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人文社会学科之根基 探索非科技类产学研结合之模式

时间:2022-09-29 10:26:52

立足人文社会学科之根基 探索非科技类产学研结合之模式

2005年7月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召开,拉开了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的序幕。《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明确指出,“高校发展科技产业,要坚持产学研结合和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孵化具有本校学科特色和优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也可以创办具有文化教育特色和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中国人民大学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和资源优势,经多次研究论证,于2007年9月正式成立了北京世纪谨勤市场研究公司(以下简称世纪谨勤公司)。

世纪谨勤公司是由人大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他整合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资源和专业化的市场管理团队,以其丰富的数据采集经验、超强的数据分析与市场解读能力致力于数据采集、市场调研与企业咨询及相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等业务。世纪谨勤公司的设立是对非科技类产学研结合途径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探索。

公司股权社会化,实现高校多种力量的凝结

世纪勤谨公司的股权是相当独特的。设立之初,股权的构成按照“4+2+4”的原则,即40%的股权由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控制,20%的股权分配给相关专业领域有代表性的教师,其余股权则由核心经营管理团队主要成员持有。股权结构的社会化和多样化,凝结了学校、专家和管理团队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多方共同实质性参与、责权利明晰的经营实体。

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中国人民大学在市场研究和市场咨询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保持着学科发展的领先地位。作为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人大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智力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世纪谨勤公司,有效发挥了人大品牌优势。学校社会调查、市场研究等领域的专家,有着丰富的市场研究理论知识.其拥有丰富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研究成果。经营班子是学校毕业校友组成的创业团队,由于良好的专业背景和对市场研究发展的认同,他们一起在市场上进行了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是小团队缺乏品牌和平台的支持,这使他们有回归高校,与学科专家合作研究开发的愿望,而他们丰富的管理经验、营销能力以及全身心的投入,使他们成为了一支优秀的经营班子。

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搭建成果交流转化平台,连贯学科研究人员与经营管理团队,控股市场研究公司,通过现代法人治理机制,构建公司战略方向,部署企业发展重大步骤。这种多方优势的结合,使得世纪谨勤公司具备了以下功能: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科研究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推动了学术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实践经验又反过来丰富了教师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科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高校发挥着公正、中立的第三者角色,既不同于政府的行政部门,也不同于纯粹性的私人公司。学术专家顾问专业化的操作功底,赋予了世纪谨勤公司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社会评价体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威信效应。学校控股的市场研究公司通过资源挖掘、资源互换、品牌捆绑、战略联盟等一系列针对性的手段巧妙地运作了品牌资源,发挥了教授专家的社会影响,促进了产学研的一体化。

“专家顾问+管理团队”运作模式,搭建产学研的推广平台

高校科研成果众多,这些科研成果如果束之高阁,就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理工类的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而人文社科类成果如何转化为社会利用仍然是一个难题,至今,还没有任何高校形成清晰的运作模式。作为一个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在实践中摸索,希望探索出一条有效人文社会成果转化的模式。

人大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市场研究公司是从学校走出来,面向社会发展起来的,其运作模式深深地烙上了高校的痕迹。市场研究公司立足于高校,面向市场,发挥连接高校与社会的纽带作用。以利润获取为中心,以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应用为目标,公司通过专家顾问加经营管理团队的模式,把人文类研究成果与经营推广团队以公司运作为平台有效地粘合在一起,实现学科成果的社会推广及双方的互利共赢。

西方国家的著名管理学院一般有学院派和咨询派。学院派专注于纯学术型研究,通过写研究paper来发展,而咨询派则通过从事公司的实践操作来探索管理学的发展规律。以经济管理著称的中国人民大学在市场研究领域与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学科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走出去”,到社会中寻找重大的社会问题,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寻求其解决之道;另一方面,市场研究科研成果必须要转化为社会所用才能实现其价值。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单纯的依靠高校专家学者的个人力量也是行不通的。学校控股的市场研究公司依托高校背景,以公司化运作为机制,建立学术顾问+专业化执行团队的运作模式,搭建起学术成果转化的平台,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难题。

世纪勤谨公司旨在加强社会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与高校教师的密切联系,在对外发展过程中,视他们为公司的“脑力库”或“智力库”。一方面公司密切关注教师在人文社科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加快社会推广力度,促进学术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在对外业务拓展中,以专家学者为顾问,以管理团队为执行班底,加强对外市场的开拓,实施高校、教师、公司管理人员的紧密结合,大大地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科研创名,企业求利,打造市场研究的“芯片”

高校拥有人才、技术,居于产业链的上游;公司掌握资金、市场、管理和服务,是产业链的下游。从体制和运作模式上看,两者是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世纪谨勤公司从市场调查这一着眼点入手,为两个系统提供交换舞台,使两个不同的系统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世纪谨勤公司成立伊始,目标客户就定位在科研院所、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各公司、企业,为他们提供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咨询诊断等相关服务。对内为高校教师科研服务,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合作建立联系;对外以高校智力库为后盾占据行业制高点,迅速树立品牌、扩张知名度,做到有予有取、有所为有所不为。当今社会,市场调查、市场研究公司日益增多,竞争非常激烈,行业分化越来越精细。新成立的公司如果定位不准,势必造成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况。世纪勤谨公司应从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出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立足科研成果转化,走一条科研创名、企业求利的特色道路。

随着我国科研工作的规范深入,概念时代已经为数据时代所替代。过去学术界,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就可能在社会上引起轰动,而现在过渡到必须用数据来说话。社会调查、数据整理、研究分析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单单依靠学生无法完成这些工作,科研调查外包成为趋势。世纪勤谨公司抓住这一需求,作为专业的调查公司,为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学者专家提供支撑,做科研数据的挖掘开发。在数据的积累基础上,世纪勤谨公司进行数据库的营销和高校教师人文社会科研成果的推广;在研究合作的基础上,世纪勤谨公司与高校专家教授共同申请社会横向课题研究并自行调查相关权威数据。

市场研究领域竞争非常充分,世纪勤谨公司利用其学术科研背景,进行重点突破,如与相关学院联手开辟企业客户满意度调查研究、政府绩效考核项目等。同时,与高端国际机构结盟,进行高起点发展,从科研成果推广走向市场。世纪勤谨公司推行“产学研”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学术大师、拔尖创新人才在引领学科研究、提供市场发展对策等方面的领导作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企事业单位竞争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市场调查中的技术攻关等等,这些都可以凭借产学研的模式,借助高校的智力库来寻找答案。世纪勤谨公司也以其优势,整合若干领域前沿学者的智慧,组成项目专家团队,通过市场研究帮助公司企业、非营利组织等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真正发挥公司在市场研究方面的“原动力”功能,为国家、企事业单位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和数据支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总之,凭借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在国内绝对领先的优势,依托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世纪勤谨公司发挥实事求是、谨慎勤奋的企业精神,通过为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等单位提供高度专业化的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咨询服务,努力探索中国人文社科类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

上一篇:程晓农:产学研合作是实现高校功能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区校产学研合作平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