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悄然静坐”的孩子

时间:2022-09-30 03:57:05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都离不开语言作为中介,语言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语言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有助于增强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对于生活的认知和热爱,同时还可以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这一黄金时期,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策略诱导孩子想说、敢说、会说,让他们在自由表达中最大限度的释放自己,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情感。

尽管我们知道,语言主要不是通过集中教学活动而获得的,但集中的语言教学活动还是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无法摒弃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尽管我们关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但在课堂上总会发现一些“悄然静坐”的孩子被“忽略”,虽然他们不是大多数,但语言集中教学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教学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更多的孩子参与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营造、深情的唤醒与热情的激励。

一、为什么会有孩子悄然静坐

在园内开展的听课研讨活动中,我开始注意到班级里自始至终静坐的那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虽然没有影响整个教学活动,也没有给老师增添任何麻烦,但是可以断定,长此以往,会影响他们自身语言和思维能力以及性格的健康发展。除了个别孩子天生“低调”、不爱表现,多数幼儿退缩行为是因为个性以及心理层面的原因造成的。他们一见到陌生人就手足无措,显得胆小、被动,更不敢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一旦犯了错或遇到挫折,就会情绪低落。这些孩子在班级集体活动中常常表现得怯懦而犹豫、自信心不强。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倾向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心理素质将在人的一生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胆小怯懦、缺乏自信的孩子是需要关注、干预的,只有及早发现,及早纠正,才有利于幼儿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从这个角度看,在语言教学中,让那些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孩子回到语言教学的“活动”中来,不仅能让这些孩子的语言都得到发展,还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二、精心营造愉悦宽松的集体氛围,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幼儿的自信心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态度和努力程度,自信心的树立一方面与以往成功和失败的体验有关,另一方面与成人的期望和评价有关。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或是一个不良心理品质的纠正,在集体活动中完成的效果会大大优于喋喋不休的个别说教。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当他们完成某一项任务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时,往往会大大增强其自信心,当再度面临问题时,就能充满自信地克服困难了。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愉快,充满幽默与风趣的集体氛围,以信任、接纳的态度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愿望,使幼儿在这样的集体学习活动中感到舒心、欢愉、无拘束。

我在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从不试图让那些“爱说话”的幼儿少说几句,腾出时间让其他孩子发言。正相反,我继续鼓励他们去“畅所欲言”,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我认为这时候教师要做的是注意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的“动静”,悄然而有意地关注他们,当他们的情绪被集体鼓动起来的时候,教师立即以极大的热情鼓励他们,深情唤醒悄然静坐的孩子。热烈的集体活动的“热度”使幼儿的心理受到牵引,教师的深情唤醒使幼儿的心理处于一种“高峰体验”,体验快乐的愿望使他们突破自身性格的局限,浑身洋溢着参与的意识和表现自我的愿望。

三、热情激励胆小怯懦的孩子,让他们敢于说

为了克服这些孩子在众人面前不敢说,不敢表达的心理,要经常给孩子们提供“大声说出来”的机会。教师要用自己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的语言,热情地激励他们,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激起他们的表现欲。让每个孩子走到前面,无论是说、学,还是逗、唱,老师和同伴都给予肯定的评价和鼓励,这也是激励孩子和促进孩子语言表达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促进孩子无论表达的好与差,只要大声地在大家面前说出来,就会得到赞赏。孩子们因此就可以克服胆怯的心理,心灵的天窗就会被打开,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在日积月累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对于有交流愿望但说话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的幼儿,他人的倾听态度是幼儿将话题进行下去的关键。因此与这些孩子交流,要适时创设关爱、接纳、支持的交流环境和氛围。同时,对表达错误或不到位的地方应给予及时指导或请其他幼儿帮助,这样看似无意的行为实则为教师刻意安排,孩子们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共同提高。

1.运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和夸张的肢体语言

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更需要这样抑扬顿挫的语言节奏来引起幼儿充分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高昂情绪。例如竖起大拇指,高度惊喜、赞叹地直点头;有时故意忘记、背错、拍拍脑门假装冥思苦想;有时即兴模仿,假装我是老奶奶,咳咳嗓子说:“乖孩子,太棒了!这么难的问题也会呀?”同时表现出瞠目结舌的惊讶。这些独特的形式充满情趣,营造了一种完全放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吸引了每一个孩子。那些胆小怯懦的孩子,热情也会被完全地释放出来,在集体氛围的感染下充分地动脑、动口,活跃起来了。

2.运用多层次、多角度的提问技巧

教师在提问时,把内容易答的问题让给这部分孩子,并及时肯定、鼓励,让胆小怯懦的孩子多次尝试成功的体验。例如回答“故事中有谁啊?”只要答对一种,就给予肯定;只要大声、响亮、不怯场就表扬。当幼儿不断得到老师激励性的评价,看到同伴赞许的目光,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时,就有了说话的勇气和自信,也就敢说了。

需要动脑思考的问题让幼儿互相讲讲、议论,再回答。开放式的问题,则让幼儿积极动脑,畅所欲言,没有统一答案,不管孩子们的想法多么幼稚可笑,也要用赞赏、信任、惊讶的目光,让他们消除顾虑,充分展开思维。有时因教学需要,问了一个不好答的问题,要马上换角度,多方面地启发思维,谆谆善导。幼儿的自我意识是朦胧的、肤浅的,他们往往通过成人的言语、行动来认识自己,从老师、同伴的态度中评价自己。教师的评价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教师有意识地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对孩子的关注和肯定,唤醒了这些悄然静坐的孩子,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带动其他幼儿注意和接纳这些不善言谈的小伙伴,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可爱和温暖,尝试到表现自己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信和进步。

由于我在语言教学中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采取顺应幼儿学习心理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诱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在语言交流的实践中亲身体验,感受到乐趣。那些悄然静坐、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孩子明显少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原来在课堂上爱沉默的幼儿还能积极动脑,举手发言,大声回答问题,语言表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这部分孩子的进步又使群体更加活跃起来,使得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赵月华.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幼儿园语言活动策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文献[M].海南出版社,1997:1937.

[2]周戚,程晓樵.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教师与隔代家长的沟通技巧 下一篇:探讨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愉快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