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时间:2022-04-24 07:39:32

9月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9月份工业经济增速回升,景气度有所提高,预计10月份工业生产可能继续在较低水平上小幅改善。分行业来看,9月份高技术、高加工度行业增长较快,部分采掘行业跌幅大幅收窄。分地区来看,9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速均明显回升,部分地区转型升级初见成效。9月份全球工业生产整体走弱,但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PMI均处于枯荣线之上。

一、2014年9月份工业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增速回升

2014年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比8月和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1和-2.2个百分点。从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外需回升是支撑工业增速反弹的重要原因,9月工业品出货值同比增长10.6%,较8月大幅提升5.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9月份进一步下滑到近年以来的最低点11.6%,对工业经济增长形成了较大压力。需要指出的是,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投资依然保持高位增长,1―9月份累计增速达22.2%,尤其是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25.1%,对工业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二)高技术、高加工度产业增长较快,部分采掘行业跌幅大幅收窄

2014年9月份,多数行业增速较上月有所回升,高技术、高加工度产业增长较快,部分采掘行业增幅明显。从分行业增速来看,9月份增长最快的是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速达20.5%;此外增速达到10%以上的行业由6个增至11个,其中新增行业多为高技术产业或高加工度产业,比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从增幅来看,在41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速较上月回升,13个行业继续下滑,1个行业由升转降。其中,增幅在5%以上的6个行业中,有一半属采掘业,分别是其他采矿业,开采辅助活动及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主要是在前几期大幅下跌的基础上跌幅有所收窄。此外,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在经历7、8月份的异常低增长后,9月大幅提升15.7个百分点,重回高增长行列。相比之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则由上月增长最快的行业大幅下降6.4个百分点至9.7%,成为本月降幅最大的行业。

(三)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速均明显回升,部分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初现成效

2014年9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3%、8.1%和10.7%,比上月回升1.0、1.0和1.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不少省市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重庆顺应制造业智能化趋势,积极发展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型产业,1―9月份工业增速持续保持在12%左右,排名仅次于海南;江西以产业集群发展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有效弥补了长期制约其工业增长的“总量不大、实力不强、结构不优”的短板,1―9月工业累计同比增速达11.8%,排在全国第四位。相比之下,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河北等重工业以及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或产业结构单一的省份工业增长未有明显起色,其中山西和辽宁在8月份低速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放缓至负增长,成为9月份全国工业增长最慢的两个省份。

(四)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下降,8月份利润增速大幅下滑

2014年1―8月份,受国内需求走弱与工业品价格加速下跌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与主营活动利润额累计同比增速均明显回落,主营业务利润率也略有下降。从当月数据来看,8月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6%,较7月同比增长13.5%显著下滑,但考虑到8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大跌的情况,利润增速的这一下滑大致在意料之中。从趋势上看,今年以来工业企业盈利能力经历了一轮较为明显的“由弱转强、再由强转弱”的变化。这一波动趋势反映了两个现象:一是国内需求下滑与供给收缩之间不断寻求再平衡;二是当前工业企业的政策依赖性依然较强。上半年,受“稳增长、微刺激”等政策提振,国内需求下降慢于供给收缩,促使工业品价格跌势减缓,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恢复;但随着下半年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内需的加速下降打破上述格局,致使产品价格加速下跌,企业盈利再次恶化。如此,基于9月份以来政策刺激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盈利能力相应改善的可能性较大。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近期,全球工业活动普遍走弱,制造业呈现疲软迹象。9月份,美国、欧元区、日本制造业PMI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主要新兴经济体中,除南非外,制造业PMI均有所下滑。另外,受国际大宗商品下跌等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工业品出厂价格普遍回落。短期内,随着市场对联储推延加息的预期增强,以及欧洲更宽松货币政策逐步落实,这一趋势有望得到改善。

