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出走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9-30 08:18:11

聋生出走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聋生出走已成为各聋校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据调查统计,自1990年~2003年,湖南省70%的聋哑学校频频出现聋生出走现象。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民族特殊教育学校为例,近10年间发生聋生出走事件10多例,出走时间最长的达一年半,最短的也有两个月。聋生出走给家庭、学校、公安部门等造成了严重的人力、财力负担,已引起了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笔者曾亲自参与寻找出走学生5例,调查访谈出走学生9例,现就聋生出走的原因和教育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聋生出走的原因

据对出走聋生的调查分析,聋生出走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聋生自身原因。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出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出去找工作。他们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在经济上不想连累父母,应打工挣钱自食其力。二是出去玩耍。他们羡慕外面的世界,想去外面感受新鲜事物。这部分聋生在外大多数从事卖生肖、推销字画等正当职业。另一部分出走学生要么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差,要么品学俱差,他们在校普遍不守纪律,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恶习。这部分聋生与社会上的聋哑人有密切的联系,他们最易跟随这些“哥儿们”外出闯荡江湖,从事偷、摸、抢劫等违法活动。

2.教师教育方法不当。目前,很多聋校仍在推行“应试教育”,教师将目光老盯在“考分”和“优等生”上,忽视聋人的德育问题和个别化教育。据调查统计,在湘西自治州民族特殊教育学校先后出走的14名聋生中,有7名同学学习成绩差,其中有3名四年级聋生连乘法口诀都不能完整背诵,有1名五年级聋生作文只能写4句话。据这些成绩差的出走聋生反映,有些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他们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惩罚,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这部分聋生无心学习,但又迫于家长的压力,不敢弃学,于是选择出走。

3.社会上部分聋哑人的引诱、拐骗。这些人利用聋生的幼稚和亲近心理,以许诺帮其在外找工作为诱饵,将其骗至外地从事盗窃等不法活动。

4.家长监管不力。据统计,从家里直接出走的聋生占50%,从学校回家或从家返校途中出走的聋生占30%,从学校出走的聋生仅占10%。显而易见,家长对子女的监护存在很大漏洞。

二、防止聋生出走的教育对策

1. 据调查统计,聋生出走时就读年级65%集中在四~六年级,出走时年龄在15岁~20岁之间。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出走聋生的入学年龄普遍较大,聋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结构极不相符。聋生入学迟有下列几方面的因素:家庭困难;聋校距家遥远,家长担心子女年幼学校照顾不周而不想送其上学;家住边远农村,信息闭塞,不知聋校所在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地方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端正认识,真正将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纳入地方“普九”的范畴,解决好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经费、就读学校、教师配备问题。建议大力开展随班就读工作,让每一个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使他们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抑制聋生出走现象的发生。

2.聋校教师应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聋生一技之长。第一,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习兴趣。聋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老师应就每个学生的差因进行具体分析,制定详细的个别辅导计划,在个别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多鼓励、多赏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使聋生由厌学变为乐学、爱学。其次,加强对出走现象的危害性、危险性教育。聋生因听力、语言障碍,考虑问题简单,不全面。多数聋生出走时都很匆忙、草率,没有考虑后果。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对聋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经过几年的探索,本人认为请出走聋生来校给学生作现场报告教育效果最好。我校于2002年10月专程请出走聋生吴某来校给学生作报告,吴某介绍了自己在外被坏人“老大”控制、毒打的可怕经历,当同学们看到吴某被“老大”用烟头烫的斑斑伤痕,全都胆颤心惊,对坏人深恶痛绝,纷纷表示安心学习,不再出走。第三,加强劳技教育。一部分聋生入学年龄较大,他们在读完小学或初中后就要回家,这部分聋生对自己的将来感到很迷茫,不知所从。因此,聋校应根据聋生的生理特点和当地的实际,为大龄聋生开设一至两门劳动技术课,使其掌握劳动技艺,为将来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作准备。

3.净化社会环境。减少聋生对社会阴暗面的接触。有关部门应取缔“巷子”录像场,严格管理街道网吧、游戏室,严禁未成年聋人单独进入,严禁其参与玩扑克、麻将等活动,防止其受到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4.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机制。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应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各地民政、残联应给毕业聋生提供就业信息,积极为其落实单位。另外,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聋人有正当职业后才会安居乐业,不流向社会。

5.家长应加强对子女的监控,多与他们沟通。第一,加强与学校的联系。经常和孩子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同班同学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对子女的情况心中有数。第二,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家长应克服语言障碍和孩子多“交心”,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疙瘩,消除思想顾虑。第三,教育孩子正确择友,家长应帮助聋孩交一些益友,切忌交损友,沾染不良习气。

总之,聋生出走是各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只有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对策,才能遏制这种不良现象的蔓延滋长。

上一篇:特殊需要教育是教育的保障工程 下一篇:以多种途径开创扶贫助残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