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时间:2022-09-30 04:04:51

花生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摘 要: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一带,后被中国引进,现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目前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广西、江苏、福建、四川等地。其中,山东省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中国有关花生的文献记载栽培史约早于欧洲100a。

关键词:花生;栽培技术;种植效益;措施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77

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并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气味清香。除供食用外,花生还是一味中药,适用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嗽有痰等症。

1 花生栽培技术

1.1 选地、选种

花生的适应能力强,栽培应选择土壤层深厚的沙壤地,疏松,杂草少,酸碱度适中的土地。所选土地土壤结构和通透性需满足:下雨时不积水,干旱时透水快。最好选择新茬地,近几年未种植过花生的土壤,避免花生病害。

品种优良与否从根本上决定了花生的品质和产量。所以应该选择无病虫、双仁饱满、开花集中、节间短、株型紧凑、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高产、优质、符合国家标准的品种。同时选种也要因地制宜,例如,适合东北地区的花生品种有“9616”、“花育23”、“山花8”等。

花生在播种前要进行处理,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达到增产高产的目的。种子处理包括晒种,分级,药剂拌种。晒种只晒荚果,不能晒种仁,播种时播种种仁。播种前要将种子按照大小和饱满程度分级,明显带有霉变的种子要剔除出来。为了杀死种子本身带有的病菌,要用特有的杀菌剂拌种消毒。

1.2 播种

播种时要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既要避免浪费土地资源,提高种植成本,又要达到花生高产,质优。播种时间一般选在麦收后,进行早播。播种方式有覆土盖种和地膜覆盖,一般来说,覆膜播种能有效提高种子的产量。播种过程宜采用机械播种。机械播种比人工播种更为精细,既有利于后期管理,也能达到合理密植的目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浪费种子,以降低成本。

1.3 田间管理

1.3.1 灌溉、施肥

花生种植初期应少浇水,以锻炼种苗的适应能力。进入花针期后,花生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这时就要保证水分的供应,可采取滴灌或喷灌的方法,既减少了水源的浪费,有保证了花生生长所需水分。但是在花生收获前,一定要保证土壤湿润,避免减产。

为了保证土壤的肥力,一般会在播种前施肥,施肥一般以农家肥为主,为了延缓农家肥的效力,通常会在施肥后施加缓控释肥。后期可视花生的生长状况追加施肥。若花生苗出现徒长现象,可适量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避免花生植株徒长倒伏,防止早衰。

1.3.2 防虫防害除杂

防虫害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对于花生来说,比较常见和难防治的是叶斑病和根腐病。防止叶斑病可在盛花期用一定比例的百菌清进行喷洒,或者在下针期每隔10d喷洒1次。根腐病则要在花生初苗期和开花前后重点防治。花生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清除杂草,避免杂草与花生争夺营养而造成减产。

1.3.3 查缺补种、及时收获

在花生基本全部出苗后要进行查苗。如有缺苗现象,要及时补种,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当大部分花生植株停止顶端生长,部分叶片变黄变深时,要及时收获。收获后要在晴天及时晒干,降低花生所含水分,避免霉变,有利于储存。

2 提高花生种植效益的措施

2.1 选育优良品种

优良的花生品种直接决定了花生的产量。同时应根据市场需求选取合适的花生品种。用于食用就要选取口感好的品种,用于榨油,就要选取含油量高的品种。根据市场及时调整孕育品种,从而保证种植者的收益。

2.2 科学的栽培技术

因地制宜,相信科学,选择合适的花生品种和种植方式,科学合理地施肥,对土地进行轮作。科学化的管理,既能有效防治虫害,又有利于花生的高产和品质。

2.3 提高深加工技术

建设花生深加工工厂,改变以往单纯的买卖花生果实的收益方式。对收获的花生果实进行深加工,做成零食,食用油等成品,增加产品的收益。实现花生产品加工工业现代化,最大限度的利用加工花生及其附属品,甚至是废弃物,形成产业链,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3 结语

花生种植技术的提高,既能增加花生种植者的实际收益,又能为我国国民提供更优质的花生及其附属品和加工副产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行为,需要广大工作者的加入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江贤国.花生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J].r技服务,2008(10).

上一篇:水稻田间管理与病害防治工作研究 下一篇:浅淡玉米密植抗倒伏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