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9-30 03:52:12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固定时间、固定时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以及Harri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固定时间平均(94.2±2.93)min,固定时出血量平均为(167.8±10.2)ml,术后引流量平均为(105.3±1.1)ml,切口长度为(8.6±2.5)cm,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股骨近端; 防旋髓内钉; 股骨转子下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0136-02

doi:10.14033/ki.cfmr.2015.03.072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临床上一种主要以老年患者为发病人群的发生在股骨小转子到股骨干中段与近端交界处的骨折科疾病[1]。青年患者受伤原因主要为高能量损伤,例如车祸、坠落伤或者重物砸伤等,而老年患者受伤的原因主要低能量创伤所致,例如由于骨质疏松而发生的摔倒和跌倒等。股骨转子处是皮质骨和松质骨的交界处,机械应力在此处的作用力较大,一旦受到外界力量冲击,容易发生骨折。骨折发生后,在肌肉的牵拉下,股骨干发生短缩、外旋畸形,股骨头颈外展、后倾[2]。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患肢内收、短缩以及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甚至会导致患者残疾。目前临床上主要运用早期手术的方式治疗这类疾病,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短,疗效显著。笔者所在医院就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这个课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经X-ray确诊为股骨转子下骨折。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6~79岁,平均(56.8±3.30)岁,按Evans分型[3],Ⅰ型15例,Ⅱ型13例,Ⅲ型12例,其中受伤原因为车祸的有11例,摔伤的有13例,坠落伤10例,其他原因导致的有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7~78岁,平均(55.9±3.32)岁,其中Ⅰ型16例,Ⅱ型11例,Ⅲ型13例,其中受伤原因为车祸的有10例,摔伤的有9例,坠落伤11例,其他原因导致的有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手术方案为:采用硬膜外麻醉,将无菌巾铺在手术部位,在骨折部位外侧进行切开,从股骨大转子的顶点向远端延伸,然后切开皮肤各层组织,在C型臂X线机的透视下,将加压螺钉打入到股骨头内,按照实际测量到的长度置入加压螺钉,同时将钢板置入,然后用螺钉相互间固定[4]。然后对整个置入过程进行检查,确保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后,常规脉压冲洗枪冲洗伤口,并且关闭各层组织、肌肉,最后留置引流管。

研究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手术方案为:首先在患者入院时纠正贫血以及休克症状,然后进行CT检查,了解患者骨折部位、范围、骨折程度,同时估计所需要的髓内钉的长度和直径。之后在受伤后4~7 d就可以进行固定。在C臂机的透视下,将患者的患肢进行牵引复位,经C臂机透视满意骨折复位满意后消毒铺单,在平髂前上棘向近端作一个3~5 cm的外侧切口,钝性分离臀中肌,触到大转子顶点作为进针点,然后插入导针,扩髓,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缓慢插入,根据经过主钉打入股骨头内的螺旋刀片位置调整主钉的插入深度,螺旋刀片应位于股骨头中心,主钉位置满意后,经定位器插入股骨颈内导针,将外侧皮质充分的扩大,测深后打入螺旋刀片,打入到设计好的位置后进行锁定,然后将远端的锁定螺钉拧入,最后在X线机下对整个置入过程进行检查,确保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后,常规脉压冲洗枪冲洗伤口,并且关闭各层组织、肌肉[5]。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固定时间、固定时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并发症以及Harris评分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Harris评分标准分为优:大于90分,患者骨折处复位良好,没有疼痛感;良:70~80分,患者骨折处恢复显著,疼痛不明显;差:小于70分,患者骨折处愈合差,功能显著受限,疼痛感较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固定时间平均(94.2±2.93)min,固定时出血量平均为(167.8±10.2)ml,术后引流量平均为(105.3±1.1)ml,切口长度为(8.6±2.5)cm,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股骨转子下部是具有特殊的力学特性的部位,高应力大部分都集中在此部位,一旦受到外界的暴力打击,就会产生粉碎性骨折或者是骨折移位[6]。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有压痛感,而且功能比较明显,患者肢体活动受限。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且老年患者身体各项免疫机制开始下降,而且由于患者粗隆部位血运丰富,治疗后愈合疗效良好,但是容易发生髋内翻,老年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很高,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时难度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一种新型的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方面效果较为显著的手术方案,髓内钉的设计有不同的长度,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调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其他的髓内钉相比,其优势在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主钉能够和髓腔的解剖形态达到一种比较完美的匹配形态,为从大转子的位置上插入提供了方便[7]。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螺旋刀片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其优势表现的更加明显,螺旋刀片能够和骨质完整的切合,稳定性和抗旋转性大大的增强。同时,刀片是以螺旋的方式设计的,能够减少对股骨颈的切割作用,同时增加了抗切割力。螺旋刀片和髓内钉的设计都是有各种型号的,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进行匹配,所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

笔者所在医院就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这个课题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患者股骨转子下骨折部位,经皮创伤口更小,出血量也大幅度减少,临床疗效显著。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相比,其剥离面积更大,对于骨质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而且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固定容易出现内固定器疲劳现象,对于术后康复是非常不利的[8]。

综上所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显著,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愈合的临床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2009.

[2]王建辉,,刘瑞波.PFN和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18(7):109-110.

[3]李其一,邱贵兴,翁习生,等.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3(4):198-199.

[4]周明贵,王显志,付鑫,等.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2,15(14):106-107.

[5]蒋建新,陆男吉,唐明杰,等.加长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9(12):1182-1183.

[6] De Landevoisin E S,Bertani A,Candoni P,et al.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TM) fixation of extra-capsular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retrospective study in 102 patients[J].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2012,98(3):288-295.

[7]孟位明,许红生,付卫杰,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 Russell-Taylor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4,17(3):84-85.

[8] Müller T,Topp T,Kühne C A,et al.The benefit of wire cerclage stabilisation of the medial hinge in intramedullary nail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sub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a biomechanical study[J].Int Orthop,2011,35(8):1237-1243.

(收稿日期:2014-09-27) (编辑:黄新珍)

上一篇:狼疮性肾炎尿毒症采用强化免疫干预在临床治疗... 下一篇:刍议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