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出师表》说开去

时间:2022-09-29 10:48:16

拜谒武侯词,自然少不了观赏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在回廊里轻轻地踱步,灵魂瞬间为壁上嵌着的两块硕大的青色石碑镇住,其上镌刻的正是岳飞手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那石碑上,笔走龙蛇,翻江倒海,白底黑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长夜闪电,一遍遍从心际划过。这两块石碑,千百年来伫立于此,永恒地积荡着民族的魂。

1700年前的诸葛亮输给了曹魏,他却从此走进了所有人的心。970年前,岳飞手书的《出师表》再次将孔明先生的一腔赤胆忠心凸显出来。

目光定格在岳飞手书的《出师表》上,蓦然发现,岳飞字体,起初多以行书为主,写着写着,字趋向草书,越往后看,字越难辨认,那遒劲奔放的行草,喷自一管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凌云健笔,涌自一位英雄待从头,收拾旧河山的英烈壮怀。岳飞拜谒武侯祠,史料有载:“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不觉泪下如雨……挥涕走笔,不计工绌,稍舒胸中抑郁耳。”我的耳边,敲不尽九百年前武侯祠外潇潇春雨;我的脑海里,亮不完岳飞当年夜深不寐的烛光。岳飞泪如雨下,泣的是“靖康耻,犹未雪”;诸葛亮叹息不已,想的是“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灵”。我忽然听到这两位忠臣良将900年前的灵魂共鸣。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言,这正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与沟通,一种英雄二重奏的铿然和鸣。

杜甫、陆游、岳飞……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名将儒帅都在武侯祠内,在《出师表》前,为诸葛亮凛然正气所感召,为他渊博之智所钦佩,为他孤臣之忠所激动,为他淡泊之志所净化。当他们一腔热血泪洒苍生,报国之志为车轮马蹄捣碎,便将浅吟的灵魂,在这里扎下了根。他们拜读这位丞相的一生时,一次次体会到心与心的剧烈碰撞,于是他们重新挺起脊梁,将民族的浩然正气吐纳入历史的丰碑。一杆竹管笔涂划的诗文,随之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患!

历史早已远去,今天,我们仔细研读《出师表》,清楚地意识到诸葛亮在那些历史斗争中并非单纯地为克曹灭魏,更多的是实践自己的做人规范,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梁衡曾说:“有德不难,有才也不难;难的是德才兼备,有才又肯为天下兴利,有功又不自傲。”此说岂不是对孔明先生的最高褒奖?反观当今,所谓“才人”们纷纷挥霍自己的人生,把生命演成了一出漫长无趣的戏;有多少人戴着伪善的面具行走在孤寂的江湖?我不禁发问:我们是否还有勇气,接下古人的笔杆?我们是否还能承担“千古一人”的名族精魂?我们是否能坦然活在世上,守住心灵净土,将生命演绎成华章?

当人们的脚步已不再从容,当一个时代不再寂静,我们,不更应该将纷乱的心安放在《出师表》中去净化吗?

名师点评:面对耳熟能详的《出师表》,小作者另辟蹊径,从《出师表》延伸到岳飞手书,延伸到家国忠贞、延伸到浩然正气……再由此联想到当今人世,最后呼吁世人将世俗的心灵净化。文章语言优美,引用恰当,对接自然,主旨高远,令人读来血脉贲张,浩气油然而生。

(枣阳白水杜春香老师)

上一篇:特殊子代遗传比的应用 下一篇:电话里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