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北京

时间:2022-09-30 03:31:41

生活在北京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银铃般清脆的童声曾经照亮了无数中国人对生活的向往,歌声中的北京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他们中,有祖祖辈辈生在北京的本地人,也有南下、北上、东来的迁徙者,还有出差、就医、访学的过路客,生活在北京是他们生命中共同的交汇点。60年,是一个花甲老人的生命历程,60年中,有许多人出生,也有许多人过世。交汇在北京,生命的体验有共鸣,也有不同。当我们回顾数字记录的历史,生活在北京,就像是一部史诗,让人震撼,也发人深省。

■ 从吃饱到吃好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生活的意义也许相同,但内容却大不相同。如果说生存与发展是生命中的两大主题,那么为二者所倾注的精力可以用来考量生活的品质。生活在北京,吃,对于人的意义也逐渐摆脱了生存的桎梏。

上世纪50年代,面粉、大米和杂粮是北京市民饭桌上的粮食原料。据北京市职工家计调查资料,195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量大约174公斤,其中大米46公斤、面粉74公斤、杂粮54公斤。一直到198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基本在160―190公斤之间浮动。丰年,多吃,荒年,则少吃。改革开放以后,吃饱已经不再是问题,粮食的消费量开始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副食数量和种类的逐步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初,城镇居民的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已降至100公斤左右,10年间下降了近4成。与粮食消费量变迁相对应的是肉类消费的变化,猪、牛、羊、鸡、鸭、鱼等肉类逐渐取代部分粮食,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充饥物。1990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费猪肉25.3千克,是1955年的8.4倍;牛羊肉5.3千克,是1955年的2.5倍;禽类4千克,是1955年的28.8倍;蛋类15.5千克,是1955年的6.8倍;鱼虾6.4千克,是1955年的3.3倍。居民食品消费逐渐由米、面、杂粮为主的“主食型”向营养齐全的“副食型”方向转变。1955年,北京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中近一半(47.6%)用于粮食消费,到1990年,食品消费支出中用于粮食消费的支出已不足1成(9.5%)。2008年,城镇居民粮食消费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进一步降至6.7%,53年间该比重下降了40.9个百分点。

在北京,从吃饱到吃好,肉食对粮食的取代是特点之一,除此之外,餐桌的丰富还体现在不断增加的在外用餐上。北京自古就被称为“五方杂处,首善之区”。60年来,伴随着北京餐饮业的繁荣,北京市民的饮食方式也逐步多样化。1978年,城镇居民在外用餐支出占其食品支出不到5%,2008年,该比重提高到25%以上,上升了20多个百分点。

■ 从“蓝蚂蚁”到“花蝴蝶”

自古以来,服饰都集中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和经济,代表了生活的质量和品味。回顾60年来的影像资料,给人最大的冲击莫过于服饰颜色的变迁。蓝色的主基调逐步释放,绽放出五颜六色竞相争艳的多彩生活,于是意大利《全景》杂志将此概括为从“蓝蚂蚁”变成“花蝴蝶”。实际上,“蓝蚂蚁”的故事不仅仅是颜色,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追求穿出个性,从颜色、款式的单一到“撞衫”的尴尬,折射出60年来居民在穿着消费方面的深刻变化。

“蓝蚂蚁”的故事讲述了棉布时代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前,生活在北京,棉布是最主要的服饰面料。1955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购买棉布8.6米,布制服装0.6件。上世纪60年代棉布消费量下降意味着人们衣服消费数量的减少。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直接购买棉布逐渐减少,上世纪80年代人均购买棉布基本维持在2―6米之间,90年代以后人均购买棉布大多数年份都不足1米。这与改革开放前棉布消费数量减少的原因却大不相同,主要是对棉布的消费逐渐被对成衣和其他面料的消费所替代。

