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侧记

时间:2022-09-30 04:08:16

第三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侧记

随着DV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独立制作人员加入纪录片的创作队伍,纪录片产生的数量在近几年中也不断递增,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和市场正在经历着重要的变革。

来自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等著名电影机构的负责人和选片人也在本届交流周与国内业内人士展开了深入交流。

2006年4月18日至22日第三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在安徽合肥顺利举行。此次活动由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及北京现象工作室联合举办。

此次活动特别安排了《流浪北京》、《江湖》的制作人吴文光,《渡口》、《迁镇》导演郭熙志,《铁西区》的导演王兵,《淹没》的导演鄢雨,《食指》、《片刻》的导演蒋志以及《喧嚣的尘土》、《梦游》的导演黄文海等针对其创作的专门研讨活动。

沈晓闽导演的《七九八》、舒浩仑导演的《乡愁》、于广义导演的《木帮》等二十多部纪录片分别在安徽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展映。

高校的纪录片土壤

从第一届纪录片交流周开始,作为艺术文化传播核心的高校就一直是纪录片交流展开的重要阵地。本届交流周活动在安徽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样两所在学术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的高校内举办,使整个交流周活动充满了浓厚的高校文化氛围。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峰教授谈到这次交流周的初衷:“目前,纪录片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而在商业大潮下,很多作者执著地关注大众生活、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多元文化的精神极其可嘉。我们在教学当中为学生们引导这种对事业的执著的精神也是必要和必然的。”

此次活动中,著名纪录片导演吴文光、王兵、黄文海、鄢雨、季丹等出席本次活动的同时,著名纪录片学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吕新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同道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张献民教授的纪录片讲座也为交流周带来浓郁的学术氛围。

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汤书昆教授针对纪录片在高校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现在学生中作品很多,但具有深入思考的纪录片量还是很少。我们希望通这次交流活动能够让同学们关注纪录片,通过和这些国内知名纪录片导演的交流使我们对纪录片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另外,从自身来说,科大的同学以科学为平台去做纪录片可能会更有优势。”

中国作品在国际比赛中形势看好

本次交流周活动还特邀了来自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协调人滨治佳,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创办人之一金智爽、法国马赛国际电影节主席让・皮埃尔・里姆针对本国纪录片电影节情况向与会者进行深入交流。

连续做了四年法国马赛纪录片电影节主席的让・皮埃尔・里姆很高兴地在这里又见到他的老朋友王兵。在看了众多作者的纪录片后,他高兴地表示:“马赛纪录片电影节每年都会有很多中国纪录片作者参加。我觉得中国有越来越多好的纪录片出现了,这里的纪录片作者也渐渐成熟。现在每年都会有两三部纪录片进入我们的竞赛单元,甚至大奖连续几年都被中国作者所获得。”

但同时他也严肃地指出:“纪录片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但是有一点很重要――无论怎样拍一部影片,一定要尊重事实,体现真实。”

女性・群体

越来越多的女性带着自身的敏感和对人性本质的独特眼光握紧了DV摄像机,那些温柔的、感性的、带有女性特质的画面带给人们视觉上的震撼和男性导演们难以察觉的感触。

无论是杨弋枢的《浩然是谁》、黄儒香的《张博士》抑或是贺峥的《青龙路十九号》,女性导演们用她们美丽的眼睛观察着:小孩、男人、女人、社会。

宋田谈到自己的作品《天里》时这样解释:“每个人对于纪录片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我所记录的人物和事都是让我有感触的,我试图在理解他们。拍摄初期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女性身份的介入会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但之后逐渐意识到,我所记录的人其实很希望我用镜头让他们说话。”

划破纪录片的霜冷长河

交流周中,听到导演们感慨最多的就是两个字“孤独”。在这之前,由于地域的原因很多导演都是只闻其名的“神交”。来自南京的导演徐辛(《房山教堂》)说:“在南京,能交流的就只有曹恺等几位导演,所以大多数时候中国的纪录片导演很孤单。”

黄文海感慨道:“中国纪录片发展这么多年,这一次的活动基本上是国内顶尖的作者的一次聚首。比如我和武汉的陈为军(《好死不如赖活着》)只是2005年4月在北京见过,之后就一直是电话联系了,而这回终于又让我们再次有机会见面。”

导演们感慨于这次活动交流的氛围的活跃,而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展人之一,左靖客观地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多群众来参与观看时不太现实的,大家对国内独立纪录片还没有完整概念,我们可以作为一个窗口,但这样的人还是少数。”在谈到这次纪录片展的意义时,左靖提到:“这次交流周活动的意义在于:首先很少有一个像样的纪录片展能让国内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作者有一个聚首的机会,这是这次交流周的成果之一;其次,高校学生们平时也很难有机会见到这类的纪录片,这次放映活动会使他们有一些触动;第三,通过大众传媒的介绍,这次交流周活动也将会对安徽这一带的影像观念有一些改变。”

纪录片交流周花絮

与会者严重睡眠不足

交流周期间每天除了白天在安大和科大看片以外,晚上回到宾馆,还有不少作者们开始自觉自发地组织“观片会”,经常是看片加聊天至凌晨五六点。接着,导演们会揉揉没合上几个小时的眼睛赶奔展映现场。

最后一天,笔者在会场上见到的高天导演(《美美》)已经面如土色了。

合肥的那些小龙虾啊

饭桌上一向是相互交流的极好场所,导演们在这里交换影片、畅谈艺术外加推杯换盏。由于每天放映的时间比较紧凑,很多导演都是等到最后一场影片放映结束之后才能吃饭。

于是,将近一周的时间,在合肥的某条街的某家小龙虾的特色店门口,都会拼起一张三十多号人的桌子,导演们“夜夜笙歌”形成一景。

最忠实的观众

本次交流周最忠实的观众莫过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樊雪松同学。

出于对纪录片的爱好,樊同学“混入”由现象负责人朱日坤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领队的“导演团”,一路奔波至合肥,过了一周日日观片“醉生梦死的日子”。

“很受教育”樊同学语。

《大众DV》作者入选

在本次活动中,笔者兴奋地发现在众多作者中出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

黄文海黄大师自不必说,在上一期的人物中《大众DV》有他专门的访问。沈晓闽,在2005年的杂志上早已介绍过他早期的两部作品《新龙江颂》和《乡村摄影师和他的儿子》,这一次展映的是他五年磨一剑的作品《七八九》。而卫铁的《长江上的人》(2006年1期)和杨惠龙的《石头上的节日》(2006年5期)也在同期展映。

与同道老师失之交臂

从合肥回到北京,接着又是新一轮的催稿大战。以前和北师大的张同道老师催《拉片》稿都是理直气壮的,结果这回催稿,小编有点打蔫。“你怎么回事啊!听说你也去了合肥!”同道老师在电话那头诘责。想那小编在安徽好吃好喝呆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像赶场子一样的日日恶补各种纪录片,居然不去听被安排在最后一天的张老师的讲座!才疏学浅的小编哪里敢逃课,实在是张同道老师的讲座被安排在了最后一天的晚上7点半,而此时小编已然随着李娃克等导演们踏上了回京的旅途。

张老,此事令小编抱恨终生。

上一篇:从《巨蟒与圣杯》到《格林兄弟丛林历险记》 下一篇:帕尔·罗伦兹《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