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分析

时间:2022-09-30 02:49:30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分析

摘要:当前的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学实践的改进。本文从教师、学生评价标准、社会,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出发探讨了基础教育中课程改革的一些问题,以便为基础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问题;教师;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01-01

在中国,现行的基础教育主要包含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石,基础教育的实施对民族和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建国初期主要学习苏联教育理论,推进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改革;改革开放后,解放的思想保证了深层次的课程改革。至今已经进行到第四阶段,即对以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在这过程中,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学生评价体系的新标准,新课改中家长、社会如何与学校相互配合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都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新要求

教育领域中任何一项改革的实施都要依靠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去完成,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现阶段充分发挥教师作用依旧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片面追求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教师职称评定对教师的促进,当然还有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能力与知识的新要求。首先,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倾向于言传身授,注重教学进程的速度,但如今教师应该转变思想。新课程改革减轻了师生的课程负担,注重学生身心健康,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契机,教师应该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课后兴趣的发掘;第二,新课程改革中,重视教师知识面的广度与综合性。新课程改革的综合性特征,需要教师之间加强联系。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专业分工。因此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的的考核也要更加严格,教育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必不可少,同时一些必要的能力如计算机操作,组织团体,处理紧急情况都应该考虑进去。最后,要加强制度上的建设,对教师考核的标准、培训进修的明确规定。高校在这一环节要发挥作用,一些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应该成为这些新思想的发源地,促进教师思想的转变。

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主要在于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的协调,我们传统的评价方式偏向于分数,忽视对学生品质能力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机器。学生评价的目的应由强调甄别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需要仔细考察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首先,要打破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误区。应试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头疼的一个话题,它同时也反映出一考定终身的评价观念。对这一观念的转变需要各方协调起来:教育研究者要制定评价学生发展的活性指标,教师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借助成长记录袋,发现孩子的天赋并预防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社会要形成良好的人才选拔风气,使每一个人有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教育部门拓宽学业渠道的选择,使学生找准自己的兴趣点;最后一个环节,家长更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新课改推行的同时,家长要了解现行教育发展的动态,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总之,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全面的工作,确立适当的评价体系,帮助老师引导学生的发展。

三、新课改中参与者各方的协调配合

在学生评价方式的论述中,恰当评价方式的建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社会,家长,学校,政府四个大方面。不仅学生评价方式的建立如此,整个课程改革中也是如此。在前三个阶段的课程改革中,家长与社会长期处于边缘的地位,课程改革主要是政府与学校在进行,学生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实践,没有全面融入进去。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价值,社会应该在课程改革中扮演推动者和协助者的角色,而不应是一个旁观者。家长也应如此,我国家长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但却无法有效地参与进去,或者片面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新时期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间的联系,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不应该仅局限于学校之内,而应该是深入社会,深入自然,这对学校教学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不仅通过日常的家长会,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介,协同促进孩子进步。同时在此阶段,学校也要承担起对家长思想转变的任务,使家长正确认识学生成绩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社会方面,公益性组织与个体应发挥作用,一方面促进社会形成良好的用人风气,同时加强对新教学思想的传播。我们现行的课程改革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时,也要抵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渗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明辨是非的能力,若片面追求与社会的接轨将不利于学生发展。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也应发挥主动性。一些教育知识缺乏的家长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或社会上的公益演讲,对孩子的教育形成正确的评判观念。家长还要加强与老师的联系,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发现孩子成长中的变化,配合学校的行动积极地展开轻松愉悦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 夏雪梅 从学校课程规划文本看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现状教育发展研究2009/15.

[2] 王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3/6.

[3] 李建平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 教育发展研究2002/1.

[4] 王勇 马健生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教育科学研究.

上一篇:悬崖上的生命舞者 下一篇:化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