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职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机制

时间:2022-09-30 01:32:01

刍议高职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机制

摘 要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在众多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一块,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校企合作这一模式应运而生。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课程,需要学校、企业、以及社会的通力合作。本文旨在提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的质量,对高职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机制做出简要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发展迎来新的突破和飞跃,这也给人才的需求带来了一定的变化,社会需要更多具有高新技术的人才、更多的功能性人才。

所谓的功能性人才也就是广义上的技能型人才,而从这一类人才的供求关系上看,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某些方面可以直观地反应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过去的死读书所培养出来的人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中应运而生,这在我国现今教育体系中算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对于广大高职院校来说,增强职业性教育,广泛实行校企合作,是当下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个不二之选。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学习时就能够做到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这对他们的学习有着较大帮助。实行校企合作后,校企间的资源能够共享,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佳,另一方面,也能使学校培养人才更具方向性,向企业输送更多具有针对性技能的人才,补充了企业的劳动力,同时也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1现阶段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所暴露的问题

1.1理论与实践不能达到高度统一

广大高职院校的教师、教授、领导大都是从学校走出来的,没有足够的实际操作的经验,他们更多的是钻研理论知识,并没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可行性,所以在课程教授中,也很难做到契合企业的需求,久而久之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称之为理论性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相去甚远,真正到了企业中,他们不能做到“即插即用”,还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1.2企业自身的问题

众所周知,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规划,这也就具有了一定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对于参与开发课程的专家来说无疑增加了选择上的难度。除此之外,参与开发课程的专家不能草率地从企业中选择,能够参与到课程开发的人必须具有充足的一线操作经验,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思想,对于所从事的工作乃至整个行业有着较深的认识,做好能够对行业未来发展有着预见性的见解。在开发课程时还需要考虑到学校的教学环境,兼顾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认识能力。只有具备以上的能力,才能保证开发出来的课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对于企业来说,在课程开发方面的经验不足,不知从何编写。很多企业更是认为,教材编写,人才教育是学校的事,学校要做的就是给企业培养出可用之人。这种认识是极为片面的,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培养早已不是学校能够保障的,必须企业和学校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培养出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即便企业能够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但是企业毕竟利益至上,如果一个没有工龄的毕业生和一个有着几年工龄的中专生来应聘,他们必然会选择有工作经验的一方,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企业并不是非大学生不可,这就导致在校企合作时,企业并不能全力投入,学校也很难和一家企业做到长久的合作,这就使得校企合作流于表面形式,缺乏实效。

2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参与开发课程的专家尽量多元化

学生、企业、教师,三者立场有着不同,对于课程上的要求也会有着变化,在开发课程时,应该做到统筹兼顾。企业就需要安排有着充足工作经验的来到学校,来表达企业在人才方面的要求,教师则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根据企业的要求,给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就业建议。至于学生,则需要认清自身情况,更具自己的学习情况,来慎重选择就业的方向。

2.2多方参与,通力合作

校企合作牵扯到诸多问题,同样需要政府的参与,为校企合作制定较为全面的机制,提供足够的便利,促进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在利益上,学校和企业会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这一点上就需要政府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校方和资方间成为重要的调解部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同时制定相关机制对学校进行补偿,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等等,让双方在合作中都能有所得,才能使得校企合作变得稳定,实现长期合作共赢。

2.3校企合作要具有创新性和时效性

我国的经济在以大踏步的方式向前进,这就导致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企业肯定会为了发展而进行变革,因此,校企合作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开发出来的课程要尽力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铺垫。这样一来,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企业也能从中获利。

3结语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作为现阶段高校教学新模式势在必行,在这种合作下的课程开发应该兼顾到多个方面,力求切实提高校方和企业的双重利益。

基金项目:2014年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高职《统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材研究,项目编号:2014ZCY100。

参考文献

[1] 马丽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研究[J].校企互动,2012(2).

[2] 李闽.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线性代数的几何化与应用化教学探讨 下一篇:现代助跑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