空、俏色及烧古等多种做工和外来艺术,加以糅合、创造,发展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玉器艺术,以其精雕细刻、典雅华丽的风格而独步世。

虽然到上世纪90年代,玉器特别是白玉并不很受人重视,但扎根于中国人血液中的玉文化情结却始终没有消失。所以,在短暂的衰落之后,中国的白玉文化在新世纪迎来了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尤其是近三四年里,玉器收藏的火爆程度已成为继房产、股票、字画、黄金之后的又投资热点。据业内专家评估:新疆和田玉在近10年里,价格至少上涨了500倍。

尽管近期全球经济形势低迷,但由于白玉起点材料的坚挺,终点优质玉器价值的稳固,相比黄金的不可确定性和股市、房市的巨大风险,收藏、投资白玉已经成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让很多事物变成垃圾股的金融风暴却促使藏玉成了热点。

新玉尚且如此,传承有序的古玉价值自不必说,而且,中国的玉文化也开始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影响。在近几次的香港拍卖市场上,玉器成交价不断创新高,而买家中有不少都是外国人。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次贷危机搅动了艺术市场

各地秋拍将陆续进行,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世界各国股市的连连下挫让人不免担心这会否波及今年的秋拍会。但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今年秋拍高价作品可能减少,但部分藏家可能因资金窘迫等原因出售持有的艺术品,给市场增添活水,吸引买家,可能存在机会,市场将面临炒家退场、藏家进场的局面。

经济不景气,艺术品市场肯定受影响,毕竟部分高收入买家减少,但如果艺术品市场进入盘整,也蕴藏着机会,至少对市场理性增长是有利的,甚至一批珍品可能因此面世。比如,雷曼兄弟公司CEO理查德・富德的太太凯斯琳・富德一直是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她也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理事。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后不久,凯斯琳・富德宣布她将拿出价值2000万美元的16幅战后和当代艺术收藏品在11月12日的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卖,引起人们热切关注。这些作品只是富德夫人高精收藏品中的一部分,相信还有更多经典作品会在拍卖市场浮出水面,找到新归属,新藏品的出现有利于市场活跃。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低迷使今年富裕人群财富普遍出现了缩水趋势,但不少富翁把目光投向艺术品,而且只要能买得起,他们就会尽量买一些标志性的作品。据报道,在今年9月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将近四分之一的买家是第一次出现;超过三分之一的买家过去从未在苏富比购买过当代艺术品,这表明很多“新钱”准备对艺术进行投资。国内一些拍卖行今年秋拍也推陈出新,开始放弃备受冷落的当代艺术品,主打中国书画、赏石瓷杂等,将吸引部分新的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

来源:《新闻晨报》

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于近日举办的首博北京文物精品展中,有一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鼓丁三足洗,亦称鼓式洗,高9.4厘米、口径23.5厘米、足径9.5厘米。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其中下承以三如意头足。洗内施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此件洗的尺寸属最大者,器物完整无损。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器之特征,是为传世官钧窑瓷器的代表作品。底刷黄褐色薄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钧窑瓷器相同,这些数目是同类制品从大到小的编号。另一件充分体现钧窑以花盆最为出色的钧窑玫瑰紫葵花花盆,高15.8厘米、口径22.8厘米、底径11.5厘米。釉色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会,灿若云霞。

定窑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定窑原为民窑,自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使定窑白瓷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所烧瓷器不再施化妆土,胎、釉呈现出“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的特征,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过了邢窑的细白瓷器。北宋中后期,由于定窑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中一部分产品专为官府和宫廷烧造,更多的是为民间需求而生产的。定窑遗址中,官用瓷和民用瓷器遗存在同一瓷窑遗址中的事实在山西铜川耀州窑中也有发现,学术界一致认为这是印证史料记载定窑和耀州窑烧制贡瓷的依据。由此,我们发现宋代宫廷用瓷有民窑烧造的贡瓷,也有像钧窑专设窑场,烧制御用瓷。

此次首都博物馆北京文物精品展集中展示了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窑瓷器,均系明清宫廷典藏,显露出高贵典雅的皇家气派,也代表了宋代瓷器的最高水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上一篇:不陪读,叫我怎能放心等 下一篇:台球的春天不暖(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