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30 03:54:47

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研究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常规给予西药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缓解,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血脂、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80%)(P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通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7(c)-014-03

Clinical effect on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CAO Hui, LU Changhong, NIE Guangl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uechi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Yuechi 638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n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angina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regimen and Xueshuantong Injection;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regimen. Indicators of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angina, myocardial ischemia judged by electrocardiogram, blood lipids and blood rheology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angina were 98.00% and 80.00% i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P

[Key words] Angina; Coronary heart disease; Xueshuantong Injection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发生急剧而短暂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单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13%的患者无效,因硝酸酯类药物只有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而无抗血栓和抗凝血作用[1]。临床报道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1-4]。为了进一步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选择经中西医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并经临床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冠心病心绞痛诊断参照ACC/AHA 2002年最新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5],选择属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分级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6]。Ⅰ级:一般日常活动不引起心绞痛,费力、速度快、时间长的体力活动引起心绞痛发作;Ⅱ级:日常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在餐后、寒冷、着急时受限更明显;Ⅲ级:日常活动显著受限,以一般速度在一般条件下平地步行500 m或上一层楼即可引起发作;Ⅳ级:轻微活动可引起心绞痛,甚至休息时亦有。

1.2.2 中医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7],辨证属瘀血阻络型:胸痛、痛有定处,气短乏力、心悸,舌质暗或有淤斑,脉弦细或沉细结代。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符合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符合劳累型心绞痛Ⅰ、Ⅱ、Ⅲ、Ⅳ级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瘀血阻络型证候诊断标准;每周发作心绞痛≥2次;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年龄在40~70岁之间,男女不限;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严重高血压且控制欠佳者、重度心律失常者(持续性快速房颤、房扑、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甲状腺机能亢进、颈椎病、胆心病、胃及食管反流等所致胸痛者;过敏体质者;智力障碍,精神、神志障碍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注意休息,控制高脂饮食,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口服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若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予以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栓通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治疗前、后均采清晨空腹血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查及心电图检查。

1.5 观察指标

1.5.1 疗效性指标①心绞痛发作时间、次数、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原因及硝酸甘油服用量;②心电图检查;③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黏度测定用NX-5型血液黏度计(上海医科大学生产);④血脂测定:酶法测定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直接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

1.5.2 一般体格检查项目血、尿、大便常规化验,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

1.6 疗效判定标准

1.6.1 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6]显效:心绞痛分级改善≥2级或不再发作;有效:心绞痛分级改善≥1级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一半;无效:心绞痛发作程度、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基本无变化。

1.6.2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6]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或达到正常心电图;有效:ST段的降低,以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或ST段较治疗前降低,T波加深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等。

1.6.3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证候评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证候明显,经常出现,影响工作和生活,评4分;证候明显,持续存在,但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评3分;证候时轻时重,间断出现,评2分;证候较轻,偶尔出现,评1分。显效:证候全部消失,或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50%~70%;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1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5.91,*P<0.05;χ2=8.31,P<0.01

2.2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3。

表3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84,*P<0.05;χ2=8.27,P<0.01

2.3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间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4。

表4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5.00,*P<0.05;χ2=4.88,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后两组间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SV)、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积指数(RBCAI)、红细胞变形指数(RBCTI)、纤维蛋白原(F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治疗后两组间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6。

2.6 安全性评价

在治疗组50例临床观察中,2例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给予抗组胺药治疗后消失。未发现肝、肾功能受损现象。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基本病理过程是在冠状动脉痉挛、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心肌氧代谢供需失调,供血不足,氧耗量增加[8]。冠心病是一种由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慢性疾病[9],高血脂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升高血液黏度,妨碍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引起心脏血管的微循环和血管硬化[10];高黏血症可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脏负荷增加,血输出量减少,微循环灌注减少,在有冠状动脉狭窄时,因血液阻力增大伴血液黏度增加,可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大大减少,使心脏缺血、缺氧,从而造成严重后果[11]。因此在冠心病心绞痛扩张冠状血管治疗的同时,调解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至关重要。

血栓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含人参皂苷Rb、人参皂苷Rg和三七皂苷R1。它能显著降低血细胞比容和血纤维蛋白含量,使全血黏度明显降低,血液流速增快;可抑制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从而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均匀分散于血浆中,以防止血栓形成;可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以及心肌收缩性能,提高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对抗再供氧造成的损伤和钙超载作用,以减少缺血、缺氧对心肌的损伤[12];抑制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具有内皮素拮抗剂样作用,对抗组织缺血性损伤;能够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13],防止新的粥样斑形成或稳定斑块,改变血液高凝、黏、聚状态,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增加心肌供血;能调整心胸血管的凋亡过程,利于修复损伤组织[14];通过调节血管收缩功能,扩张冠状动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氧状况。

本组病例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并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除偶发皮肤瘙痒、皮疹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与文献报道一致[1-4]。因此,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理想的药物。

[参考文献]

[1]崔冬梅.血栓通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25(2):139-140.

[2]闫士莲,许国星,钟传茂,等.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91,95.

[3]蒋正华.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5):198-199.

[4]陈秀红.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09,2(7):42.

[5]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2002年最新重要修订)[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2,8(4):230-232.

[6]陈可冀,廖家桢,肖镇祥.心脑血管病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1-313.

[7].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8]鞠萍,任萍.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5,23(11):2112-2113.

[9]黄穗霞,尹金柱,潘敏,等.血脂康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并血脂异常疗效[J].当代医学,2009,15(13):128-129.

[10]程晓昱,葛岚,张秀环.灯盏生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15):2030-2031.

[11]蒋红红.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0,31(1):39-40.

[12]丁海琪,张玉,王玉英,等.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机制概述[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1):49-50.

[13]曾凡均.早期康复及中药三七治疗脑梗死[J].中国康复,2003,70(2):88-90.

[1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69-1370.

(收稿日期:2011-03-07)

上一篇: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下一篇: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