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记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2-09-30 11:53:54

学生日记的点滴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99-01

语文教师注重日记是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但在对日记抱有如此高的期望的背后,却是学生写日记的效果并未达到教师的期望。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在教导学生写日记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日记当作记录本,突出写作动机的重要性。

“日记日记,顾名思义天天要记”。在实际指导学生写日记的过程中,许多教师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解并以此来要求学生。不可否认,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总会碰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时候,这对于不善于挖掘生活的中、后进生更是如此,但迫于教师的硬性规定,学生只能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与写作要“有话必说,无话不说,心口如一,不能说谎”相违背。长此以往,教师只会扼杀学生的写作兴趣,甚至会促成学生说谎。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定义日记。即突破传统对日记数量的限制,主张学生日记要顺乎自然,以兴趣为内驱力,让学生由写平常喜欢的东西逐渐过渡到把日记当作生活中的一种需要。

二、由“写实”延伸至写想象文、反思文,提高日记的价值。

儿童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有事无事总喜欢想入非非,但这些这些随性而发的新颖、生动的意象也容易遗忘。所以有必要随时随地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鼓励学生写想象文,让记事本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

酒要长封才能酿成芳香,日记要经常翻阅才能感受成长。教师可以借助这一道理,鼓励学生常常阅读自己的日记,适当地写“反思文”,通过这种反思,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自己写作水平的进步,以增强写日记的信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三、从绝对保密到选择性分享,让学生乐于进行日记交流。

其一,鼓励学生用两本日记本写日记,一本记载个人隐私,一本记载可以分享的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自由选择对象交流日记,相互批改日记,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长此以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养成健康、开朗的性格。同时也促使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增加友谊,也为教师、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一条通道。其二,可以让学生从写过日记中挑选自己认为有水准、有意义的,用楷书写好(有条件的可以打印)后装订成册,在朋友、班级、学校之间相互传阅,过一把“发表”的瘾。相信,这些日记集将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里程碑。

上一篇: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活力 下一篇:浅谈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