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

时间:2022-09-30 02:35:27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本文对健康城镇化内涵进行界定,从经济增长、人口转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和环境改善五个方面构建健康城镇化发展二级指标,并构建了涵盖20个三级指标的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2年河南省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河南省的18个地级市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河南省18个地市的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健康城镇化 河南省 评价 主成分分析

河南省的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23.2%提高到2013年的43.8%,年均增长1.58%,每年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尽管河南省近年来的城镇化发展迅速,但是省内各地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不平衡,2012年,郑州市的城镇化率最高为66.7%,周口和驻马店最低,仅为33.4%(见图1)。此外,河南省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等(魏后凯等,20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出六大主要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呢?健康城镇化有没有客观的评价指标呢?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文深入剖析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涵,通过构建河南省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河南省18个地市的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从而找出各个地市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改进方向,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镇化进行了定义。通常可以概括为空间结构转变、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转变三个层面。首先,空间结构转变方面,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加的过程,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第二,经济结构转变方面,城镇化的过程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一方面,实现第一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巴曙松,2013);第三,社会转变方面,城镇化是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过程,反映在新的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因此,对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涵的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空间结构转变方面,评价城镇化最直观的指标就是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增长的效率,即人口转化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总人口)、城镇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等指标(李明秋等,2010)。

第二,在经济结构转变方面,城镇化的过程是劳动力从低附加值的第一产业向高附加值的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健康城镇化体现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增长指标上,包括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指标(徐林等,2014;景普秋,2011)。

第三,在社会转变方面,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镇原有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可能会变得紧张,因此,健康城镇化还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上,包括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等指标。

第四,在空间结构转变和社会转变方面,随着城镇人口数目不断增长,城镇原有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也会变得不足。因此,健康城镇化还体现在城镇公共服务供给指标上,包括人均教育经费、万人拥有医生数、养老保险覆盖率等指标(张春梅等,2012)。

第五,在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转变方面,城镇化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健康城镇化还体现在环境改善指标上,包括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单位能耗GDP等指标。

为了全面评价河南省的城镇化发展质量,及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更加科学地制定健康城镇化发展目标,构建健康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非常必要。

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以上界定的城镇化健康发展内涵,在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人口转化效率,还要考虑城乡协调程度;不仅要考虑经济增长质量,还要考虑社会发展中的公共服务供给;不仅要考虑城镇化发展中基础设施的完善,还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改善。

研究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比性的原则,从人口转化、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和环境改善五大方面构建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由于评价的对象为河南省18个地市,各个地市规模不同,因此,评价体系中没有使用总量指标,均采用人均指标和比率指标。指标体系共选取了20个三级指标,其中17个正向指标,2个逆向指标,1个中性指标,为了便于进行主成分分析,把2个逆向指标求导数后加入到指标数据。

(二)评价方法和数据选取

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由于研究选取的评价指标较多,指标所反应的信息很可能出现重叠相关,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避免主观赋权法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从众多指标中选取能够解释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描述总体情况。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求解变量相关矩阵的特征方程,得到m个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然后,将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代表m个主成分所解释变量的方差,从而对评价体系的大量指标降维,能够归纳出能解释数据样本的绝大部分信息的新变量即主成分来科学、客观、系统地评价综合性指标。其计算步骤如下所示:建立n个区域p个指标的原始数据矩阵Aij=(i=1,2,…,n;j=1,2,…,p);计算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Mjm;求特征值λm(m=1,2,…,p)和特征向量Lm(m=1,2,…,p);计算各个主城分的贡献率、累积贡献率及各主成分的权重Wj;根据主成分得分矩阵Xij=(i=1,2,…,n;j=1,2,…,p)计算主成分综合评价值,即:(i=1,2,…,n;j=1,2,…,p)。

如表1所示,指标体系共选取了20个具体指标,其中17个正向指标,2个逆向指标,1个中性指标。为了便于进行主成分分析,把3个逆向指标分别求倒数加入到指标数据。评价数据来自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13》,部分数据进行了整理。

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一)提取主成分

运用SPSS17.0对表1的指标体系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经计算,KMO值为0.77,设计的指标体系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如表2所示,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共提取5个主成分,前5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依次是38.30%、17.81%、13.70%、7.91%和6.22%,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83.94%,因此,保留前5个主成分能够概括指标体系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设为F1、F2、F3、F4、F5。

