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 议“慢”

时间:2022-09-30 07:18:28

【摘 要】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需要等待。等待,就是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

【关键词】慢活 等待 静默 慢的艺术 课堂教学

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状态,是教师的教育状态。“教育是慢的艺术”,真正说出了教育的真谛。正所谓“慢工出细活”。笔者认为,而教育正是“慢活”“细活”“艺术”!教学常态中,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在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

教育名家窦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需要等待。等待,就是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新课改倡导“以生为本”的精神,提出了过程性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活动的时空,并耐心地等待过程的完成。为了使学生的主体活动富有实效,教师在等待时要充分发挥点拨引领的作用。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在“了解起点”时等待――先听后教,先试后导;在“自主探究”时等待――提纲引路,放得真心;在“出现错误”时等待――延迟评价,因势利导。“等”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极富意味的过程,它蕴含着些许期待,些许焦躁,些许不安,些许兴奋。可大仲马也说过:“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虽然等待有一丝神秘,有一份憧憬,但它却最需要耐心。然而,不论等待的漫长与短暂,却也正是因为那些长长短短的等待,才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希望,才使我们有勇气走完我们漫长的旅途。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便是一种等待。“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等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等待。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是指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留出一个或多个短小的时空,让学生有默默思考的空间。真正的“静默”,在我看来,它是一种“倾听”,而非什么“冷场”或者“真空”。 作文教学中的“静默”,即一旦学生现场写作了,这中间自然富余短则八九分钟,长则十几、二十分钟的静场。静场设若调控不当,就会演变成冷场,甚至裂变为“炸”场。这该当如何处理?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例如,教师鼓励性的目光、理解的眼神儿、不带歧视性的表情、耐心的片刻等待、善意的微笑、宽容的神态等,都将是一个契机。语文教学,既要书声琅琅,也需静思默读。品味名师的课堂教学,发现他们十分善于引导学生在静思默读中感悟揣摩文本,即让学生做到:潜心会文,手到心到;释疑解难,思维灵动;感动心灵,体会情感。静思默读,会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走进人物内心,实现情感的共振和升华,达到读、思、悟的有机融合。记得我在教学生书写“口与日”时,什么时候第二笔为“横折”,什么时候为“横折钩”时,学生沉默了整整三四分钟,此刻的沉默是极具价值的思考和探索。终于有人打破了沉默,一只手举起。我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慢慢用心静思,给学生以沉默的权利。我自己也要耐得住寂寞,提倡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学了一字就要谈结果,提一个问题就对话,势必造成学生的粗浅表面化。更何况,语文中存在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时候。此时仓促对话,勉为其难,易造成伪对话。

作为教师,能有机地处理好等待与静默,我们的课堂教学会呈现不一样的格局,学生在课堂的自主和个性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展示。这是我教学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启示,和大家一起分享。

【参考文献】

[1]田守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系[J].教学月刊.

[2]北京市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基础教育参考.

上一篇:实施梦想课程带来的变化 下一篇: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