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王小波那样做个有趣的人

时间:2022-09-30 10:02:07

在王小波去世十五周年的那天,我没有去翻他的任何一本书,也没有想在微博或者哪里故作深沉地发一句悼念词。

我想的是,王小波,这伙计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他不像《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从一个成功人士突然抛家弃子跑到一个孤岛上追求艺术,让人们惊叹,啊,这是个多么可贵的为艺术献身的家伙啊。王小波不是,上山下乡、教书、出国,那个年代人们爱干的事儿他都干,平常他就住在北京某个小区普通的一栋楼里,你到隔壁打个酱油,到菜市场买个菜就能碰到。除了略显痴呆的长相让人有点印象之外,连死都没什么创意:心脏病突发去世。

我很想学某些文章说,“王小波同志从未脱离人民群众,他就活在我们身边”。但也不对,这伙计从不参加这个协会那个联盟,跟德艺双馨丝毫不沾边,对针砭时事发牢骚做“公知”似乎也没兴趣。没有组织,不混圈子,在今天,王小波大概就是个不得志的中年大叔。

可是,在有得志与不得志之分的世界里,哪有王小波那么好玩的人。想想吧,就是这个如今被称作文坛偶像的伙计,他无聊的时候最爱干的事情是做《吉米多维奇习题集》(数学系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本多么变态的习题集);教书时,别的讲师都在升职称、评教授,他热衷于钻研金庸、梁羽生;为了练习铁砂掌,他整天神神叨叨,打坐练功,最后弄断了自己的尾指骨。他的小说被指“格调低下”,可他和李银河拥有令人嫉妒的爱情,他从未走进那些格调高雅的庙堂作家们的圈子,但他和他生活中的每个人都相处愉快。

这就是王小波。这个他,和那个写时代三部曲的伟大小说家,和那个最令人怀念的专栏作家没有任何内在的分裂。我们可以像学院派一样对他的小说作万种解读,也可以对他的文风和个人经历做千种联想。但我只有一种解读,那就是,这是一个太有趣的人。那些后代贴上去的标签与他毫不相干。对他来说,神坛多没意思啊,他可从来没想过要做大师或者偶像,他不过是要瞪大眼睛,想想还有哪些数学题没做过,还有哪些书值得读,还有哪些地方没去过。千万不要说,只有那个时代才能产生王小波这样的奇人。他的时代未必比我们的更好,他的老爹未必比你我的老爹更有钱,也没见他有多大的房子。王小波以铁的事实证明,吊丝也有何其有趣的生活啊。

这个时代非常曼妙,但是无趣。这个时代到处都是文字,但是鲜有文学。人们的想象力在下降。冗长乏味的饭局,第二天醒来就忘掉的笑话段子,各类绯闻是仅剩的娱乐。欲望无休无止,生活枯燥乏味。可是王小波告诉我们,生活还可以这样,没有高屋华服,一样可以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没有这个头衔那个级别,一样可以享受文字的乐趣。

这真是个慷慨的家伙,他用文字跟我们分享了他短暂而有趣的生命。幸好有他,我们可以活得不那么乏味,可以在每个枯燥的日子里回想他写的那些故事。小波说,“人生太孤单,我们要找个有趣的人一起过。”李银河真是有福,谁还能找到比王小波更有趣的家伙?

在他去世后的第十五个年头,我们千万不要装作多么悲伤地缅怀他,我们想到他时应该开心地大笑。想想那个因为吃多了钙片而导致身材畸形高大的知青王二吧,想想那个修炼天山童姥上天下地功的大学讲师吧,想想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想想风华绝代的陈清扬。

想着想着,我们就笑了,生活,没那么无趣嘛。

素材运用:

生活本身是平凡的,需要我们来赋予其生命,何不把每天过得积极一点,有趣一点,追寻自己内心的喜悦。

话题拓展: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上一篇:抓好入学教育 降低学生流失率 下一篇: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