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配方,帮孩子赢

时间:2022-09-30 11:33:55

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赢配方”,而老师和父母的工作就是观察、发现并支持孩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帖。找出孩子的“赢配方”,其实就是替孩子指明一个成功的方向。

去年暑假,学校准备办几个兴趣班。目的是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点和特长,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顺利地找出每个学生不同的“赢配方”。

“赢配方”一词是美国教育家罗伯特提出的,指的是一个人如何在社会中最好地生存和达到成功的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赢配方”,有些人对语言、色彩的感受能力很强,那么成为一个艺术家可能就是他成功的“赢配方”;有些人自小运动天赋很好,同时对体育有天生的热情,那么朝体育运动方向发展没准儿是他成功的“赢配方”。一个人越早知道自己的“赢配方”,他就越有时间与能力去调整自己努力的目标。所以我们才急于摸索出这些孩子们的“赢配方”,好为他们的成长指出一个明晰的教育方向。

此次兴趣班的学习与平常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与学生们商量后才定,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其次是教学与父母们互动,学生们必须把他每星期学到的知识以书面的形式报告给父母,父母们也必须写一张孩子的成长观察表反馈给学校。有一些课程还会邀请父母们参加,目的是通过日常的共同学习,使父母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孩子身上潜在的“赢配方”。

兴趣班结束时,学生们都有不错的成绩,许多孩子表现出的潜在天赋让父母们惊喜不已。两位学生因数学成绩表现优秀,被市里选为奥林匹克学校数学班的成员,让人惊讶的是,这两位学生平时的成绩都很一般,数学方面并没有表现特别之处。如果不是经过这次特殊兴趣班的培养,他们在数学上的潜能很可能就被埋没了。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纳在《思想的束缚》一书中曾指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8种天赋:语言、数学、自省、空间感、运动、心智(情商)、交际、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仔细想一想,这些其实都是一帖一帖的“赢配方”,孩子根本不必拘泥于其中的某一种,发现什么,培养什么;多多发现,多多培养。只要能够很好地发展这其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配方”,他都可以成功。但是我们有一些父母,明明面对着这么多配方不去发掘,只是一味死死盯住学习成绩不放,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妄下断言:“你完了”、“你没指望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你的孩子除了读书考试外,真的没有其他的才能、没有其他的“赢配方”了吗?

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赢配方”,而老师和父母的工作就是观察、发现并支持孩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配方。每一位孩子都必定有某一方面的才能远胜于他人,但是再聪明的孩子也需要被肯定被引导,如果没有一个适合他才能的表现机会,他们的聪明才智就有可能慢慢被埋没被忽略。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童年的故事,如果他的母亲没有巨大的耐心和信心去发现儿子的“赢配方”,这个世界可能就少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找出孩子的“赢配方”,其实就是替孩子指明一个成功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讲,老师、父母们可谓任重道远。

上一篇:态度:专家眼中的财商教育 下一篇:脖子上长出小“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