(二)主成分得分排名

表3为提取的5个主成分载荷矩阵,其中,X1、X2、X3、X4、X6、X7、X13、X14在第一主成分F1上有较高的载荷值,反映了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情况;X8、X9、X12、X17、X19在第二主成分F2上有较高的载荷值,体现了城镇化健康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质量情况;X15、X16、X19在第三主成分F3上有较高的载荷值,体现了城镇化健康发展中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情况;X9、X10、X19在第四主成分F4上有较高的载荷值,体现了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公共服务供给情况;X17、X20在第五主成分F5上有较高的载荷值,体现了城镇化健康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情况。

根据5个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归一化处理,得到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综合得分公式:F=45.63%F1 +21.22%F2+16.32%F3+9.43%F4+7.41% F5,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三)健康城镇化区域差异分析

河南省18个地市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总分如表4所示,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郑州、济源、三门峡、焦作、新乡、鹤壁、许昌、安阳、漯河、平顶山、信阳、濮阳、洛阳、开封、南阳、周口、驻马店、商丘。图2显示了河南省省辖市在社会发展因子、基础设施建设因子、公共服务供给因子、生态环境因子、城乡协调因子的得分情况。

总体来看,各城市间的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得分差距较大,其中,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综合得分位列第一,济源市的健康城镇化水平也很高。三门峡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和许昌市的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这些城市各个主成分的得分均处于中上水平,健康城镇化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安阳市、漯河市、平顶山市、信阳市、濮阳市、洛阳市和开封市的健康城镇化评价得分偏低,这些城市的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南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和商丘市的健康城镇化评价得分最低,这四个城市处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按照各城市的综合得分排名,可将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分为四类。

一类城市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高(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得分大于0.8),包括郑州市和济源市。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健康城镇化评价得分位居全省第一。但是,随着郑州市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使得郑州市的人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占有率降低,郑州市在F2和F3主成分的得分较低。因此,郑州市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济源市的健康城镇化评价得分仅次于郑州,但济源市的F3和F4得分均较低,在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

二类城市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得分大于0.2小于0.8),包括三门峡市、焦作市、新乡市、鹤壁市、许昌市。三门峡市健康城镇化评价得分中仅有F3排名第13位相对靠后。焦作市的F4和F5排名相对靠后。新乡市的F2排名在第14位相对靠后。鹤壁市的F4排名相对靠后,在第16位。许昌市的各项指标排名比较适中。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焦作市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新乡市需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门峡市、焦作市、鹤壁市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

三类城市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得分大于-0.3小于0.2),包括安阳市、漯河市、平顶山市、信阳市、濮阳市、洛阳市、开封市。其中安阳市、漯河市、平顶山市和濮阳市的F5排名相对靠后,在城镇化发展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信阳市的F1和F3排名分别为第15位和第14位,需要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洛阳市的F2和F4排名分别为第18位和第17位,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开封市仅有F4排名第一,其它各项指标排名均靠后。

四类城市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低(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得分小于-0.3),包括南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和商丘市。南阳市和周口市的F5排名分别为第1位和第3位,说明两个城市在城镇化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相对较好。周口市和驻马店市的F5排名相对靠前,说明两个城市在城镇化发展中公共服务供给情况相对较好。商丘市各项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后,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因素,研究在对城镇化健康发展内涵界定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口转化、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环境改善五大方面,构建了涵盖20个指标的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以期找出各地城镇化健康发展中的不足,为提升河南省各地市乃至全省的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提供理论参考。总体来看,河南省各地市的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市应该从自身的区位、资源禀赋与城市发展定位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健康城镇化发展战略,从而提升各个地市乃至河南省全省的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

(二)讨论

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根据数据的自然属性把20个指标归纳为5个解释程度超过80%的主成分,分别命名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社会因子、城镇化健康发展基础设施因子、城镇化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因子、城镇化健康发展生态环境因子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城乡协调因子,有效的实现了评价指标的降维,提供了更加直观、更加清晰的认识河南省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并没有考虑各个城市的农民市民化成本(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基础设施等成本)。此外,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本文也没有考虑在城市生活的城镇户籍人口和非城镇户籍人口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差异。健康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加入这些指标,这也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王业强,苏红键等.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R].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2013

2.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尔西著,顾朝林等译.城市化[M].科学出版社,2009

3.巴曙松.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4.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

5.Zhun JunJiang,Lin Boqiang.China s Energy Deman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J].Energy Policy, 2012 (49)

6.Wang S Y,Zhu D J,Zang M D.Step out the Paradox of Livable City Studies:Conceptual Model and Path Choice[J].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11.20(1)

7.李明秋,朗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10(12)

8.徐林,曹红华.从测度到引导:新型城镇化的“星系”模型及其评价体系[J].公共管理学报,2014.11(1)

9.景普秋.省域特色城镇化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11)

10.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等.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其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7)

上一篇:外部冲击对金砖国家物价波动影响的动态检验 下一篇:天上掉下个大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