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刀的收藏和辨识

时间:2022-09-30 05:29:52

一、戚家刀的由来

1.明倭寇作乱的背景

倭寇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十一年(1274年)、至元十八年(1281年)两次远征日本,被大海里的飓风击败。同时期的日本国内开始进入“战国时代”,这种残酷争夺的恶劣环境使日本武士阶层的特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有俗语:“杀人、窃财、强盗为武士习性”(井上清著《日本历史》)。

成化三年(日本应仁元年,公元1467年),日本进入封建割据的“战国时代”,各大名连年征战,互相兼并,战争中的溃兵败将和一些失业浪人逃往海上,加入到倭寇的行列中来。而且,倭寇以各大名武士为核心,形成了许多较大的武装集团,受各大名武士的统辖。明世宗嘉靖以后,倭寇猖獗到了极点,劫掠范围扩大到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六省。倭寇还与明朝的海盗如汪直、徐海等结合成庞大的武装集团,在明朝历次剿灭倭寇的战争记录里,清清楚楚地写着:剿灭真倭xx人,剿灭从贼xx……这里的真倭就是指出自日本的倭寇,从贼指的就是汪直、徐海等海盗集团。

2.戚继光平乱

戚继光,字元敬,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他出身将门,在龙山(今属宁波)、缙云、桐岭与倭寇三战三捷。 在实战中,他察知明军作战能力较低,难以抗倭,多次上书请求训练新军,并在义乌招募农民、矿工4000名(一说3000名),按年龄和身材配发兵器,编组训练。针对明军兵器装备种类繁多、沿海地形多滩泽、倭寇小股分散的特点,他还创立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以12人为1队,长短兵器迭用,刺卫兼顾,因敌因地变换阵形,屡败倭寇。利用作战训练间隙,他还撰成《纪效新书》,阐述选兵、编伍、操练、出征等理论和方法,并以此训练戚家军, 使戚家军闻名于世。与谭纶、俞大猷等抗倭名将共同浴血奋战十余年,基本荡平东南沿海倭患。

3.兵器的改革

根据清《续文献通考》卷131《兵器》中记录的明代兵器资料:“明太祖洪武十三年正月置军器局,专典应用军器。”《会典》曰:“……刀之属有摩挲刀、腰刀、滚刀、倭滚刀、米昔刀、黄莲刀、开脑大刀、大样摩挲刀、马刀”。明军中的刀式样繁多,除了承袭宋制之外,其中有部分是引进和仿制倭刀(图1)。

自宋以后日本刀的锻造水平已经超过中国刀, 从一些文献中能够得以证明,如欧阳修的《日本刀歌》中描述: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让妖凶。

日本刀通过“朝贡进献”、“勘合贸易”、“走私”三个主要渠道进入中国。 明武宗正德年间,佞臣江彬当权,曾命“兵仗局”制作“倭腰刀万二千把,长柄倭滚刀二千把”。日本刀一般刀身修长,刀刃轻薄,锐利无比,双手挥动起来十分称手。从刀形上观察,日本刀继承和发扬了唐大刀的优点,尺度和分量都更加有利于格杀技术的发挥。与唐宋以来形制驳杂、刀体厚重的中国短兵器相比较,日本刀无论外观上和实用价值上,都确实要高明得多。

戚继光发现明军在和倭寇的交战中,兵器在质量上逊于倭刀,士兵在作战中对倭寇的战法不熟悉,倭寇用刀擅长跳跃,加之倭刀锋利,明军的兵器以及人员大量损失,戚继光开始研究并且借鉴日本刀来改良中国刀。 经过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名将的积极推行,日本式的长刀、腰刀成为明朝军队的主要装备之一,后来又被引进到北方边防军队中。这样大量的使用,当然不可能全靠从日本进口,得主要靠自己制造。

《纪效新书》中记载的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平铲平削至刃,刀刃平磨,无肩乃利,由妙在尖,近时匠役将刃打厚, 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横出, 芒两下有肩,砍下不深,刃芒一秃,即为顽铁,此当辩之,刀要与手相轻,柄要短,形要弯……”。 由此开始,中国明朝的军队开始学习并且改良中国刀,以致明中期以后日刀式样的中国刀开始大量装备,后世即称呼这类造型的中国刀为“戚家刀”。

那么真实的戚家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明《会典》中那一种刀?是中国式样的滚刀?还是倭滚刀?是腰刀?让我们用现在保存下来的一些明刀藏品还原一下“戚家刀”的本来面目。

二、戚家刀的概念和形制特点

我们来分析一下现在保存下来的明式样的刀,刀身呈弧线,细窄,外形姿态很接近日本刀,刀身分成镐造和平造刀。这里先说一个概念,镐造是指刀身侧面有一条隆起的线,平造是刀刃没有这条镐线。

