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养生宜忌(大雪、冬至)

时间:2022-09-30 10:57:00

24节气养生宜忌(大雪、冬至)

大雪的节气养生与冬令进补

大雪气象特点与养生

大雪节气常在12月7日前后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十一月是指农历)。”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

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有句农谚:“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人们盼着在大雪节气中看到“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可见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来年的吉祥与否。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所谓的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所谓的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适温寒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此时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把滋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体内,为明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所以民间流传有“今年进补,明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俗语。

进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寒冷也影响人体的泌尿系统,排尿增加,随尿排出的钠、钾、钙等无机盐也较多,因此应多吃含钾、钠、钙等无机盐的食物。可多吃蔬菜,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的摄入量,可多吃鸡、甲鱼、龟、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木耳等食品,这些食品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补虚,对身体虚弱的人尤为适宜。其他还有药酒、药粥等,均可根据各自的体质情况选用。

冬季宜多吃零食

冬季气温低,身体散热快,相对产热少。寒冬胃肠功能差,单纯依赖正餐获取的营养往往有失完整,适当补充些零食有益健康。

葡萄干、巧克力、糖果等,为补充热量的良好来源,是防寒与保暖的上品,可防治眩晕、心悸、乏力等“低血糖反应”。

坚果中的核桃,补钙、益智又健脑;杏仁中的微量元素镁较充裕,镁可显著养护心肌,提升心肌舒缩(运动)力;栗子可护肾、暖胃;山楂可“破气行瘀”并富含“金丝桃苷”及“熊果酸”,有助消化油脂、降低血脂,增添胃蛋白酶活性,推动胃肠蠕动活力,防治“食滞”,促进消化。

咀嚼零食可运动面部,增添唾液。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灭细菌,防治口干;细嚼慢咽可达到“叩齿保健”的效果。

不过要注意,“零食”只能作为正餐的“补充”。专家指出,过多进食“零食”而疏忽“正餐”,或以零食取代常规正餐,往往是诱发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

冬季养生“茶疗方”

为了弥补夏秋季津液的损耗,冬季应多补充液体,“茶疗”历来被人们所重视。

萝卜茶。

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食盐适量。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加少许食盐,再将茶叶用开水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日2次,不拘时限。白萝卜清热化痰,茶清肺热。久服有理气开胃,止咳化痰之功。

银耳茶。

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取汁兑入银耳汤中,拌匀服用。有滋养润肺,止咳化痰之功。

橘红茶。

取橘红3-6克,先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食用,有润肺消炎,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咳嗽多痰,黏痰多者。

姜苏茶。

生姜、苏叶各3克。先将生姜切丝,苏叶洗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具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效。适用于胃肠性感冒。

冬至的节气养生与冬季健身

冬至气象特点与养生

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它的由来和历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古有“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日短”、“日短至”之说,说明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从天文学角度说明了昼夜长短变化的依据,明确指出: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早在汉代曾把冬至作为公定节日,文武百官皆可放假一天。在我国台湾则有“冬至过大年”的说法,他们把这一天比做过年一样重要。每逢“冬至节”家家户户搓汤圆,而且把冬至的汤圆分成红、白两种,按老辈人的说法:不吃金丸(红汤圆)、银丸(白汤圆),不长一岁。冬至之备受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三九是天气最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北方的冬天气温都在零度以下,时有雨雪天气,造成路面结冰,不小心就会摔倒。因为冬季路面有冰雪,所以,行走的人们应特别注意:尽量穿软底、平底或胶底鞋,最好不要穿硬底鞋或塑料底鞋;在修鞋时最好不钉铁掌;走在冰雪路面上时,应放慢步伐,迈小步走,脚落地时应前掌先落地,身体要前倾;背小孩的应改换方式,变背为抱,这样可以防止大人身体后倾摔倒时,把孩子压在身下;老年人最好结伴出行,或拄个拐杖。骑自行车的朋友应注意如下事宜:

(1)穿衣要选择方便上下自行车的衣服,不要把长衣服拖拉在车座后,防止下车时衣服挂在座上。

(2)大衣应把前扣下边至少打开两个扣,或者把大衣压在身下。带帽子的衣服,骑自行车拐弯时视线不好,看不清左右后方的情况,如果穿这样的服装带帽子时,最好把帽子边放在耳后。

(3)在冰雪路面骑车时,不能拐急弯、不能速度快、不能急刹闸、不能使劲蹬、不能带重物。

(4)出远门的朋友有条件的最好坐飞机,其次坐火车,最好不坐长途汽车。坐飞机南北出行,温差变化较大、较快,穿衣比较麻烦;坐火车与所有交通工具相比,安全系数大;由于汽车随意性较大,所以人为的事故也较多,如驾驶员精力不集中,遇到情况采取措施不果断,超载、车况不佳、路面不好、路面与车速不成比例、爆胎等原因。

冬天出门首先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或天气预报准备,鞋、帽、手套、围巾、腰带、口罩和大衣。爱出汗的应尽量保持不出汗,如果出了汗内衣湿了,不容易干,得不到及时更换,落汗之后,衣服立即会变凉,容易感冒。有出脚汗的习惯者,应该准备两副鞋垫,每天及时更换,防止冻坏脚。

冬天健身防病宜“冻一冻”

