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全力推进农民创业

时间:2022-09-29 08:00:21

多措并举 全力推进农民创业

近年来, 五大连池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在省、黑河市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劳务输出减灾脱贫、技能培训稳定致富、自主创业成功发展”的工作理念,狠抓宣传发动、市场对接、教育培训、转移服务、创业指导等关键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特别是在推进农民创业方面,充分显示出稳定农村、富裕农民、惠及农业的巨大作用。截至目前,该市共建立外埠劳务输出基地56个,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69%,占农村总人口的33%,实现劳务收入4亿元,农民人均劳务增收2 684元。通过实施劳动力转移,五大连池市先后扶持农民创业成功200多人。

一、提高认识,精心营造农民创业氛围

1.领导高度重视。根据近年来国际国内劳动力市场形势的变化, 五大连池市及时调整劳动力转移工作部署,切实将农民创业纳入市委、市政府工作日程,多次召开农民创业专题会议,对全市农民创业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特别是在2010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筹备召开了全市农民创业动员会,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分别到会讲话,亲自安排部署促进农民创业的各项工作。同时,五大连池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还定期召开会议,先后制定下发了《五大连池市农民创业工作方案》、《五大连池市农民创业贷款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全市各有关部门积极落实职能范围内农民创业扶持项目和政策,最大限度为农民创业提供了组织保障。

2.注重宣传引导。为加大农民创业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五大连池市连续在本地电视台播发农民创业宣传滚动字幕,先后印发宣传单5万份。组织全市127名劳务信息员对本村农民创业重点户进行走访,千方百计将农民创业政策宣传到位。同时通过举办表彰会、典型创业事迹报告会等多种活动形式,积极向农民宣传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引导他们劳务脱贫、创业致富。2010年2月,市委、市政府抓住外出农民返乡过年的有利时机,在全市开展了“农民创业典型事迹巡回报告”活动,精心筛选了12名返乡创业、本地创业成功典型,在11个乡镇进行了14场农民创业事迹巡回宣讲,参加农民达1 200余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3.出台政策扶持。加强部门协作,出台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是做好农民创业工作的有力保证。市委、市政府在《五大连池市农民创业工作方案》中,明确了各相关单位在促进农民工创业工作中的职责,并先后组织20多个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出台了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重点在农民创业项目审批、创业培训基地巩固、创业贷款落实、创业税费减免等方面落实了扶持措施,仅发放农民创业贷款一项就达到1 200万元,从而极大地助推了农民创业。

二、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农民创业进程

1.强化农民创业培训功能。五大连池市先后建立阳光工程培训实验实训基地5处,农民创业培训能力不断加强,已有360余人获得省级创业结业证书。在农民创业培训前,因地制宜挑选农民创业标兵,力争通过典型示范增强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农民创业培训中,注重以人为本,合理安排农民创业课程,做到以产业划分学员班次,以学员不误生产为前提,以尊重学员意愿为参考的原则,努力使农民创业培训科学化。在农民创业培训后,精心组织农民到创业项目示范基地实地参观考察,先后确定了市农业试验站葡萄园、省军区农场种养殖生产基地、二龙山奶牛养殖小区、五大连池风情手工艺术坊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创业项目展示园区,让学员在考察学习中结合实际制定创业计划书,从而提高了该市的农民创业成功率。

2.加大农民创业服务力度。为确保扶持农民创业成功,五大连池市把搞好就地就近服务、搭建居家致富平台作为农民自主创业的重要措施,坚持全民动员狠抓农民创业服务工作,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在扶持服务农民创业中努力做到工作职能落实一路绿灯,创业政策落实一步到位,创业项目落实一包到底。为了进一步加大农民创业扶持服务力度,五大连池市在2009年就成立了农民创业服务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4名,同时从全市各涉农部门聘请了17名专业人员组成了专家服务团,现已开展大棚葡萄和食用菌栽培、立体水产、手工艺制作等特色创业项目的论证及推广、地产品牌注册、创业贷款协调发放、创业跟踪服务等数十项免费服务内容。通过加强创业服务,使很多创业项目带头人成为家喻户晓的致富典型。

3.改善农民创业环境。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大力引导返乡农民工引资创业、支持本地农民就地创业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农民创业环境。坚持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为农民创业营造宽松的政务环境、规范的市场环境、透明的法制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针对在实践中发现的农民创业跟踪服务工作涉及职能部门多、社会影响大的实际,先后建立了各部门长效联动机制,制定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跨行业疏通梗阻,进一步优化农民创业环境,使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动农民创业走上正轨。

三、完善机制,健全农民创业保障体系

1.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根据农民创业形势变化,市委、市政府重新调整了市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配齐配强了隶属市政府、人员专编专职、有单独办公地点的市劳转办和农民创业服务部。确定了“狠抓创业培训、力促创业成功、完善跟踪服务”的工作方针和“提高农民创业质量、加大特色项目落实、扩大地域产业规模”的工作重点,建立了分管领导重点抓、劳转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内外呼应的农民创业组织化网络。目前全市共设有专兼职农村劳动力转移干部30人,村级劳转信息员127人。

2.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五大连池市先后出台了有关农民创业优惠政策、农民创业贷款实施意见等文件,解决了创业农民普遍关心的税收、贷款等实际问题。全市投资2 000万元新建的市劳转服务中心和“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即将投放使用。同时,各乡镇设立了农民创业服务大厅,配备了微机,统一了基础档案和服务规程。在农民创业项目集中的乡镇建立农民创业项目示范园区4个,帮助农民解决创业项目筛选、技术指导等问题,切实加强了农民创业后的服务与管理。

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五大连池市把农民创业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科学合理地分解落实任务指标,制定考核评比办法和奖惩措施。对在开展农民创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农民创业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并将符合条件的同志及时向人大、政协推荐,给予他们相应的政治荣誉;对农民创业工作不力的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被动、影响农民创业步伐的干部进行处罚。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抓农民创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了农民创业工作健康发展。

上一篇:转出一片新天地 下一篇:为“教”消得人憔悴