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SoftCo9500软交换技术在辽宁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30 07:06:06

简述SoftCo9500软交换技术在辽宁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摘 要:NGN是未来网络的统一管理平台,是各种技术融合与网络融合的产物,软交换技术是NGN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对业务繁杂的电力系统来说,引入软交换可以对各种业务进行统一的统计,能够满足目前的PSTN网络难以提供的新型、多样性、个性化的业务需求。

关键词:SoftCo9500;网络结构;电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5-0117-02

基于电力系统服务对象的广泛性,电力系统内部的有效沟通显得非常重要。辽宁电力拥有复杂的内部网络,已有的电话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电力系统为广大人民更好服务的要求。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业务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程控软交换系统等窄带业务,而向客服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媒体调度系统等宽带综合业务演进;电力通信的业务网络也不再遵循独立建设、分离运行的模式,而朝着网络融合的方向发展。如何更好地节省内部机构沟通成本,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率,成为电力通信人面临的首要科研课题。SoftCo9500技术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1 SoftCo9500技术介绍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SoftCo9500为62年,SoftCo5816为20年。业务网口互为主备,当一个网口出现故障时,另一个网口自动承担工作,实现备份。

SoftCo9500支持电源模块的均流、备份和热插拔。SoftCo9500支持主控板的1:1热备份。当主用板出现故障时,备用板可以自动接替主用板继续工作。切换时间

SoftCo9500支持媒体资源板的负荷分担。正常工作时,各单板分担全部负荷;当某块单板出现故障时,其他单板能够承担全部负荷。

支持异地容灾和本地逃生:在配置SMCU单板的情况下,两台SoftCo9500设备分别作为主用设备和备用设备,其余SoftCo设备(SoftCo9500或者SoftCo5816均可)作为本地设备。正常情况下,主用设备实时向备用设备和本地设备同步数据,在单台SoftCo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不间断业务,满足极高的可靠性要求。异地容灾和本地逃生的情形如下:

①异地容灾。在主用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备用设备自动启用,替代主用设备与本地设备进行数据同步,保证业务不会中断;当主节点恢复正常后,可以通过手工或自动方式切回到主用设备。

②本地逃生。在主用设备和备用设备都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本地设备下面的用户无法呼叫其他本地设备下的用户,但是依然可以在各自的本地局点内互相通话以及同本地的PSTN用户进行通话。

2 SoftCo9500在辽宁电力网中的构建

软交换业务平台系统投运后,与现有的行政电话交换网实现并列运行并逐步融合。软交换系统控制层将在全省14地区分布式部署,为满足各地市对网络运行管理方面的需求,须考虑在省中心及各地市部署软交换核心设备。省中心和各地市之间可构成二级网络架构。省公司及各地市软交换呼叫处理平台具有本地独立和完整的呼叫处理交换能力和终端注册与管理处理能力,具有本地化的计费功能、号码分配、拨号习惯、中继路由策略处理和交换能力。

考虑到该平台的未来发展能力,需要其具备以下功能:

支持多媒体会议功能扩展,并对传统视频会议厂家的产品能够有效兼容。

支持视频与硬件、软件IP电话集成方式,可通过简单拨号实现语音和视频的统一通信。

需要能够保持已有的内部通讯系统,降低建设费用,同时电力系统核心资源的安全也是对软交换系统系统重要要求,融合固话与手机的VPN业务能够有效降低电力系统内部的通讯费用,一号通业务对内保证了人员通过手机,固话的方便沟通,对外提高了企业专业形象。

3 辽宁省公司综合数据网

软交换设备组网图及IP

分配地址

辽宁省公司综合数据网软交换设备组网图如图1所示,NGN网络数据IP规划原则如下:

中继网关SoftC9500设备、语音网关SoftC9500设备、IAD设同在一个网段,占用一个C类地址段,每个地址段规划256个IP地址,未用IP地址的进行预留。备份中心单独规划一个地址段,占用一个C类地址段,每个地址段规划256个IP地址,未用IP地址的进行预留。

业务网口规划原则 SOFTCO9500、IAD设备使用172.XXX.XXX.XXX网段;IP电话使用133.XXX.XXX.XXX网段,规划原则为一次性规划完毕,避免后期扩容,故地址段各地区尽量给足,避免重复。

视情况需要将呼叫控制中心的IP虚拟到133.XXX.XXX.XXX网段。

4 辽宁省电力公司软交换地区组网图

辽宁省电力公司软交换地区组网图如图2所示,软交换技术实现了辽宁电力通信网中电话业务与计算机业务的互通,提供支持多种信令协议的接口,很好的实现了电话网和计算机网之间的信息互通以及不同网关的互操作问题:计算机网可以更方便的对电话网进行管理和支持,电话网也可以和计算机网更好的配合,提供服务。在辽宁电力通信网中不仅传输了语音和数据,还包括视频业务和多媒体业务,利用新的网络设施提供了各种新的增值业务和补充业务,而且提供了各种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API)非常便于提供各种新业务,解决了急待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鹏,郭仕杰.软交换技术在内蒙古电网中的应用讨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3).

[2] 王宇辉.基于软交换技术电力系统网络构建[J].科技资讯,2008,(5).

上一篇:探究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 下一篇:提高城市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难点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