有人做过试验,在11.8-13.5℃的环境中每天暴露8小时(穿单衣劳动),每周6天,锻炼一个月后,耐寒能力可有明显提高,表现为颤抖减少或不颤抖,深部体温保持恒定。总之,方式可多样,但必须在运动的条件下进行。此外,还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

除了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抗寒锻炼方式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病。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其次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再次,要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最后,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如果一定要出去,最好戴口罩。

冬练“三九”的八个要领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些俗语说明冬季坚持体育锻炼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

事实证明,冬季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受到寒冷的刺激,肌肉、血管不停地收缩,能够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同时,由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有利于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这样,人的抗寒能力就可明显增强。冬季参加体育运动尽管好处很多,但有些问题还必须要引起注意:

尽量不要在车辆频繁来往的路边上活动。

因为汽车在行驶时会带起很大灰尘也会排出废气,距离人们的呼吸道很近,能被吸入体内,从而促成急性或慢性病症的发生。在健身活动时尤其不要在交通指挥灯、马路转弯处或汽车站附近进行。

注意呼吸方法。

在进行长跑等运动时,容易将冷空气吞咽进胃肠道,从而引起胃肠痉挛性剧痛或腹胀。因此,为减少吞咽进过多的冷空气,运动时不宜张口呼吸、嚼口香糖、说笑打闹等。在进行体育比赛前两天应少食芹菜、韭菜、大豆、扁豆、甘薯等纤维及氧化酶含量高的食物,可减免运动时发生的腹胀。一旦腹痛或腹胀难忍,被迫终止运动时,可酌食少量生姜、芥末粉、豆豉、葱白等具有温胃散寒作用的食品。在脐周围涂松节油或樟脑醑擦剂,加敷热水袋可帮助排气消胀。

要避免着凉。

冬季到户外锻炼,要适当穿得暖和些,戴上帽子和手套,如果风太大,要戴上口罩。但也不要穿得太厚、太臃肿,以免妨碍身体的运动,加重身体的负担,乃至出汗太多,反而招致感冒。在运动中间休息时,切记穿上外套,不可任风寒乘浑身毛孔大张之时,侵入体内致病。在锻炼结束时,如果身上出汗,要擦干汗水,换上干软的内衣。要是靠身体把汗焐干,就会觉得全身冰凉,容易感冒。

不要在众多冒烟的庭院或街道胡同里锻炼。

这对健康的损害也是不小的,烟雾、废气都会直接损害人体健康,引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冬日的锻炼活动宜在大气污染轻或无污染的地方进行,如山谷、溪流旁、树林草地、空气清新洁净的地方,使我们的机体在锻炼的同时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

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

这一点对于老年人、体质较弱的人尤其重要。此外,在冬天的早晨,由于冷高压的影响,往往会发生逆温现象,即上层气温高,而地表气温低,大气停止上下对流活动,早晨生活、工业排出的废气不能向大气层扩散,造成室外空气相当污浊,能见度大大降低。这时在室外运动就不如在室内活动了。

冬季锻炼,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人在冬季从室内到室外,温度骤然降低,会使皮肤和肌肉立即收缩,关节和韧带僵硬,体内的代谢放缓。在这种情况下,若立即开始锻炼,有可能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而且由于心跳加快,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应症状。因此,应做好准备活动,使浑身的肌肉、关节活动开,体内器官,尤其是心脏进入适应运动的状态,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得到改善。

冬季冷水浴要因人而异。

事实证明,冷水浴是一项能够提高耐寒力的有益运动。但是,应该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全身性冷水浴还是局部擦身。全身冷水浴水温应在10-16℃,脱掉衣服,站在淋浴喷头下迅速冲洗,时间不宜过长,2-3分钟即可。进行这种锻炼最好从夏天开始,每天坚持,这样到冬天就可以达到适应锻炼的目的。局部擦身的水温可在8-12℃,用毛巾蘸湿迅速擦身,局部擦身选择的部位常常是面部、耳部、手部、脚部等。这种方法男女老少均可采用。

冬季宜多室内锻炼。

当室外大风降温、大雾、降雪不宜室外活动时,室内的适当活动也是冬季锻炼的好办法。在室内锻炼时,要选择向阳的房间,先将室内通风换气后,可以在室内做体操,活动腰腿,也可以做气功锻炼,应选用动静结合的功法为好。也可以自己编一套健身操,比如有颈椎病、腰腿痛、高血压等病的人,可根据自己的个体情况做四肢、腰腿活动,尤其在头部的搓、按、捋、梳等手法,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老年人冬季晨练要慢起身

医学气象学研究表明,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时间生物医学的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多在深夜和凌晨发作,而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和中风的发病率以清晨为高。

凌晨4点左右,人的心跳与呼吸速度减慢,生命活动处于最低点,此时心脑动脉的血流极缓,易致血栓形成,心脑缺血;而当清晨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时,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升高,又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为防不测,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病人以及年老体弱者,冬天早晨起床前,宜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数分钟,等头脑完全清醒、身体适应了“生物钟”节律的变化,再缓慢起来。其间,可在床上先左右后轻缓地伸伸懒腰,做些微小的活动,以确保起床及其以后的平安。

上一篇:不花钱的补药/吃葵花子防手脚裂 下一篇:全家福/清宫茯苓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