“花蝴蝶”的故事意味着一种面料的没落,但却孕育了无数服饰的新生,包括面料,更包括款式、品牌。改革开放以后,生活在北京的人们也开始有了多样型的服装。多样型首先是面料的多样,化纤布、呢绒、绸缎和毛线等和棉布一起逐渐填充了人们对服装的追求,然而,布料的消费并没有持续太长,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得成衣消费成为服装消费的主要方式。1955年,北京职工家庭的居民每人平均两年买1件衣服;80年代,则平均每人一年购买3―4件衣服;90年代,已经很难对衣服的数量进行统计了,毛皮大衣、呢大衣、毛料服装却开始进入统计的视野。1985年北京市城镇居民每百人拥有毛皮大衣46件,1999年每百人一年就要购买4.4件,高档服装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

■ 从四合院到单元楼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觉,因此,可以说,居住至少代表了我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从1949年到2008年,北京从一座仅210万人口的古城成长为一座近1700万人口的都市。如果说古城的标志是四合院,那么,如今北京的住房则主要是单元楼。

1949年,四合院时代,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大约在4.75平方米左右;2000年,单元楼时代,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1.15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为16.75平方米;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使用面积为21.56平方米。60年来,居住空间的扩大主要依靠单元楼建筑对平房建筑的取代。1985年时,北京市还只有38.4%的城镇居民居住在单元楼,而2008年,91.3%的城镇居民都住进了单元楼。

单元楼时代,各家各户的房子有一居到四居不等,2008年二居室的住户占单元楼住户的62%,是单元楼住宅的主要户型,其次是三居室,占27%。2008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大约2.8人,三口之家在这一栋栋的单元楼中构筑着幸福生活。

■ 从有轨电车到地铁

生活就像是年轮,岁月记载了我们活动圈的扩展。围绕着我们的住所,是交通工具的变化,使我们像圆规一样将足迹不断伸长。60年来,“黄包车”、马车、有轨电车变成了岁月的尘埃,留在了博物馆里,自行车盛极一时、小汽车兴风作浪,如今,地铁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北京,城市轨道和四通八达的道路,支撑着我们急促而坚定的步伐。

1949年,北京有103辆有轨电车营运,运营线路7条;公共汽车有61辆,运营线路4条;人力车1394辆,人力三轮车2.15万辆,客运马车60辆,出租汽车180辆。这些就构成了北京公共交通的全部图景。有轨电车的历史并没有持续很长,1966年,北京市的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停驶,有轨电车的运营历史画上了句号。1969年,北京市地下铁道一期工程建成,1971年开始试营运,开启了地铁交通的新篇章。

从有轨电车到地铁,北京城市交通形成了地上和地下并行发展的新交通体系。在地上,城市道路、公路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到2008年末,全市道路总里程达到6186千米,是1949年的28.8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0340千米,是1957年的17.6倍。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轨道建设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地下铁路和地上快轨贯通,到2008年末,北京市共开通轨道交通线路8条: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城铁13号线、地铁八通线、地铁5号线、地铁10号线一期、机场线及奥运支线。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00千米,比2001年末增加了146千米,增长了2.7倍。

城市道路交通和地铁建设为北京市释放出了巨大的交通潜能,也迎来了汽车时代。全市公共电汽车从1949年的164辆提高到2008年的2.3万辆,出租车从1949年的180辆提高到2008年的6.66万辆,公共交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民用汽车保有量也开始急剧膨胀,1979年,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为7万辆,到2008年上升至318.1万辆;1987年时,全市私人汽车保有量仅为0.7万辆,到2008年,已升至248.3万辆。

60年来北京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呈现的故事令人振奋。但同时,从吃饱到吃好,我们越来越多地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从“蓝蚂蚁”到“花蝴蝶”,我们可能会因为如何处理衣物而烦恼;从四合院到单元楼,我们会叹息近邻不如远朋;从有轨电车到地铁,我们会讨厌轰隆隆的汽车噪音,也常常因遭遇堵车而无奈……借用周润发在《秋天的童话》里的台词,就是“茶煲”(trouble,麻烦)。新生活有了新“茶煲”,为了解决处理“茶煲”,我们不断进取,开拓新的生活……

上一篇:水晶石:行业领跑者借势而行 下一篇:当前政府会不会再出台刺激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