1.概念:在明朝倭寇作乱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戚家刀一改往日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刀刃的制作方式和形制开始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刀刃弧度加大,刀刃的宽度缩小,刀尖不是尖锐的形制,而是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极其类似早期的汉环手铁刀,刀刃中间起一条镐线,刀背也有一条栋线,整体姿态很接近日本刀。同时刀尖又和日本刀有所不同,日本刀的刀尖更加尖锐和锋利,称为切线,而明式戚家刀则在刀尖保留和刀身基本相同的厚度,刀背采用削栋(刀背两个侧面去薄),减轻刀刃整体重量但是不减少刀刃的强度,这样的功效主要还是因为战斗技法的不同,日刀更加注重刺击,而中国刀注重砍削。

戚继光所说的:“刀刃平磨,无肩乃利,由妙在尖”,指的就是刀刃的打磨方式。刀刃的开锋使用“V”形开锋,锋刃平磨,这样刀具备更加强大的切割力,这样的刀刃姿态接近日本刀,但是刀尖又脱颖而出,脱离了日本刀的范畴,更加合理的设计是戚家刀强于倭刀的地方。

从文献上来看,明刀中有“滚刀”和“倭滚刀”、“大样摩挲刀”,这三种刀都带有比较强烈的日本风格,从字面意思看,都是“滚刀”,但是一个明确是“倭滚刀”,那么这个“倭”说明“倭滚刀”是仿制或者说外形极其接近日本刀的明刀,刀姿接近日本刀,手柄也是类似倭刀的直柄刀。从现在保存的实物来看,很多称呼为“戚家刀”的刀都有镐线,其实那是更加接近“倭滚刀”的刀。那么“滚刀”又是什么刀?从现有的实物和文字资料来看,“滚刀”是一种接近日本刀但又有不同的刀,“戚家刀”和“滚刀”会不会是一种刀?戚继光强调“柄要短,形要弯……”,这点又反映出真正的戚家刀是采用下弯手柄的,而刀身姿态是学习了倭刀,从现有的文字资料上无法确认两种滚刀的区别,有理由相信真正的戚家刀是中式的“滚刀”,或者是结合中国式样的一种腰刀。

由于典籍记录得不是十分详细,加之后人追崇戚继光的伟大功绩,把这样有日本刀风格的刀统称为“戚家刀”。(本文为了阐述方便,文中不过于强调“滚刀”、“倭滚刀”、“戚家刀”之间的关系,统称为“戚家刀”。)

2.手柄造型

戚家刀刀装主要材质有两种,一种是铁装,一种是铜装,手柄装具的造型有可以分成“方形”、“四瓣瓜型”、“柄头下弯茄形”等常见的三种。下面先分别说一下他们的特点:

(1)方形:这样的装具最多见,刀把手上的零件主要有小折沿椭圆刀挡,刀挡正面呈椭圆,向刀刃的部分有一个窄小直立的沿口,沿口有的垂直,有的稍微外飘一些,刀柄上的两个零件中,虎口部分称之为缘口,横截面呈长方形,侧面呈一个梯形;刀尾零件是类似扇面的长方体,称之为刀首。刀茎靠近尾部有一个圆孔,这个圆孔是穿手绳的,手绳的作用一个是装饰的美观,另外的一个功效就是把绳子缠绕在手上,刀在实际使用中不容易脱手, 这样刀茎多为方扁茎。手柄的木头一般是软木,做成长方形,中间掏空让刀茎穿过木柄,刀茎的尾部加一个垫片铆在刀手尾部。

(2) 四瓣瓜型: 还有一种挡子比较多见,就是俗称木瓜挡,挡子的正面呈四瓣瓜型,这样的挡子也分立沿和平挡两类。立沿的高度都很低,只有5~8毫米,显得小巧精致,这样的装具年代一般在明晚期。平挡手有的是纯平,中间厚度大一点,边缘薄一点,一般都是铁装。有的平挡在外边缘有一圈滚边,工艺复杂的滚边会做雕刻工艺,这类挡手年代较早,挡手下面的缘口一般都是椭圆形状,刀首横截面也为椭圆,这样把手也有手绳孔, 刀茎多为方扁茎。

(3)柄头下弯茄形:这样的构造比较特殊,刀首是一个弧形的铁片做铆定的垫片,弧形铁片包裹手柄的后半部分,整体刀柄像一个云头下卷,云头中间有手绳孔,刀柄在缘口收窄,缘口多是椭圆造型。刀挡子多是四瓣瓜型挡手,多为铁装,这样刀茎多为收窄的鼠尾茎,手绳孔开在木头手柄,不穿过铁茎。