(一)美国制造业PMI创3个月新低

(1)工业生产活跃。9月份,美国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102.3,同比上升4.11%;产能利用率为79.32%,略高于上月,接近1972―2012年间美国工业整体设备开工率80.1%的平均值。(2)PMI创三个月新低。9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6.6,较前月下降2.4,创三个月新低。(3)失业率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9月份,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28.4万个,美国失业率也从上个月的6.1%降至5.9%,这也是2008年7月以来美国失业率首次降至6%以下。(4)PPI环比下降。9月份,美国PPI同比上升2.1%,环比下降0.2%,环比连续两个月负增长。(5)贸易逆差收窄。8月份,美国贸易逆差为401亿美元,同比下降1.5%;美国出口总额为1984.6亿美元,同比增长4.12%;进口总额为2385.7亿美元,同比增长3.67%。

(二)欧元区工业生产回落,PMI继续下降

(1)工业生产回落。8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1.8%。三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0.2%,比二季度提高了0.6个百分点。(2)PMI继续下降。9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2,较上月下降0.5,但仍连续15个月高于荣枯线。(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8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1.5%,连续3个月持平。PPI持续下降。8月份,欧元区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1%。(3)贸易顺差缩减。8月份,欧元区经季节调整出口环比下滑0.9%,进口环比下滑3.1%;欧元区对外商品贸易顺差缩减至158亿欧元,较上月减少31亿欧元。

(三)日本工业生产回落,PMI小幅下滑

(1)工业产出回落。8月份,日本工业生产指数由7月份97降至95.2;产能指数与上月的持平。(2)PMI回落。9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7,较上月回落0.5。(3)失业率下降。8月份,日本失业率为3.5%,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4)PPI下降。9月份,日本PPI同比增长3.51%,增幅较7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小幅收窄。8月份,日本商品贸易逆差收窄至9497亿日元。其中,出口额57063亿日元,同比下降1.31%;商品进口66560亿日元,同比下降1.44%。

(四)巴西制造业 PMI再次降至荣枯线下

(1)工业生产回升。8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为98.9,环比增加0.7%。(2)PMI降至荣枯线下。9月份,巴西PMI由8月份的50.2降至49.3,再次降至荣枯线下。(3)就业指数小幅回落。8月份,巴西就业指数98.84,较7月份略有下降;就业指数连续3个月处于100以下。(4)PPI持续幅回落。9月份,巴西PPI已从4月的8.68%回落到1.89%。(5)近半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9月份,巴西出口196.2亿美元,进口205.6亿美元,贸易逆差9.4亿美元。

(五)南非工业生产持续回落,PMI在5个月后重回荣枯线上

(1)工业生产持续下滑。8月份,南非工业生产指数为104,同比下降1.41%。(2)PMI升至荣枯线上。9月份,南非PMI为52.6,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下后再次位居荣枯线上。(3)PPI处于高位。8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速为7.2 %,今年以来南非PPI一直处于7%以上的高位。(4)失业率略有回升。三季度,南非失业率达到25.5%,比二季度上升了0.3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大幅回升。8月份,南非出口772.4亿兰特,同比增长9.6%;进口935.3亿兰特,同比增长4.1%;实现贸易逆差163亿兰特。

(六)印度工业运行平稳,PMI连续11个月处于荣枯线上

(1)工业生产小幅回升。8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166.1,同比上升0.42%。(2)PMI略有回落。9月份,印度PMI为51较上月略有回落,连续11个月处于荣枯线上。(3)PPI下降。9月份,印度PPI同比增长2.38%,增速较8月份下降1.3个百分点。(4)贸易逆差扩大。9月份,印度贸易逆差142.5亿美元,创去年8月以来新高。其中,出口289亿美元,同比上涨2.73%;进口431.5亿,同比增长26%。

