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球经济“双速复苏”

时间:2022-09-29 09:55:41

2011全球经济“双速复苏”

Jeremy Clift:你对2010年全球经济的表现有什么样的评断?其中,哪些结果比你之前的预料要好,又有哪些是不如人意的?

布兰查德:总体符合预期,意思并不是说目前的情况很好。事实是,情况并不好。现在是“双速复苏”的态势,即先进国家低增长,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增长,这种情况很显著,分化的特征愈加鲜明。在2011年,甚至在之后的年份里,这可能都将长期存在。

Jeremy Clift:请详述一下所谓“双速复苏”。

布兰查德:新兴市场国家通过贸易和金融两个渠道遭受了危机的影响。贸易的大幅度突降与前几次所遭遇的经济危机很相似。但是,在贸易未完全恢复的时候,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能够扩大它们的国内需求,重回高增长路径。进而,他们的良好表现又吸引了资本的回流,部分国家的资本流入很强劲。大部分这类国家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避免经济过热,以及如何应对资本的强劲流入。

在很多先进经济体,危机造成的损害更为深刻。金融体系遭到严重破坏。证券化过程必须重新起步。在很多国家,市场仍不能确信银行的真实稳健状况,金融中介作用发挥不力。再加上,过去积累的经济过剩因素(低储蓄、房地产投资泡沫)需要化解,结果就是,经济复苏较为缓慢,不足以降低失业率。这是一个苦恼的情况,但并不出乎我们的预料。我们在去年给出了这种情况的证据,即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将是漫长且缓慢的。

Jeremy Clift:过去几年,基金组织一直大声疾呼要实现经济的再平衡。2011 年这方面的情况怎样?

布兰查德:这仍然将是我们的口号。经济的内外部再平衡将继续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经济再平衡若不能实现,经济复苏就不会是健康的。理由很简单:危机之前,很多先进国家的增长都来自过剩的国内需求,如消费还有房地产投资等。这种模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些国家必须依赖于其他需求来源。目前为止,它们动用了财政政策来推动内需。这是必要的,但这是不可持续的。逆差国家必须更多地依靠外需,依靠出口。同理,顺差国家,多数是新兴市场,必须反其道而行,从外需驱动向内需驱动转变,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我并不是说,没有经济再平衡,复苏就不能继续下去。持续的财政扩张,或者美国消费者又重新回归到旧有的、低储蓄的经济模式,是能够在一段时期里支持需求和增长的。但是这些方式将会再次开始酝酿隐患,而正是这些隐患筑成了这次危机的大祸。不经意地,下一次危机又会来到。

Jeremy Clift:汇率调整呢?一些人说,在让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给中国施加了过大的压力。

布兰查德:再平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单靠某一项措施或某一个国家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结构性措施,例如,亚洲应当采取措施改善金融中介或提供更多社会保障,美国应当改革金融中介体系。但汇率调整是这一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Jeremy Clift:流入新兴市场的资本难道不越来越令人担心吗?

布兰查德:这些流入的资本如果得到很好的使用,是利大于弊的。这些资金促使汇率升值,从而有助于使有关国家从外部需求转向内部需求。另外,这些资金促使借款难度和成本下降,从而能够增加国内需求。不过,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担心资本既能流入也能流出,这种担忧也是有道理的。它们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调节大量流入资金,有些国家担心过度升值和经济过热的风险。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媒体所描述的海啸式的资本流动。但是,应当就“交通规则”达成一致,兼顾各国具体情况和全球关联性,这是我们今后一年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Jeremy Clift:低收入国家呢?它们的前景如何?

布兰查德:低收入国家与世界经济的金融融合程度较为有限,因此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受到危机的影响。由于贸易已基本复苏,并且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强劲增长推升了商品价格,许多低收入国家表现良好。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在2010 年的增长率超过5%,我们预测这些国家2011年将保持大致相同的增长率。但出口并不是它们良好表现的唯一原因。危机前实施的正确政策使许多国家能够利用财政措施支持经济。国内私人需求通常也相当旺盛。

Jeremy Clift:我们来看一看欧洲。欧洲前景如何,特别是对于一些被称为欧洲的国家?

布兰查德:一些国家无疑面临艰巨和长期的宏观经济调整。其实,无论是否发生全球危机,大多数这类国家原本都必须进行这种调整。全球危机只是加剧了这种调整的难度。

过于乐观的预期使它们过度增加了国内需求,一些国家的经常账户逆差非常庞大。与其他国家一样,它们必须从国内需求转向国外需求,但所需的调整幅度比其他国家更大。对于处于欧元区、从而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来说,这将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

欧洲核心国家如果实现更强劲的增长,将能够增强其出口,并为调整过程提供帮助。但是,根据过去的经验,经济的完全恢复很可能要花很长时间。社会改革计划无论是从其本身还是从维持广泛政治支持的角度来看都至关重要。

上一篇:投资中国灰色经济 下一篇:欧盟东扩疲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