铁装的零件上一般都错银装饰,纹饰有很多种,有错银龙、米字格、万字格、海水江崖等等。铜装多有镏金,有些铜装还做高浮雕的式样。

3.刀刃

刀刃锻造在明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这段时期的中国刀,不仅保持传统的中国锻造技法,同样也开始学习西亚和日本更加复杂的锻造方法。这个时期的锻造是技术的大融合时代。

戚家刀锻造总体分成两大类型,一种是花纹效果明显的类型,一种是锻造细密无花纹类型,两种都是采用刀刃夹钢的方式来处理刃口,刀刃长度680~780毫米。 花纹明显的戚家刀多是山西、河北两地锻造,花纹形式多有“流水”、“旋焊”这样的纹路,锻造技术多来自西亚。另外一种花纹不明显,但细密纹理不规则,这样的刀体钢质青白。这两大类都是符合戚继光提出的“ 铁要多炼、刃用纯钢” 要求,用百炼钢做刀身,纯钢做刀刃,做到整体刚柔并济。从现保存的戚家刀来看,几乎没有采用日本锻造方式的,日本锻造最大的特点使用软铁做刀芯,外包刃钢,锻造方法复杂,性能很好,但是成本过高,不适合大量制作用于作战,所以中国一直使用刃口夹钢的方式来达到刚柔兼顾的目标。

戚家刀学习了日本刀的姿态,整体一改往日风格,刀姿距手柄一尺以上开始成弧线,我们称之为反。有些戚家刀比较直,反比较小,有些反比较大,这与不同区域的匠人在制作过程中把握尺度不同有关。刀刃靠近挡手部分较宽,一般有28~35毫米,在反开始的地方开始整体收窄, 到了刀尖有的只有20~25毫米,刀体姿态流畅。戚家刀的反和倭刀并不同,戚家刀的弧线完全是在一个大的圆弧上截取的一段,这样的刀姿在砍和削的过程中会发挥最大的杀伤功效。日本刀靠刀尖一段比较直,是因为日本刀技法中刺击的需要。戚家刀有平造也有镐造,戚家刀中平造的类型不是一点镐线都没有,是指镐线比较平,但是略有表现,这是戚家军学习日刀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出的调整。明刀不像倭刀那样注重刀体的研磨,更加注重整体的功效和制造成本,这样类型的明刀整体强度都是非常好的,非常适合战场的格斗,为此戚继光、俞大猷专门编著此种刀的刀法。戚家刀后期也有在刀体开血槽的,这样的刀型在清朝早期也有沿用,中期以后基本绝迹。

三、对万历十年“登州戚继光佩刀”形制、文字的怀疑

中国国家博物馆保存了一把刀,上面铭文雕刻“万历十年 登州戚氏”,很多研究者认为是戚继光佩刀。实际从那把刀的整体来看,应是典型的清代佩刀,装具的特点也具有满清早期的特点,比较大的方形铁装,刀刃是典型的清制式佩刀,上下各一个血槽。明式佩刀主要有宋手刀形制的“工部制造”腰刀、滚刀、倭滚刀为主,甚至有埃及风格的“米昔刀”。但是从大量的民间藏品中,可以发现清佩刀的造型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登州戚氏”的造型,该“登州刀”上的铭文工法薄弱,字体毫无力度,应该是后人所为。故判断此刀绝非明代刀,更谈不上是戚继光本人的佩刀。

四、戚家刀真伪收藏辨析

冷兵器的收藏在收藏界还属于一个冷门,但是已经在逐年升温,藏友越来越多,市场有需求,造假就会应运而生。分辨仿制的戚家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刀条的工艺,古人锻造的刀剑多是战场相搏之物,故刀刃锻造极其讲究,刀条姿态要顺,不呆板僵硬,弧度过渡流畅,刀尖收窄自然,历经几百年风雨的刀条必然有一种自然的老旧和磨损,真品好刀的皮壳看起来发黑,但是用强光照射会反射出酱红色的锈色。新近也出现一些这样的刀,刀刃偏长,用酸土埋数月,用化学药水做出黑色的皮壳,锈蚀是极均匀的一种沙坑麻点一样的锈,这样的新仿品要特别注意。

2.仿品装具能做出小折沿挡的比较少,铁装更少,多是铜装,铜色比较生,有化学作旧的色彩,没有老铜那种火气全无的沉稳感,铜装雕刻的刀法不够洗练,交代含糊。

3.古刀的姿态神韵是现代匠人无法了解的,仿品一定有匠气和生硬的地方,多看藏友之间的实物,就能深刻了解古刀和伪品的区别。(责编:耕生)

上一篇:古代带钩浅谈 下一篇:侃谈“小泉直一”版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