(七)俄罗斯工业生产回升,PMI小幅下降

(1)工业生产回升。9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为106.5,环比上升1.4%。(2)PMI小幅下降。9月份,俄罗斯制造业PMI50.4,小幅下降,这是PMI持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上。(3)PPI持续回落。9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增长3.5%,环比下降0.8%。(4)失业率略有下降。8月份,俄罗斯失业率4.8%,略低于上月。(5)贸易顺差回落。8月份,俄罗斯出口额降至409.4亿美元,同比下降3.7%;进口额增至250.9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实现贸易顺差158.5亿美元,较上月减少92.4亿美元。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和趋势分析

课题组采用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和IIE景气指数判断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主要用于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IIE景气指数主要用于预测分析工业经济月度同比增速变化和工业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9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有所回升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4年9月份工业经济触底反弹,景气度相比于8月份小幅回升。具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贸易进口额、M1-M0等代表最终需求的指标和代表生产活跃度的工业品出产价格指标均依然处在偏冷区间;代表生产活跃度发电量和货运量已经从偏冷和过冷区间恢复到正常区间;一般贸易出口额与采购经理人指数发出积极信号。

(二)10月份工业经济有望继续小幅改善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连续4个月显示触底回升迹象,预示2014年10月份工业经济将延续9月份回升势头,但力度不强。焦炭、铝材、乙烯、生铁和粗钢等产量数据受“去库存”影响,同比增速均出现回落;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延续之前的低迷态势,但施工面积逐步回升;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出现分化,资本市场套利现象加剧;货币供应量增幅放缓,企业资金链吃紧;美国制造业PMI触顶回落,但是依然达56.7,欧元区制造业PMI持续位于枯荣线之上。

9月份工业增速反弹,发电量、货运量回升等诸多证据显示,工业经济最坏的时刻似乎正在过去。但是,做出这一判断仍要非常小心:一是9月份工业用电量虽较上月有所回升,但仍与7月份存在较大差距,反映当前工业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二是更多反映中小企业活动的汇丰制造业PMI在10月份虽出现回升,但其主要得益于就业指数的改善,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有所下滑;三是8月份工业增速的异常疲弱可能具有一定“误导”性,2013年8月工业增速为17个月来的最高水平,这一基数效应对今年8月份的增速水平产生较大扰动,若去掉这一因素,则可以认为工业生产9月份相对于8月份的回升力度并不大。

另一个颇受关注的事实是面对CPI深度回落、PPI加速下跌,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正面临陷入“通缩”的风险。客观地看,价格持续下跌确实给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困难,但就中国现实来看,“通缩”的证据并不充分。首先,历史上任何一次恶性通缩,都以前期的恶性货币信用扩张及与之相伴随的严重通胀为基础,而当前的货币政策环境并不符合这一条件。其次,近期PPI加速下跌除受内需不足影响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下滑也是重要原因,这使得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工业品价格普遍回落。最后,PPI连续31个月负增长更多反映了本轮去产能的方式更为市场化,国家倾向于支持通过市场力量来消化产能过剩,而不是“强制关停”,这意味着工业品达到供需平衡,PPI同比转正,经历的周期更长。

为了遏制房地产市场过快下行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政府近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领域的政策,包括放松限购、放宽限贷以及拓宽房企融资渠道等。目前,47个限购城市中已有42个做出调整;部分重点城市在调整限购的同时,利用信贷、财政补贴、免征契税等多种手段刺激市场需求。从政策效果来看,放松限购的短期效应较为明显,但未能带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增长。部分较早放松的城市,在政策放松后住宅成交量出现明显反弹,但之后逐步回落;1―9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及新开工面积均继续下降。当前,由于房企库存普遍偏高,房价出现快速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总体来看,当前的政策更多反映了政府努力使房地产回归市场的态度,目的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扰动因素消退以及基数因素影响,短期内工业经济增速可能在当前较低的水平稳定下来并小幅改善,但受库存调整以及终端需求疲弱的影响,工业增长的趋势性回升尚难以实现。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远未结束,工业经济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阵痛期和增速换档期,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执笔人:黄群慧、陈凤仙、王秀丽、张航燕、原磊)

上一篇:循环经济是兵团新型工业化必由之路 下一篇:小学语文模块下高效讲评课的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